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普通人群中有這麼一句話——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這是許多父母夢寐以求的。在大多數父母看來,如果孩子赢在起跑線上,就代表着起點比一般的孩子高,以後的發展自然也就前途無量了。于是就給孩子報一大堆的補習班,輔導班,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孩子趕超其他的小朋友。
而如今的幼稚園對孩子赢在起跑線上,也有自己的一系列做法,比如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什麼是超前教育呢?現在的幼稚園無非就是以往人們所說的學前班,而所謂的超前教育,則是讓上幼稚園的孩子接受國小的課程,給孩子灌輸一些當下年齡不該灌輸的知識。再加上行業内卷,越來越多的幼稚園跟上了腳步,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家長将孩子送來幼稚園接受學習,更有甚者,在孩子才讀幼稚園時,就讓孩子學四五年級的知識。

這麼做真的能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嗎?一個幼師朋友告訴我,其中的弊遠大于利,在孩子讀二三年級時缺陷就逐漸暴露了。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小,八歲看老,在孩子三歲這個年齡階段,正是一個懵懂無知的階段,也是一個開發孩子智力的最好階段。許多父母會抓住這個最主要的階段,鍛煉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但也有些父母追逐潮流,覺得孩子赢在起跑線上的最主要依據,就是在幼稚園時就懂得國小的知識,卻忽略了僅僅三歲的孩子可能連說話都不利索,怎麼去懂得那麼深奧的知識呢?孩子上幼稚園主要是去玩的,去鍛煉專注力和注意力的,強制性讓孩子學習并沒好處。
在孩子上國小之後,可能會會覺得超前教育确實不錯,因為在孩子上一二年級時,他們的接受能力相比于一般的小孩子來說還是強了些,而且懂的也比較多,但這并不代表超前教育就是好的。在孩子上了二三年級之後,他們可能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即便上課不是太認真聽課,老師所教的知識也會,自然在課堂上就不會太認真了。最終的弊端也很明顯,其他的孩子正在循序漸進地學習,而接受了超前教育的孩子,則暗自養成了不必太認真的學習态度。
是以,超前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想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也并非超前教育這一做法,譬如以下幾種:
1.不要打擾孩子的無聊
對于0~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無聊大多數都是在培養專注力,而在大人看起來的無聊,實際上是他們邏輯思維正在發展的過程。有時候孩子可能一個玩具就能玩上兩個小時,對外界一切事物貌似都不上心了,父母叫也聽不到了。這時候不要總覺得孩子不聽話,隻是知道玩,隻會做一些無聊的事情,進而去打擾他們。因為這時候孩子的專注力正在慢慢地成長,一旦打擾可能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想要培養回來就十分困難了。
2.給孩子讀繪本和講睡前故事
比起為了哄孩子,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還不如給孩子讀繪本和講睡前故事。當然,不管是繪本還是睡前故事,都是需要父母繪聲繪色地去讀出來的,而不是一味沒有感情地讀出來。曾經專家就做過統計,經常聽睡前故事和繪本的孩子,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特别強,邏輯能力也不會差,并且在父母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還能增進新時間的感情,一舉多得。
3.讓孩子多動一動
許多父母都會以自己工作太忙為由,很少會帶孩子出去外面玩,總是會将孩子關在家裡面做自己的事情。但實際上,将孩子關在家裡面隻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多到外面動一動,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但能夠認識到大自然,還能強身健體,增強孩子的身體免疫力,對智力開發也有很大的用處。是以不要總是将孩子關在家裡面,讓孩子總是呼吸同一種空氣,對孩子的身體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結語:超前教育并不是赢在起跑線上的标準,相反,超前教育可能會導緻孩子的學習态度發生極大轉變,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是以,大可不必随波逐流,在孩子該玩耍的年齡不要逼着孩子成長,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童年,這才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超前教育不可取,目前教育局也早已取締這種行為,家長大可不必為此感到惋惜,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待超前教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