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如果经常关注新闻的家长,就会时不时地在网上、在身边听到或看到一些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令人痛心的极端行为,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向。

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尽管有双减,但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彻底消除家长的焦虑),很多孩子都面临和承受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在竞争压力之下,不少孩子表现出一种极其脆弱和过于敏感的心理,就是我们俗称的玻璃心。这也提醒我们家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不可否认,和大人相比,孩子无论是心理状态的稳定性,还是抗压能力方面,都不如大人,在面对挫折时更容易表现出脆弱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家长通过科学引导,来帮助孩子告别玻璃心,把内心变得更强大。

01 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更容易滋生出玻璃心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不得一点点的批评,父母只要说话稍重了一些,他们就会发脾气、哭鼻子,甚至情绪崩溃。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是缺少挫折教育,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弱的问题。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因而要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必须要帮助孩子增强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从容应对挫折的行动力。但我们还不能忽视了另外一种的可能,这种可能就是,孩子在情感上的过度脆弱和玻璃心,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挫折经历得较少,还因为他们正面临着不被父母所理解的困惑。

这种不被父母理解的范畴往往集中在学习方面,比如,学习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兴趣发展的压力等等。因此,我们不止一次会听到一些孩子说自己“太难了”,他们在内心深处特别渴望能被父母理解。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理解,长此以往,有些孩子就容易滋生出玻璃心来。

02 孩子的脆弱还和父母的焦虑息息相关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成功,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于是不断给孩子学习压力,也不愿意接受孩子有一点点的失败。

当父母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时,就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投射给孩子,让孩子也陷入到这种无形的压力之下。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孩子被父母的焦虑带动之后,就会开始自我焦虑,既难以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也无法接受自己平庸的表现。

实际上,真正的成功者身上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质,就是不惧怕失败。如果我们只想要孩子成功,却缺失了对成功品质和意志力的培养,孩子便会在成长道路上陷入“举步维艰、踌躇不前”的困境当中,变得愈发焦虑,内心也变得愈发脆弱。

03 运用三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想要让孩子告别玻璃心,我们需要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运用好以下三种教育技巧,能够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1.孩子有错先不急于指责和纠正,而是用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话

如何和孩子说话很关键,这将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情绪。

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我们先不急于去指责和纠正,而是用温和的语气来跟孩子说话,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过度紧张感。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作业正确率较高,但字写得比较潦草,我们如果用指责的方式对孩子说:“你字怎么写得这样难看啊!”这势必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就算孩子马上纠正自己的错误,往往也是带着情绪去纠正的。

我们不妨放下自己的焦虑,换一种温和语气的方式来对孩子说话:“你的作业完成得非常不错,正确率很高,说明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但如果你能把字写得更漂亮一些,那就更完美了!你觉得呢?”

当我们这样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表达是善意的,孩子往往会用很愉悦的心情接受父母的提醒,并且能积极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可见,当我们转换一种说话方式之后,会发现不仅顺利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而且孩子也没有被这件事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所波及。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这里总结一下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步,肯定孩子的优点。首先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孩子做得好的一面。这种优点是客观具体的,而不是用空洞的表扬来敷衍孩子。第二步,指出孩子具体的小错误。我们要客观地描述孩子的错误事实,而不是主观去评价孩子,更不是去指责孩子。第三步,最后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当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后,我们要及时回应并肯定孩子,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

2.让孩子知道“即使做不好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孩子反复努力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孩子表达“即使做不到(或做不好)也没关系……”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要比说“你一定能做到”更能帮助到孩子,使孩子不至于背上过重的心理包袱。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运用这3种教育技巧,帮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3.引导孩子化解消极的想法

有“玻璃心”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极想法已经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学会化解,进而把这些消极想法从大脑中彻底驱赶出去,把注意力往积极想法的一面转移,这样就能避免他们的大脑被消极想法所占据。充满积极想法的孩子,其内心自然就将变得更强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