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笠初期并不起眼,但僅用四年便成為“特務處”首腦

民國十七年(1928年)初,第一次下野的蔣介石複出重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他深刻反思了前一年8月桂系的“逼宮事件”,認為軍事情報不及時和軍隊思想掌控不得力是兩大原因,遂“痛定思痛”在總司令部内一口氣任命了幾十名侍從副官和聯絡參謀。其中“聯絡參謀”的主要職責就是搜集各部隊的内部情況和軍事主官的思想傾向,這批新增聯絡參謀中有兩個家夥,後來都成為了著名的軍統大特務。

其中一個是黃埔二期的鄭介民,另外一個就是黃埔六期肄業的戴笠,聯絡參謀的工作雖然名義上直接對蔣某人負責,但是卻由其親信王柏齡統一管理。之前戴笠在蔣介石下野期間仍然沒有閑着,四處搜集情報工作“頗有成效”,加之原密查組長胡靖安的力薦,才被破格任命為總司令部上尉“聯絡參謀”,但是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的那個時間段裡,戴笠還隻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因為在當時的總司令部裡,新銳軍官和副官、參謀等幾乎都是黃埔前三期的畢業生,拉幫結夥各具實力,唯獨這個戴雨農是六期的小弟,地位不高,人微言輕,很是被那幫子黃埔學長瞧不起。戴笠甚至不具備直接晉見總司令和随意出入官邸的權利,許多辛苦搜集來的情報不能面呈,盡管7月間被任命為徐州戒嚴司令部少校副官,情況仍然沒有多少改善。

戴笠初期并不起眼,但僅用四年便成為“特務處”首腦

戴笠

不僅是他的黃埔學長們,甚至連總司令官邸的警衛、司機、廚師、娘姨們也都非常輕視戴笠,每次看見戴笠都直接喊:“小癟三又來了”。尤其是侍衛長王世和最瞧不起戴笠,這個黃埔一期的奉化籍軍官仗着寵信,一貫專橫跋扈欺上瞞下,可他又是戴笠晉見必須過的一關,當時的戴笠又囊中羞澀沒有多餘的銀子孝敬王世和,便隻好使小錢買通警衛和司機等人轉呈檔案,這就犯了王世和的大忌。

有一次,王世和再次發現戴笠繞過自己晉見,于是在戴笠出門時破口大罵:“戴雨農,我下次再看見你私闖官邸,非把你關起來不可”!而未來的陸軍中将(職務軍銜)、軍統大老闆戴笠也不敢還嘴,隻能默默夾着尾巴離開,并引以為奇恥大辱。戴笠發迹之後,終于動手腳把王世和趕下了侍衛長的位置,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這時候的戴笠因為沒有專門的特務機構,幾乎就是個“情報個體戶”,工作起來不僅要起早貪黑,還要遭人白眼,沒有什麼人會認為他有出頭之日。他每天很早出去搞情報,半夜三更回來後要分類整理,然後再請自己的同期同學徐亮用正楷謄寫出來,草草睡一會之後,天不亮就要去總司令官邸候着呈交,手頭有幾個錢時坐黃包車,沒錢時就要走着過去。

戴笠初期并不起眼,但僅用四年便成為“特務處”首腦

王世和

茲要避開王世和的糾纏,使情報順利送給總司令秘書毛慶祥,那麼比較重要的内容就會轉到蔣介石手中,如果情報一旦被肯定,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補充資料時,蔣介石就會囑咐毛慶祥發給戴笠一筆經費。拿到經費的戴笠照例會抽頭給警衛、司機、娘姨們一點好處,剩下的錢才留着自己花以及調查之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遠不是後來那麼權勢熏天。

轉機出現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冬天,重掌兵權的唐生智宣布反蔣,戴笠奉命潛入河南進行策反活動,他首先拉攏了唐軍總司令部軍警稽查處長、黃埔二期生周偉龍,并通過他收買和串聯了一批唐部軍官,造成唐生智所部分崩離析,進而在中央軍的武力攻擊下很快土崩瓦解,唐生智被迫通電下野。而完成任務的戴笠受到重獎,同時晉升中校聯絡參謀,成為總司令部的後起之秀。

從此戴笠的分量明顯加重,中原大戰期間負責瓦解西北軍,成功收買石友三等人倒戈,再單獨負責張學良東北軍的對接工作,開始獨當一面。

戴笠初期并不起眼,但僅用四年便成為“特務處”首腦

石友三

民國十九年(1930年)末成立第一個特務組織調查通訊小組,建立所謂的“十人團”,開始與中統特務機關的前身“黨調處”分庭抗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複興社成立,戴笠在胡宗南的力薦下出任特務處長,力壓黃埔二期的鄭介民,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再兼南昌行營調查科長。

也就是說,從民國十七年(1928年)正式從事特務工作開始,戴笠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就成為軍統前身“特務處”的老大,完成了從“小癟三”到令人談虎色變的特務頭子之逆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成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老軍統)二處少将處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成為新成立的軍統局副局長,從上尉混到少将,也僅僅用了九年光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