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窝里横”性格:小孩子的“欺软怕硬”行为,家长该如何避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小孩儿在家里是个怼天怼地全然一副小霸王模样,但是,只要出了家门口,遇上同学或者朋友却表现得唯唯诺诺十分内向。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孩子“窝里横”。

孩子窝里横,最典型的行为就是欺软怕硬。这个“软”指的则是家里把孩子当个宝的长辈,“硬”则是其他外人。而造成孩子窝里横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人的溺爱,让他最终变得不知怎样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其实关心照顾孩子不是错,最关键的是要把握这个度,这三点,家长一定要把握好。

“窝里横”性格:小孩子的“欺软怕硬”行为,家长该如何避免?

一、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习以为常,容易产生认知误差

因为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得太多,家里一般都能给孩子提供温馨的环境,吃穿不愁,生活无忧。而且如果孩子父母稍微忙一点的话,可能会让家里的老人来带孩子。而大部分老人又是隔代亲,所以对孩子总是无限宠溺,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但是长期处于家中中心位置,被老人捧在手心上,这种优越感如果不加以矫正,很容易让孩子迷失自我,在未来与别人交际时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让孩子和小朋友们友好交流,而为了保证自己的社交环境,小朋友也会换一副面孔和其他人交往,这就造成了孩子窝里横的现象。

孩子一旦有了这种观念,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回家就会对家里人撒泼打骂。这种不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和家人的关系,未来也不利于孩子正确的婚姻观念形成。

“窝里横”性格:小孩子的“欺软怕硬”行为,家长该如何避免?

二、“有样学样”,孩子是家长最好的教育

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有一个对家里人暴躁无理的家长,家长本身就是窝里横的性格,那孩子自然也会效仿家长,平时对家里人蛮横无礼,去了外面反倒唯唯诺诺。

家长的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所以平时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这样的家人无限宽容自己,就在家人面前过分粗鲁。家人永远是我们的港湾和保护伞,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发泄情绪的垃圾桶。

只有家长一言一行规范的教导,才能让孩子知礼懂礼,只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家人的关护,表达自己的爱,才会让孩子懂得怎样去关怀照顾别人。

“窝里横”性格:小孩子的“欺软怕硬”行为,家长该如何避免?

三、基础的社交礼仪无人引导

面对陌生环境,大部分人都会感到胆怯,这是正常的,但是家长要引导孩子适要去和别人沟通和交流,建立自信心和健康的思想观念,否则孩子长期被动和别人交往,就会对外面环境产生抵触。

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自己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家长也不要拔苗助长,非要逼迫孩子参加社交与人交际。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之外,家长更要教会孩子怎样有礼貌地跟别人交往。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ins,博主为@darling.children,如果你在教育育儿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遇到了让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欢迎一起来探讨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