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子角色互換實驗:蒙眼走路,牽手引領,感動于孩子的積極力量

親子角色互換實驗:蒙眼走路,牽手引領,感動于孩子的積極力量

都說道理是正确的廢話,很多時候不是道理錯了,而是這個人滿足于聽道理而不實踐,就說道理是沒用處的。

家庭教育有句話說的就是道理:關系先于并大于教育!這句話大家都知道,相信也都認可,可做好不容易,常常是一聽就對,一做就錯。

關系的重要性有多大呢?突然想起來當年一個親子角色互換體驗的故事。

孩子國小畢業那個暑假假期,一起去南方城市參加了一個教育夏令營。結業總結會上,主辦方安排了一個行為實驗,家長戴上眼罩,由孩子牽手引領,步行上下樓梯,穿過1層樓,再繞回到會議室禮堂。

不知道别的家長如何感受,隻記得自己開始時候本能地不敢邁步走,孩子抓緊我的手,鼓勵說别害怕,放心好了,很安全。上下樓梯時候,還提醒小心,甚至并排着攙扶走,遇到腳下有障礙物時候,提醒小心邁腳,還扶着穩穩落地,可謂全方位貼心服務。

回到禮堂,摘下眼罩,好多家長淚眼蒙蒙,感動得一塌糊塗,舉辦方似乎早有預料,座位上放着很多紙巾,孩子遞給家長擦眼淚,甚至安慰說别哭别哭。

這個角色扮演活動,隻有親自體會,才有真實感受,我的描述僅僅是道理而已,最好多次練習,尤其當你對孩子不耐煩缺乏耐心的時候。

更加準确說,這是個角色互換扮演實驗,親子關系角色來個互換。原本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家長,成為軟弱無能需要孩子照顧的角色,而孩子則成為引領者照顧者,扮演家長的角色。

一陰一陽謂之道,強勢後面是脆弱,好和壞,大和小,相輔相成的感受溢于言表。

平時家長教育孩子,很多人習慣“以大欺小”,其實不如狗了,其實就是恃強淩弱,通過角色互換,親自體會孩子帶給自己幫助,才有心靈身處的撞擊。

這個活動設計得非常到位,一個小小轉折設計,就讓那些故作嚴厲的家長,立馬原形畢露,暴露了脆弱。

當然,能否根本改變家長認知,不是這個實驗一次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引發思考是一定的。

如果稍微引申一點,這個角色互換實驗的心理學知識,包括一是觸覺對于人的重要性,手拉手是觸覺,這是安全依戀的來源。二是支援系統的重要性,蒙眼走路需要孩子保護,有支援就是有資源。三是強化和消退的重要性,積極鼓勵,及時肯定,蒙眼走路害怕也會被原諒。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言的力量是膚淺的,積極參與行動體驗才是深刻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