天天看點

【詩詞裡的非遺】蒲城走馬戲

猶如一位容顔俏麗的女子

從北方遊牧民族中走來

從容,衣着樸素

帶着記憶深處草原的駿馬

奔跑嬉戲

成熟豐腴

猶如從絲綢之路走來的挑夫,馬夫

席地而坐

在将相故裡,空曠之地

掄起鍋碗瓢盆,敲打木輪

合拍出生活的節奏

那生動的親切

盡是自然本色

每當胡琴,那纏綿悱恻的唱腔在喬山一帶響起

蒲城人民就奔走相告

“走!看馬戲走!”

于是人間的一場好戲

——即将開演

蒲城走馬戲介紹:

走馬戲是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的一種傳統曲藝,由唐代馬幫運貨途中說唱的走馬曲調演變而來,已有一千多年曆史。走馬戲的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種:文樂多為三弦、闆胡、二胡、二股弦、長号等傳統樂器;武樂有木闆、水瓢、竹片、碗碟、馬鈴铛等,偶爾也用馬鑼、戰鼓、鉸子等伴奏。走馬戲素有“大調七十二,小調無數”的說法,現存《陽闆道情》《老龍哭海》《慢五更》《兩頭忙》等55個大調和《紐紐絲》《戲秋千》《采花》《一串鈴》等59個小調。演出時,大篷馬車上镖旗招展、古号長鳴,車轅上馬夫甩鞭縱馬,車廂裡吹拉打唱,蔚為壯觀。馬車行到表演場地,藝人下車拉開場子,率性表演。走馬戲在民間藝術中屬于曲藝向戲劇演變時期的産物,較為成熟,形成了本戲和折子戲各百餘部,深得群眾喜愛。蒲城走馬戲2013年被列入陝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作者簡介:

雷秀玲,一個遊走在文字小徑的漫步者。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人,陝西省散文學會會員,渭南市作家協會會員。

【詩詞裡的非遺】蒲城走馬戲

走馬戲(本文圖檔由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