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窩裡橫”性格:小孩子的“欺軟怕硬”行為,家長該如何避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小孩兒在家裡是個怼天怼地全然一副小霸王模樣,但是,隻要出了家門口,遇上同學或者朋友卻表現得唯唯諾諾十分内向。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孩子“窩裡橫”。

孩子窩裡橫,最典型的行為就是欺軟怕硬。這個“軟”指的則是家裡把孩子當個寶的長輩,“硬”則是其他外人。而造成孩子窩裡橫的最主要原因是家裡人的溺愛,讓他最終變得不知怎樣去考慮别人的感受。

其實關心照顧孩子不是錯,最關鍵的是要把握這個度,這三點,家長一定要把握好。

“窩裡橫”性格:小孩子的“欺軟怕硬”行為,家長該如何避免?

一、成長的環境讓孩子習以為常,容易産生認知誤差

因為現在的環境比以前好得太多,家裡一般都能給孩子提供溫馨的環境,吃穿不愁,生活無憂。而且如果孩子父母稍微忙一點的話,可能會讓家裡的老人來帶孩子。而大部分老人又是隔代親,是以對孩子總是無限寵溺,孩子想要什麼就要什麼。

但是長期處于家中中心位置,被老人捧在手心上,這種優越感如果不加以矯正,很容易讓孩子迷失自我,在未來與别人交際時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讓孩子和小朋友們友好交流,而為了保證自己的社交環境,小朋友也會換一副面孔和其他人交往,這就造成了孩子窩裡橫的現象。

孩子一旦有了這種觀念,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在外面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回家就會對家裡人撒潑打罵。這種不正确的發洩情緒的方式,不僅會影響孩子和家人的關系,未來也不利于孩子正确的婚姻觀念形成。

“窩裡橫”性格:小孩子的“欺軟怕硬”行為,家長該如何避免?

二、“有樣學樣”,孩子是家長最好的教育

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中,有一個對家裡人暴躁無理的家長,家長本身就是窩裡橫的性格,那孩子自然也會效仿家長,平時對家裡人蠻橫無禮,去了外面反倒唯唯諾諾。

家長的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是以平時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讓這樣的家人無限寬容自己,就在家人面前過分粗魯。家人永遠是我們的港灣和保護傘,不是我們可以随意發洩情緒的垃圾桶。

隻有家長一言一行規範的教導,才能讓孩子知禮懂禮,隻有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家人的關護,表達自己的愛,才會讓孩子懂得怎樣去關懷照顧别人。

“窩裡橫”性格:小孩子的“欺軟怕硬”行為,家長該如何避免?

三、基礎的社交禮儀無人引導

面對陌生環境,大部分人都會感到膽怯,這是正常的,但是家長要引導孩子适要去和别人溝通和交流,建立自信心和健康的思想觀念,否則孩子長期被動和别人交往,就會對外面環境産生抵觸。

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較内向,自己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家長也不要拔苗助長,非要逼迫孩子參加社交與人交際。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個性,在給孩子樹立正确的思維方式之外,家長更要教會孩子怎樣有禮貌地跟别人交往。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darling.children,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