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歲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過度保護是一種隐形的傷害!

每一個“巨嬰”背後,都有不願放手的家長。父母對孩子密不透風的呵護,是對孩子獨立性最大的傷害。

前幾天,在新聞報道上看到一篇文章,讓人唏噓不止。

36歲的白先生,畢業于某知名大學中文系,博士學曆。

然而,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工作好、學曆高、顔值還不錯的高材生,竟然在内心深處依然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寶寶。

他事事依賴父母,不會洗衣做飯整理房間,不會網購,買東西要爸媽陪,36年“母胎solo”。

36歲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過度保護是一種隐形的傷害!

36歲依然把自己當成孩子,一切都要依賴父母

36歲的白先生,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父母會替他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不需要他來做決定,也不需要他付出努力去完成。

除了學習,生活中的一切事務都不需要白先生操心。

活了這麼多年,他不記得自己幹過什麼家務事。

盡管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白先生開始獨居,父母依然會每隔一天來看望兒子一次,幫他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他自己回家隻要坐着看手機、玩電腦就行。

“我們擔心他一個人不會照顧自己。”白先生的父母經常這樣說。

就算現在,白先生因為心理問題去看病,他的父母也總是陪伴左右。

36歲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過度保護是一種隐形的傷害!

對自己的現狀深惡痛絕,卻又無法離開父母的“掌控”

在旁人眼裡,快要奔四的白先生看起來“怪怪”的。

已經快40歲的成年人,卻總是常年把自己關在家裡,沒有談過戀愛,與人正常交流也十分困難。

與人交談的時候總是閃爍其詞,話還沒講完,人就着急跑了。

平時,隻要需要出門活動,白先生一定需要喊上家人,買東西都需要喊上父母或者姐姐陪着自己。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隻要遇到壓力大的情況,白先生就會處于一種崩潰的狀态,需要用藥物才能夠維持自己的情緒。

無法工作的白先生,選擇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他自我否定、自我攻擊,曾多次用刀割傷自己的身體。

和父母相處時,雙方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因為這樣的事發生争吵,在白先生的内心深處認為:是你們把我變成現在這樣子,卻又覺得我這樣不好,那樣不好。

為了緩解内心的痛苦,白先生曾經跑去禅修,專心打坐了三個月。

雖然三個月的修行讓他的内心有所舒緩,但一回到家,煩惱又全部湧上心頭,生活和工作上的困境沒有得到絲毫改變。

一個成年人,在面對社會的劇烈競争和殘酷傾軋時,變得喜歡“裝嫩”,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世界的心态。這種狀态,被叫做“彼得·潘綜合征”,在臨床上又被稱為“心理退行”。這種心态發展到極端,患者會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

現在,白先生選擇到醫院進行專業的心理治療。但對于白先生來說,治療将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走出依賴、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需要白先生付出極大的努力。

36歲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過度保護是一種隐形的傷害!

好的親子教育,需要父母得體的退出

經常有人問: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終于聽到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隻不過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不願意與成年子女分離的父母,與其說他們是愛孩子,不如說他們想對孩子全面把控,這種控制給他們帶來成就感和強大感,讓他們對自己滿意……

在這樣緊密的親子關系中,除了壓力和互相之間的折磨,無法帶給孩子更多的東西。

36歲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過度保護是一種隐形的傷害!

孩子終究會長大,會與父母告别,然後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獨立天地。父母給孩子再多的物質财富,都不如給他一個獨立健全的人格!

就像北大才女趙婕寫的那樣: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我欽佩一種父母,

她們在孩子年幼時

給予強烈的親密,

又在孩子長大後

學會得體的退出。

照顧和分離

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

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系

不是一種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

一場深厚的緣分,

我們既不能

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

又不能

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

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不僅僅是做父母,

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

為人父母,我們終究無法陪伴兒女一生,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愛的目光遠送,祝福孩子走好他自己的人生!文章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