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昊男:你了解的體育,隻有體,沒有育?

每次下課的時候,當父母從教練手中接過孩子,拉着蹦蹦跳跳的寶貝回家的時候,許多父母都會問:“寶貝,今天教練教什麼了?你學到了什麼?”但孩子卻往往一問三不知,難道孩子一節課都在混日子,什麼也沒學到?

在父母的一般眼中,會唱一首歌、會念一首兒歌、學會了一首唐詩、認識了幾個數字,這些是學習。其實,可能家長眼中的學習隻是文化教育的學習而已,而體育卻是非常棒的素質教育,練習的内容和學校是完全不同的。

戴昊男:你了解的體育,隻有體,沒有育?

對于練了體育的孩子來說,一節課訓練中的點點滴滴,每個環節、每個活動都是素質教育的學習,例如:禮儀習慣的培養(向國旗、教練、同學、父母行禮)、快樂的遊戲提高智力(熱身、素質訓練、爆發力訓練、協調性訓練)、集體的團隊活動提高情商(責任教育、團隊意識、互相溝通與動作展示、協作精神培養)都是符合幼兒年齡發展特點的訓練内容。

幼兒在訓練中的每個時刻、每個環節都由教練精心設計,争取讓幼兒在每一分鐘都過得富有教育意義。

戴昊男:你了解的體育,隻有體,沒有育?

很多孩子整體發展狀況沒有達到入學标準,是因為他們嬰幼兒早期成長環境不得當,這些早期成長經曆沒有刺激他們的大腦健康成長發育。一位美國非常著名的認知心理醫學家瑞德,他認為運動與思考兩者之間是不可分開的,我們學習運動,并且在運動中學習,特别是小寶寶在嬰兒階段他們是學習運動。

另外一位非常知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他認為認知以大腦的感覺運動機制為基礎,一個人的大腦需要從外界擷取各種各樣的感官資訊,包括視覺、嗅覺、觸覺、味覺以及聽覺,甚至包括運動以及平衡感。大腦擷取各種各樣的感覺資訊之後,才能夠支配自己的身體作出各種各樣的活動。

一個小孩子坐在空地上,他周邊什麼也沒有,那麼他一定會感到非常的無聊。而當孩子坐在草地上,草地上有非常多的裝置,每個孩子都在運動着,是以我們知道孩子是在運動中學習的。

戴昊男:你了解的體育,隻有體,沒有育?

概括地說,孩子的訓練我們可以相對劃分為3大類型:

一是協調性訓練,提升孩子的神經系統感統功能發育;

二是團隊遊戲活動,通過熱身、比賽、團隊互動提高孩子的意志力和競争意識;

三是技術訓練内容,通過運動來鍛煉孩子的體質,通過品勢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等等。

戴昊男:你了解的體育,隻有體,沒有育?

身體、心靈的鍛煉在體育訓練中一網打盡,在訓練活動中可以培養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4-6歲的孩子來說,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禮儀禮貌是這個階段孩子非常重要的核心任務,因為這對他提升社會社交能力、适應未來學校的規範性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

行為規範教育

進入訓練館,教練們會教孩子遵守訓練規則,通過團隊訓練讓孩子逐漸适應團隊生活,這對很多幼兒升入國小前的适應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我們會耐心地引導幼兒認真訓練,教練們不僅親自做示範,引導孩子邊訓練邊鞏固技術,讓孩子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

責任教育

對于遲到、犯錯誤的孩子,教練會給予不同程度的懲罰,懲罰的意義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學會時間管理,是以長期進行訓練的孩子,責任心、時間管理能力都要強于一般的孩子。

自我保護能力

運動本身就是一項具備安全保護能力的項目,根據南韓體育大學的資料研究顯示:經過3年以上運動訓練的幼兒,在骨密度、肌肉密度、反應能力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降低受傷的幾率,在受到惡意攻擊的時候,受訓練的孩子們也能夠靈活的躲避和奔跑。

運動能力

每周保持至少兩小時以上的訓練,可以綜合發展孩子走、跑、跳、平衡、協調性等全方面的運動能力,鍛煉并提高孩子的逆商,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讓孩子具備陽光、積極的心态。

戴昊男:你了解的體育,隻有體,沒有育?

每次接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問,更能清楚的了解孩子學了什麼:

能教教媽媽你們訓練的内容嗎?

能把今天訓練到内容也教爸爸嗎?

研究證明,身體鍛煉和參與體育運動會帶來非常多的益處。促進身體健康。身體鍛煉有助于培養強健的骨骼和肌肉、增添力量、提升運動技能和改善運動能力。陶冶情操,保持健康心态。在體育運動中,身體的靈巧性帶給男孩驕傲和愉悅的體驗,而父親和其他男性榜樣的陪同讓男孩感到了自己的獨一無二。

參與體育運動,尤其是那些團隊運動,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成功和為其他男性的接受和認同,而且學會如何應對失望。男孩可以學會如何完成團隊工作以及如何與自己的同齡人或者成人正确打交道。

學習體育運動中的規則和過程有助于增強大腦記憶資訊的能力。提高平衡和協調身體的能力,提高時間觀念。體育鍛煉有助于改善身體活動的節奏和小腦的平衡能力。

當然,和體育運動能夠帶來積極的益處一樣——開闊心境、表達自我和親密接觸,體育運動也會讓男孩陷入孤獨、慚愧和不正當競争之中,還可能會引發無法控制的侵犯行為、動辄易怒的脾氣、沮喪感和對别人的身體傷害。這一切自然會損傷自尊心,毀掉一個男孩參加運動的樂趣。

一旦體育運動不再是玩耍的遊戲,體育運動的益處也就不複存在了。隻要一項體育運動不能帶給男孩樂趣,他就應該停下來,然後尋找自己喜歡的其他運動方式。

來自身體競技方面的成就對于孩子整體的自我概念到底有多麼重要呢?英國最近的一項研究就做了這方面的考察。有400名年齡在13~15歲的學生接受了有關運動成功和學業成功對他們重要性的調查。結果發現,所有的學生都認為學業成功要比體育成功更重要。但是,和女孩不同,孩子也認為體育成功很重要。

爸爸媽媽們,千萬别小看這些細節的教育,這些本領讓孩子從成人的庇佑中走出,成為一個可以自理自立的人,這些好的能力與習慣一旦形成,将會對孩子終身的生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寶貝進入運動館以後,社交範圍比原來大了很多,他們逐漸從依戀一兩個固定的撫養人,轉變成喜歡和師兄弟、隊友們一起做遊戲。在和隊友的遊戲過程中,可以與不同年齡形成朋友圈,提高社交和溝通能力。相信從孩子身上您是能感受到一點一滴的變化的,是不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