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們都會約着聚一聚,互相走動走動。而當大人看到可可愛愛的小孩子時,難免會想着逗一逗。

有些想要抱一抱孩子,有些則想讓孩子親一下。

但有些大人沒有分寸的,會逗得孩子哇哇哭。這時候,我們想制止吧,顯得小家子氣,開不起玩笑。不制止吧,誰家孩子誰心疼。

布谷媽覺得,大人的玩笑,若開得輕還沒事。但如果“惡趣味”了,那我們也不要不好意思,應該直接制止。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一:這4種行為,是不懷好意

什麼樣的玩笑,會讓孩子産生心理陰影呢?

比如以下幾種,如果我們有遇到,那就“該出手時就出手”,果斷拒絕。

灌酒

到了過年,很多人都會喝酒助興。大家在飯桌上喝喝酒聊聊天,關系都變親近不少。而有些親戚,會讓小孩,特别是小男孩也喝點酒。

如果孩子不喝,他們還會灌酒,說男孩子就得從國小會喝酒,以後酒量才會好。

《廣州日報》曾做過調查,有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小時候被灌過酒。

布谷媽小時候有一次誤把白酒當水喝,那滋味,記到現在。對于小孩子來說,酒真的很難喝,孩子還是愛喝飲料的好嗎。

之前不就有例子,孩子跟着爸爸去吃酒席,結果喝多了酒,一直處于醉酒狀态,再也沒有醒過來。

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夠完善,酒精很容易刺激到腦細胞。稍有不注意,孩子很可能就受到傷害。

是以,如果咱們碰到孩子被灌酒的情況,就要果斷拒絕。這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喝的問題。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你的媽媽不要你了

對于這句話,布谷媽深有體會。

我是遠嫁,娘家離婆家好幾個省的距離。每次鄰居碰到布妞,都要逗一逗:“你的媽媽回去了,她不要你了。”

布妞一聽這話,就哭着喊着要回來尋我。

後來,我就一直安慰布妞,告訴她,不管我去哪,都會帶上她,絕不會把她一個人丢在家。

說了幾次,布妞這才好一點。遇上别人再這麼逗她,她就回一句:“我媽媽在家呢。”

有資料顯示,在“逗小孩”行為中,最傷害孩子的話語,就是這句:“你的媽媽不要你了。”

生了二胎,就會有親戚逗大寶:“你爸爸媽媽隻喜歡弟弟妹妹,他們不要你了。”每次看到大寶信以為真哇哇大哭,大人們反而哈哈大笑。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件事,有一個小女孩,在她5歲的時候,媽媽生了二胎。結果身邊的大人都跟她說,媽媽生小寶寶了,她隻喜歡小的不喜歡大的,如果大的不聽話就會被賣掉。

小女孩吓得戰戰兢兢,生怕自己做錯事被賣掉。還每天省下早餐錢存起來,以防被賣後沒有錢吃飯。

大人一句開玩笑的話,卻讓一個孩子陷入幾乎絕望的境地。這是多麼地殘忍?

是以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不要顧及面子不面子,一定要及時保護好孩子。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貶低孩子

在“過年逗孩子”的話題下,有一個最高贊是這麼說的:我最讨厭别人說,你咋這麼笨啊,這都做不好,誰誰誰都會做,你咋這也不會,那也不會,要你有什麼用哦?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這種貶低的方式,直接擊碎孩子的價值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孩子出生時,什麼都不會,什麼都需要依靠大人,他生來就有自卑情結。

而如果孩子一直被這樣打擊、貶低,他真的會相信自己很無能,并且變得自卑。

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碰到這樣逗孩子的,咱們還是趕緊制止吧。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來,表演個節目

一到聚會這樣的場面,孩子們仿佛就成了助興小能手。唱歌啊,跳舞啊,扭秧歌啊,不管你會不會,總之,叫你表演你就得表演。

很多孩子面對這樣的場景,内心會非常抗拒,甚至還會被吓哭。

當孩子不願意當衆表演時,我們就不要勉強了,尊重孩子的意願。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二:如何體面拒絕?

你可能會說,我也想幫孩子拒絕啊,但有時候礙于親戚面子,又不能說得太過得罪人。

布谷媽教過布妞幾招,很是管用,你不妨也試試。

教孩子說:“我不喜歡你這樣。”

當孩子面對逗樂感覺不舒服時,直接告訴對方感受:“我不喜歡你這樣。”這話由孩子說出,既不傷大人和氣,又表明了孩子的态度。當孩子語氣堅定的時候,大人一般就會停止逗樂,進而尊重孩子。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孩子很天真,也很好騙。當别人說一句“爸爸媽媽不要你了”,或者是“媽媽走了,再也不回來”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就相信。

這種情況,我們就要不斷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他,永遠不離開他。孩子相信後,才有底氣對抗外界這些不合時宜的話語。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直接帶孩子離開

當遇到逗孩子喝酒的情況,如果不好拒絕,就找個借口帶孩子離開。比如說東西不見了,要孩子幫忙找找。或者說還有别的事。

如果實在找不到借口,就直接出面拒絕,告訴對方自家孩子不能喝。

詢問孩子的意見

遇到要求孩子表演才藝的,我們可以問問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願意,那随他去,就當鍛煉膽量。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喜歡,我們就需要支援他,幫忙拒絕。

告訴親戚說,我們做家長的平時很尊重孩子的想法,既然孩子不願意,我們就不會勉強他。

走親戚時,這4種行為不是逗孩子,而是不懷好意,别不好意思制止

聰明的你是否已經發現,很多破解玩笑的方法,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多給孩子灌輸正确的想法。

隻有平時多向孩子傳達我們的愛和尊重,讓孩子内心有足夠的安全感,他才能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會被一兩句玩笑話逗哭。

另外,當孩子招架不住親戚們的逗樂時,我們也要堅定地站在孩子這邊,讓他知道,不管怎樣,我們都是支援他的。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逢年過節時,放心地帶孩子串門走親戚。

不知道你在春節期間,有沒有遇到孩子被開玩笑的情況呢?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

作者簡介:布谷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交流育兒經驗,分享心理知識,喜歡就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