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三胎放開了,專家又來催你生孩子了。前些日子,有一位專家說,國家不要指望90後、00後生孩子了,應該把催生的目标投向75-85後。不少75後、80後的人聽了,估計晚上都要做噩夢了,二胎剛剛生完,又懷了一個三胎,吓都要吓醒了。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三胎放開了,很多關于生育利好的消息也一個接着一個,有的地方生孩子直接補助現金,有的地方女性産假延長,但是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人們對生育三胎沒有多少興趣。

生育率已經很低了,這已經不是因為哪一部分人,不願意生孩子而造成的現象了,而是處于生育期的這個整體群體,他們都不願意生孩子了,是什麼原因呢?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沒錢、單身,怎麼生孩子?

一次街頭采訪,記者問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孩:“你對生三胎有什麼看法?”男孩大笑起來,他說:“我一個月薪三千的人,都不配談這個問題。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女朋友,放開幾胎也和我沒有關系啊!”

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國家能給生二胎、生三胎許多的優惠政策,但是國家能夠給他們配置設定對象嗎?許多男青年表示,找對象越來越難了。一個月薪三千的妹子,找對象的标準都已經是,身高一米八,月收入要過萬了。物以稀為貴,男多女少,注定結婚難、門檻高,生孩子還是等到先找到對象再說吧!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有錢的年輕人因為自由,不願意生孩子

沒有錢,沒有對象,當然是生不了孩子。一直以來,多生孩子是有錢人喜歡玩的遊戲,可是現在他們好像也不願意買賬了。不是大富大貴就應該和多子多福相比對嗎?那些有錢、有老婆的夫妻,他們不生孩子就說不過去了吧。

有錢也不想生孩子,這還真是許多家庭的真實想法。比如,許多明星收入特别高,養個十個、八個孩子都不是問題,愣是一個都不生。他們都是怎麼想的呢?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大張偉是一個著名歌手,也已經結婚有了家庭。他在一次節目中提到生孩子是這麼說的,他說:“孩子是這世界上唯一不能退的,出生了就不能後悔,不可能把他退回去。帶孩子想想就很可怕,一兩歲太吵,五六歲難帶,七八歲狗嫌,十四、十五叛逆,這一下就要等到孩子十九歲,才能懂事。”

你看,這言下之意已經很明顯了,也代表了很多年輕人的心聲。生命短暫又美好,他們不願意為了孩子的到來而影響自己的自由、理想、生活品質。

有人說,不生孩子的人都是自私的。但是,他們就是承讓自己是自私的,為了自己喜歡的生活自私,這又怎麼了?好像聽起來也沒有什麼錯。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70後、80後,已經嘗到養育孩子的苦,不願意再嘗試一遍。

專家說,建議把生育孩子的希望放在75後、85後的身上,看見這個消息以後,我就笑了。75後、85後這批人,他們大多數都已經是一個孩子、兩個孩子的爸爸媽媽了,養孩子是什麼滋味,他們不知道嗎?可不是那麼好鼓勵生孩子的。

有的地方為了鼓勵生育延長了産假,有生育津貼,許多75後、85後在聽到這樣的消息後,說:“我缺的是産假嗎?我想要的是錢嗎?”我想要的是解決現在這兩個孩子的照顧已經影響我升職了。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我要解決的是需要一個家教老師,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還需要一個經常陪伴他們玩耍的爸爸,養成孩子良好的性格,還缺一套可以養三個孩子的四房間的大房子。這可不是延長産假、生育津貼可以解決的問題。

女性的高學曆,也是生育孩子的一道坎。

由一篇發表于《歐洲人口雜志》的研究,它就探讨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生育孩子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女性普遍推遲生育,并一定程度上影響生育率。

三胎開放後,生育利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為何年輕家庭卻不願生?

美國是這樣,我們身邊也是很多這樣的現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她們的獨立性就越強,對婚姻的渴望反而沒有那麼強烈,對生孩子的排斥也會越大。因為自己的個人理想和生育、養育孩子之間總會有沖突的。

而這些知識分子女性,她們的思想前衛,對于養兒防老根本就沒有概念,生孩子的必要性,隻取決于她們是不是喜歡孩子,願不願意為了生孩子犧牲時間、精力。

單身是為了幸福,婚姻是為了幸福,生孩子也是為了幸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