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子出生到現在,爸爸一回來就要抱兒子,不是溫柔抱,而是用力緊箍兒子。兒子小時候就哭,現在就會喊救命,喊人幫他。也許爸爸的教育太另類了,真的看不懂。以前天天跟他說這個問題,現在兒子喊救命,我就去拉兒子出來,哎,我都不想說爸爸。”
那天,我看到這位媽媽發在寫作群的資訊,第一時間回答道:“這是爸爸對兒子表達愛的方式啊,你應該引導兒子學會跟爸爸溝通,你可以跟兒子說,爸爸愛你,但爸爸的方式讓你不舒服,你應該怎麼跟爸爸溝通呢?”
“是的,我們都知道他愛兒子,問題方法不對,而且經常要求兒子對他百分百服從!說什麼‘父命不可違’。有過溝通的,但爸爸完全聽不進去,他要兒子完全服從他,但兒子跟他不舒服,雖然我也有跟爸爸說,可以讓兒子主動去抱他,但是他就是要用力緊箍兒子。他也許覺得要緊箍兒子,他才覺得舒服吧!”

看到她的這段回複,我把公衆号裡的兩篇親子互動發給她看:
(一)被兒子将一軍的爸爸
前段時間,小龍因為感冒請假了,好得差不多時,爸爸跟他說:“你一天做八頁53練習冊吧!”
兒子倒是愉快答應了,但是做作業時就開始哼哼唧唧的!
那天,兒子上午把最難完成的國文作業做完了,下午一直玩,玩到天黑才做數學與英語!
爸爸看不下去了,順口說:“你做這點作業有啥難的,我半小時就能做完!”
兒子立馬逮着機會說:“你自己說半小時就能做完的哈!你趕緊去影印,你做給我看看!”
爸爸說完就後悔了,但又不能反悔,隻能硬着頭皮上,一邊影印作業,一邊跟我說:“你擅長做國文作業,你來做吧!”
我回答說:“我才不做呢,你自己說的話自己負責!”
爸爸無奈,隻能老老實實坐在那裡做作業,兒子則拿出計時器給爸爸計好時間!
結果,爸爸做了二十多分鐘才完成一半,爸爸隻好認輸,兒子勝出。
從那天開始,爸爸不再說大話了,也不随意要求兒子了!兒子反敗為勝。
(二)寫作業,雞飛狗跳的父子變身父慈子孝
以前爸爸總是要求孩子做作業,聽寫生字,父子倆常常雞飛狗跳!
爸爸努力了半學期後,待我生了二寶出月子後,義正言辭地跟我說:“隻有你管得了你兒子,以後還是你管他,輔導他寫作業吧!”
我總覺得不管就是最好的管教,爸爸時不時看不順眼還是忍不住要管,時不時地來一番較量!
前段時間被将了一軍後,爸爸開始改變政策,這段時間臨近期末考試,爸爸說:“你自己看你哪些字不會寫!自己看看怎麼寫好?你覺得可以了,就叫爸爸來随機抽查下!”
于是,兒子自覺去複習生字,自覺在黑闆上寫,爸爸拖地洗澡!
各司其職,兒子準備好後就叫爸爸來抽查,爸爸做完事就随機抽查!刹那間,父慈子孝了。
放手讓爸爸去教育孩子,雖然最開始的很多做法都讓你看不慣,但是他也有一個成長過程!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勇敢放手,留出機會讓爸爸跟孩子一同成長!
不一會兒,就收到了她的回信:“我看過這兩篇生活感悟的,小龍爸爸是願意和孩子溝通,也願意讓步,達成共識。我家爸爸說兒子要完全服從他,像古時候那樣父命不可違。唯一好的是他從來不打兒子,就是在那裡大聲說,就是回來要緊箍兒子,真的無法了解他的這個壞習慣。”
“你隻看到了小龍爸爸願意跟兒子溝通,卻沒有看到兒子如何想辦法反将爸爸一軍。你覺得爸爸真的會把兒子摟傷嗎?”我進一步反問道。
她肯定回答說:“摟傷肯定不會,但是孩子就是在那裡哭。”
“男人與男人之間就是征服與反征服。”
我剛發出這句話,她就回答道:“這個問題真沒想過,有道理,一個想征服,一個就想反抗。”
“對呀,男人總歸要跟男人打交道,讓爸爸成為兒子練手的靶子有何不可?”
媽媽是孩子的保護神,當自己懷上孩子的那一刻,保護欲就已誕生,在日常行事中小心翼翼,生怕傷到孩子;媽媽是溫柔的天使,當孩子來到媽媽懷裡的那一刻,媽媽滿眼都是溫柔;媽媽是愛的化身,用自己滿滿的愛将孩子緊緊圍繞,滋養孩子的心靈……
爸爸也是孩子的守護神,可孩子從沒住進他的肚子裡;爸爸有時也很溫柔,可他的狼性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爸爸也愛孩子,但母愛如水,父愛如山!
這就是爸爸養孩子天生就跟媽媽不同,性别不同,身體大腦構造不同,心理不同,從小成長經曆不同及生活環境不同,這些不同就決定了爸爸媽媽育兒方式不同!
然而,我們很多父母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以自己的标準去評判對錯,媽媽溫柔育兒就見不得爸爸把孩子弄哭!
事實上,爸爸有爸爸養孩子的本能與方式,尤其是養兒子,爸爸比媽媽更了解兒子的天性與心理,媽媽反而不容易讀懂兒子,更讀不懂爸爸養孩子的方式,總是指責爸爸,希望把爸爸的育兒方式!結果,媽媽越是改變爸爸,爸爸越是我行我素,甚至一不高興還當起了甩手掌櫃!
其實,爸爸與媽媽養孩子的方式不同,正好給了孩子多元化教育!
是以,我們媽媽在養孩子時,雖然不能完全了解爸爸的育兒方式,但我們可以尊重爸爸,求同存異!那麼如何實作求同存異呢?
相信爸爸愛孩子
當媽媽相信爸爸愛孩子時,就能接納爸爸不同的育兒方式,即使爸爸的育兒方式真的錯了,媽媽也能包容,給爸爸改正的機會,而不是指責!
發現爸媽差異性,求同存異
當我們真正了解了爸爸與媽媽育兒的不同時,我們就能坦然對待爸爸育兒方式的不同,進而尊重爸爸的育兒方式!
看到不同育兒方式的好處
父母育兒方式不同,能夠帶給孩子多元化教育,能帶領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避免孩子形成固化性思維,讓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養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媽媽把爸爸與兒子共成長的機會還給他們,既能讓他們一樣成長,又讓自己輕松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