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導 言

臨近開學,我們對《如何讓孩子在開學前正式收心》展開了具體的科普,期間有一位新加入的媽媽提問:孩子開學就是二年級了,但自從進入國小後,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生活,還是真的多動症?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根據王媽媽描述,小王從出生到6歲,一直被稱贊是個天使寶寶,四歲的時候就熟練掌握26個字母,不需要家長指導就已經能獨立組裝火車軌道玩具和100片的拼圖,一直被大家誇獎聰明、乖巧、智商高。

但這種孩子被誇的喜悅,在小王上國小一年級後,就蕩然無存,甚至往反方向發展。班主任對王媽媽說,小王上課不認真、愛走神、一被批評就哭鼻子。經過班主任提醒,王媽媽觀察了自己兒子幾天,發現孩子真的不像幼稚園時期那樣開朗,變得十分敏感,禁不起同學、老師、家長否認,容易生氣、哭鼻子。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性格變化是一回事,成績的變化就顯得格外突出了。一學年上完,小王在五十個人的班級裡排名22,這個中等水準讓小王的爸爸媽媽都很不能接受。在微信上咨詢班主任,老師很明确地提出老問題:注意力不集中、自尊心太強、對結果看得很重反而有反面效果。班主任負責任地提出:這些問題已經持續一年了,我希望你們作為家長能夠重視。

小王的爸爸媽媽很困惑,孩子從會說話、會走路開始,直到進入國小之前,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一路被誇着長大的,怎麼進入國小後就“泯然衆人矣”?難道自己的孩子是一例真實的“傷仲永”?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聽完王媽媽的描述,我們出于班主任對小王“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回報,排查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症”)問題,然而經過醫院的面診、訪談、量表評估等一系列專業診斷,小王并沒有被診斷為ADHD。

不是ADHD,那究竟是怎麼回事?!面對檢查結果,王媽媽不僅沒有感到舒一口氣,反而更加焦慮了。

既不是A娃,但又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敏感、沖動、成績倒退的現象?我們仔細分析了小王的成長史,尤其是讀國小後的校園情況,一緻認為孩子是情緒出現了問題,而其根源就在于孩子在幼稚園階段和國小階段,接收到的回報存在反差。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在幼稚園階段及以前,小王擅長的東西明顯都是基于興趣愛好而發展的主動學習,家長對他拼圖、積木等各種愛好并沒有一個成績的要求,也不會拿同齡人跟他做比較,小王是在一個沒有壓力、全是鼓勵認可的狀态下成長發展的。

進入國小後,小王的學習環境明顯發生了改變,變成了以成績為主導的被動學習,且他能明顯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老師的指導、家長的期待、同齡人的追趕,伴随着老師、家長誇獎其他小朋友,小王會覺得其他同學似乎更優秀。

是以,這種前後的反差讓小王個人開始産生困惑,内心無法認清自己究竟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了解前因後果後,我們對小王的爸爸媽媽建議,不要給孩子灌輸優秀的概念,尤其是“你是優秀的、一定要保持優秀、需要不斷努力變得優秀、一定要當第一名”的概念。這個建議同時也給到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家長們。

很多聰明伶俐的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國小後,家長們紛紛覺得“泯然衆人矣”,卻從未思考過孩子從興趣學習變更到壓力目标性學習,情緒上會産生波動。而不良情緒往往會導緻孩子課堂注意力分散、情緒敏感、愛哭、躁動、焦慮,這些反應都是孩子正常的負面情緒表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全世界家長們的心願,無可厚非。但是,就如同小王父母希望小王能夠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恢複到之前的開朗、專注、優秀,最重要的不是改變小王,而是需要先轉變自己的理念。小王媽媽聽完全部解析,非常同意我們的觀點,打算從新的學期開始,給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做減壓,先讓孩子恢複心理健康。

本文稽核專家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吳為閣 / 廈門市仙嶽醫院 · 副主任醫師

擅 長:主攻醫學心理學和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研究和臨床診治,主持并完成福建省/廈門市科研課題2項。

【篩查預警】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究竟是不适應讀書,還是多動症?!

鄭微 / 廈門市仙嶽醫院 · 醫師

擅 長: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多動症、抽動症、孤獨症、遊戲障礙、強迫症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