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孩子因偷摘隔壁桃子,雙腿摔成骨折,家長卻反要鄰居賠償

強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一個重要特質,可以帶領他們探索更多未知世界,幫助他們獲得更大的進步,但安全隐患也一路相伴。

如果缺少父母正确的指引,一不小心孩子就會因為好奇心太強引來很多麻煩。

一位熊孩子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想摘鄰居家的桃子吃,結果不小心摔傷導緻骨折,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

無辜的鄰居也深受其害,被男孩家長要求賠償。最後鄰居迫不得已做出了讓步,賠償了部分醫藥費。熊孩子家長的做法引發廣大網友的不滿。

熊孩子因偷摘隔壁桃子,雙腿摔成骨折,家長卻反要鄰居賠償

@慧慧木子:這是什麼家長呀,簡直不可理喻。要是我堅決不賠償任何費用。

@小丸子:家長太過分了,自己沒有管好孩子,出了事卻讓别人承擔,難怪孩子也這麼熊。

@惠子吖吖:鄰居太冤了,完全沒必要承擔任何責任呀。

其實,整件事情在于家長沒有正确引導孩子,造成教育責任上的疏漏。家長不僅對孩子不重視,也沒有做好榜樣。

父母要如何避免孩子變“熊”呢?

熊孩子因偷摘隔壁桃子,雙腿摔成骨折,家長卻反要鄰居賠償

1,言明利害,制定規則

安全是最基礎的,自身安全無法保證,其餘一切都是空談。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向孩子言明利害關系,把道理都跟孩子講清楚,讓孩子深知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堅決不可以做危險的事情。

要給孩子制定規則,讓他們明白凡事都有規章制度,不按規則辦事最終是要吃苦的。

規則的設立為孩子的安全建立了一道屏障,能幫助他們培養安全意識,愛護生命。

2,積極相處,加強溝通

很多熊孩子在事情發生最初是懵懂的,自身的分辨能力欠缺。最初可能隻是很好奇,想試試而已,并不知道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是以就需要父母平時多跟孩子溝通,試着跟孩子做朋友,以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友善對症下藥。

加強溝通也無形地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強了親子關系。

熊孩子因偷摘隔壁桃子,雙腿摔成骨折,家長卻反要鄰居賠償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身上一切特點都來源于父母”。

孩子在生活中不斷地模仿父母的行為,這種能力超強,如果父母是良好操行的人,孩子也會成為講禮貌、懂事的人,而不是成為惡意破壞,胡搗蛋的熊孩子。

熊孩子因偷摘隔壁桃子,雙腿摔成骨折,家長卻反要鄰居賠償

無辜受連累的鄰居也成了整件事情的犧牲品,本不用承擔賠償,但到頭來也在面對壓力時做出了妥協。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熊孩子的父母不僅沒有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還在無形中縱容了孩子的行為,是非不分。

孩子自己釀成的悲劇卻把責任推給他人,這種逃避責任的做法也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孩子成長道路上充滿很多未知。

父母應該更好地做好示範作用,積極引導孩子培養正确的價值觀,不要讓他們成為人人厭惡的“熊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