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種植牙集采:或将帶來國産替代效應,初期以地方試點方式推行

來源:健康時報記者譚琪欣

對于種植牙集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醫保研究室主任王宗凡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種植牙雖不在醫保範圍内,但種牙貴是一大民生痛點,其價格長期對價值偏離度大,種植牙能進集采,不僅對患者而言是一大好事,對于規範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也有益處。但其集采價格能否達到像冠脈支架耗材平均降價90%以上的降幅,仍然有待觀察。

種植牙集采:或将帶來國産替代效應,初期以地方試點方式推行

1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确提出對種植牙等高值耗材開展集采。

集采将帶來國産替代效應

根據太平洋證券研報,眼下種植牙的全部費用中,種植體作為核心材料,一般費用在3500~12000元,占整個手術費用的50%;手術費+麻醉費在3000~5000元,占比25%;剩餘部分中,修複材料和種植基台各占10%,牙冠占5%。瑞士士卓曼(Straumann)、瑞典諾保科(Nobel Biocare)、南韓奧齒泰(Osstem)等進口企業占據了國内90%以上的種植體市場佔有率。

“種植牙、骨科耗材等醫用高值耗材行業屬于不充分競争市場,長期形成的市場差異化競争以及缺乏有效的價格調控機制使得該行業集中度較低、産品價格偏高。實施集采政策之後,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将會極大提升,可以預計的是,患者負擔的醫藥費用也會極大降低。” 複旦大學公衛學院教授、中國衛生經濟學會醫療保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文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艾媒咨詢首席行業分析師張毅也對集采對行業可能帶來的影響保持樂觀。張毅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大陸種植牙市場規模非常龐大,目前大約為2000多億,随着老齡化的加劇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增長,這個市場接下來還會持續保持高位增長。對于種植牙的上遊産業鍊而言,集采勢必會帶來短期的沖擊。

“但考慮到目前大陸種植牙行業上遊産業鍊的種植體生産廠家中,主要是由外資品牌主導,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期來看,集采可能會帶來‘國産替代’效應,在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同時,大陸種植牙生産廠家如能在變化中抓準機遇,就能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迅速成長。從這個層面來看,集采的動作越快落地越好。”張毅說。

在他看來,集采将倒逼國内廠家摒棄過往拼管道拓展能力的模式,專注産品研發,在提升性能的同時優化成本;同時,對部分重營銷、輕醫療技術服務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來說,種植牙價格被打下來之後,僅憑低價吸引患者的日子也将一去不複返,行業将迎來一波洗牌。

不過,對于集采最終到底能夠多大程度擠掉種植牙價格的水分,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參考冠脈支架和人工關節集采的整體降幅,種植牙耗材會通過集采帶來較大幅度的降價效應是有可能實作的,可以肯定的是,最後的價格取決于它真正的成本價值以及市場競争結果。但具體的幅度目前還很難判斷,因為種植牙的價格究竟虛高到什麼程度,跟它的實際成本價值有多大的差異,這些問題還不是很清楚。”王宗凡告訴記者。

一位不願具名的口腔連鎖機構負責人則向記者分析,對于患者來說,種植牙體進集采不一定會帶來診療全程費用的大幅度下降。“因為種植牙行業除了耗材的成本,醫生的技術服務費和醫療機構的營運也是大頭支出,種植牙集采帶來的價格下降僅是耗材成本下降,其他的成本仍然會維持在3000元/顆左右。”

集采初期或以地方試點方式推行

針對種植牙集采開展的模式,多位受訪專家均認為,種植牙集采或會參考骨科耗材集采的模式,先以地方進行試點。

王宗凡提到,目前種植牙耗材沒有集采的經驗,産品也沒有一緻性評價體系,在缺乏統一的品質評價體系的背景下,産品入選規則、品質如何分層、競價的規則、市場如何分割、費用如何支付都仍然有待地方試點實踐來明晰和完善。此外,種植牙耗材相對特殊的一點是它很多時候的應用場景是私立的醫療機構,大多不是醫保的定點醫療機構,在沒有醫保買單的情況下,可能需要一些不同于此前高值耗材集采的規則和管理來支撐。

“在上述背景下,應當允許從地方先有一些探索嘗試,逐漸積累形成比較成熟的規則,再到全國層面進行推廣。”王宗凡表示。

與此同時,部分地區已經邁出了試點探索的步伐。2021年11月26日,四川省藥械招标采購服務中心下發了要求所有開展口腔種植手術的公立醫療機構填報口腔醫用耗材曆史采購資料的通知。

除四川之外,陳文向健康時報記者透露,目前浙江、甯夏、山西、湖北等地也已陸續開展口腔醫用耗材曆史采購資料的填報工作,這些基礎資料的采集将為地方集采試點提供依據。

對于各地即将開展的試點探索,陳文建議,首先要建立成本和價格動态監測體系,追蹤分析集采産品的集采價格與産品成本,以更好平衡價格調控與産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其次,應加強集采産品的品質監測與合理使用。充分動員社會各方資源,尤其是利用專業藥學人員及其臨床藥學服務,監控集采産品的品質并促進臨床合理使用。

王宗凡則強調,在種植牙、骨科耗材等醫用高值耗材集采過程中,如何“保質保量”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重點,不能因為價格降下來了,品質也相應地下降。

據國家藥監局釋出的《加強集中帶量采購中選醫療器械品質監管工作方案》,明确要将中選企業納入重點監管。要求中選企業及時向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報告中選情況;加強生産過程、品質控制和成品放行環節的管控;持續開展不良事件監測;對發現問題的中選企業和品種要嚴肅處理,嚴格來落實各項處罰要求。

“針對集采中選的産品,需要完善一系列相輔相成的監管措施。在集采産品落地執行的過程中,藥品和醫療器械品質監督管理部門應加強品質的監測,加大對違規問題産品和企業的打擊力度;對于屬于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違規違法,醫保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和查處。”王宗凡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