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如果經常關注新聞的家長,就會時不時地在網上、在身邊聽到或看到一些孩子在心理上出現問題,甚至發生令人痛心的極端行為,而且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向。

在目前的教育大環境下(盡管有雙減,但在短期之内還難以徹底消除家長的焦慮),很多孩子都面臨和承受着較大的競争壓力。

在競争壓力之下,不少孩子表現出一種極其脆弱和過于敏感的心理,就是我們俗稱的玻璃心。這也提醒我們家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不可否認,和大人相比,孩子無論是心理狀态的穩定性,還是抗壓能力方面,都不如大人,在面對挫折時更容易表現出脆弱的一面。這就需要我們家長通過科學引導,來幫助孩子告别玻璃心,把内心變得更強大。

01 不被父母了解的孩子更容易滋生出玻璃心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聽不得一點點的批評,父母隻要說話稍重了一些,他們就會發脾氣、哭鼻子,甚至情緒崩潰。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在不少家長看來,孩子出現這種狀況,是缺少挫折教育,導緻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問題。

這種情況确實存在,因而要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必須要幫助孩子增強面對挫折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從容應對挫折的行動力。但我們還不能忽視了另外一種的可能,這種可能就是,孩子在情感上的過度脆弱和玻璃心,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挫折經曆得較少,還因為他們正面臨着不被父母所了解的困惑。

這種不被父母了解的範疇往往集中在學習方面,比如,學習的壓力、升學的壓力、興趣發展的壓力等等。是以,我們不止一次會聽到一些孩子說自己“太難了”,他們在内心深處特别渴望能被父母了解。如果得不到父母的了解,長此以往,有些孩子就容易滋生出玻璃心來。

02 孩子的脆弱還和父母的焦慮息息相關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獲得成功,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于是不斷給孩子學習壓力,也不願意接受孩子有一點點的失敗。

當父母長期處于這種緊張焦慮的狀态中時,就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情緒投射給孩子,讓孩子也陷入到這種無形的壓力之下。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孩子被父母的焦慮帶動之後,就會開始自我焦慮,既難以面對成長中的挫折和失敗,也無法接受自己平庸的表現。

實際上,真正的成功者身上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質,就是不懼怕失敗。如果我們隻想要孩子成功,卻缺失了對成功品質和意志力的培養,孩子便會在成長道路上陷入“舉步維艱、躊躇不前”的困境當中,變得愈發焦慮,内心也變得愈發脆弱。

03 運用三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想要讓孩子告别玻璃心,我們需要對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導。運用好以下三種教育技巧,能夠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1.孩子有錯先不急于指責和糾正,而是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說話

如何和孩子說話很關鍵,這将影響着孩子的心理和情緒。

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錯誤,我們先不急于去指責和糾正,而是用溫和的語氣來跟孩子說話,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過度緊張感。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比如,孩子做作業時作業正确率較高,但字寫得比較潦草,我們如果用指責的方式對孩子說:“你字怎麼寫得這樣難看啊!”這勢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就算孩子馬上糾正自己的錯誤,往往也是帶着情緒去糾正的。

我們不妨放下自己的焦慮,換一種溫和語氣的方式來對孩子說話:“你的作業完成得非常不錯,正确率很高,說明平時上課認真聽講,但如果你能把字寫得更漂亮一些,那就更完美了!你覺得呢?”

當我們這樣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在孩子看來,父母的表達是善意的,孩子往往會用很愉悅的心情接受父母的提醒,并且能積極糾正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之處。

可見,當我們轉換一種說話方式之後,會發現不僅順利解決了孩子的問題,而且孩子也沒有被這件事可能産生的負面情緒所波及。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這裡總結一下具體操作方式:

第一步,肯定孩子的優點。首先找出孩子身上的優點,肯定孩子做得好的一面。這種優點是客觀具體的,而不是用空洞的表揚來敷衍孩子。第二步,指出孩子具體的小錯誤。我們要客觀地描述孩子的錯誤事實,而不是主觀去評價孩子,更不是去指責孩子。第三步,最後滿足孩子的成就感。當孩子糾正自己的錯誤後,我們要及時回應并肯定孩子,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

2.讓孩子知道“即使做不好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孩子反複努力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孩子表達“即使做不到(或做不好)也沒關系……”的意思,這種表達方式要比說“你一定能做到”更能幫助到孩子,使孩子不至于背上過重的心理包袱。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運用這3種教育技巧,幫助孩子内心變得更強大

3.引導孩子化解消極的想法

有“玻璃心”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和波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消極想法已經完全占據了他們的大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學會化解,進而把這些消極想法從大腦中徹底驅趕出去,把注意力往積極想法的一面轉移,這樣就能避免他們的大腦被消極想法所占據。充滿積極想法的孩子,其内心自然就将變得更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