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分上下兩阕,共六十個字,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恻的内容。
自宋代以來,産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宋代柳永、蘇轼、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成為經久不衰的絕唱,今天我們再起領略一下前人的憂思和情懷。下面分享八首《蝶戀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值得細細揣摩。

《蝶戀花 答李淑一》
作者:毛澤東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蝶戀花 伫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伫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拟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采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是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
《蝶戀花 春景》
宋代:蘇轼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詞人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後者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景觀。詞人意欲奮發有為,但終究未能如願。全詞真實地反映了詞人的一段心理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無窮。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歎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可以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賞析: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緻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
《蝶戀花 淚濕羅衣脂粉滿》
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别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賞析:這是一首開阖縱橫的小令,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到了她的這裡變成“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極誇張,卻又極親切、真摯。
全詞寫惜别心情一層比一層深入,但末句“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出人意料地作寬解語,能放能收,小令詞能用這種變化莫測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這就是所謂善方情者不盡情。
《蝶戀花 出塞》
清代: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賞析:這首詞通過詩人“出塞”所見,描繪了眼前荒涼的和平景象,回顧曆史,總結出戰争與和平兩種情況,是對中國曆史上王朝更替的規律性概括,抒發了對曆代興亡和曆史變遷的感慨。
《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别苦》
清代: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别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顔辭鏡花辭樹。
賞析:光緒三十一年(1905)春天,長期奔走在外的詞人回到家鄉海甯。夫人莫氏原本就體弱多病,久别重逢,隻見她面色更顯憔悴,不禁萬分感傷。
這首詞,或許就是此時而作。離别誠然是痛苦的,在靜安眼裡,連相逢也是苦楚的:時間無情,蕩去了容顔,一分重逢之歡難抵十分久别之苦。
欣賞了這麼多好詞,也該交上作業了,即興賦詞一首,希望能及格。
《蝶戀花 少年》 筆者
碧水藍天晴方好,撲蝶捕鳥,黃狗身邊繞,堂前夏蟬鳴樹梢。跳房彈珠丢沙包。
芝麻糖香換新襖,竈膛火旺,鹵水點豆腦,曾經少年何煩惱,夢中小屋炊煙飄。
抛磚引玉,大家有興趣也來一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