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嗎?千萬别再自以為是毀了孩子

在我們同僚忙着給自己買買買的時候,大林網購記錄卻全是和孩子相關的,比如孩子學習的筆記本、手機、iPad甚至是學習用品。

有的同僚發出質疑:“你給孩子買這麼多,還買得這麼貴合适嗎?孩子目前以學習為主,先随便買一點讓他能用就行,不用給他買這麼好的。”

大林聽了同僚們的這種建議,卻不屑一顧地說:“養孩子,我就要給他最好的,不然我拼死拼活上班打工是為了什麼?”

家長朋友們,千萬别再自以為是的對孩子好!把什麼最好的都給孩子,就很容易把孩子養壞!

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嗎?千萬别再自以為是毀了孩子

一、這樣是在培養“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家長不舍得吃好吃的,把自己認為好吃的專門的留下來,等孩子放學回來吃。

我們都能體諒這是家長的良苦用心,但是如果家長總是讓孩子這樣享有特權,很容易培養出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因為在孩子的的觀念裡,所有最好的都隻能他來享用,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下,孩子便會逐漸忽略别人感受,變得很難能換角度思考别人的想法,甚至到了最後,孩子也會變得自我為中心。

等出了學校,孩子踏進社會,自然也很難和别人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這樣就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學習和社交能力。

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嗎?千萬别再自以為是毀了孩子

二、寵溺讓孩子變得勢力,做什麼事都用金錢來評價和考量。

如果孩子從小穿的衣服都是最昂貴的,吃的東西是最好的,那長久以來給他形成了這種優越感,就會讓他慢慢滋生出扭曲的價值觀念。

随着孩子越來越長大,他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他們不僅很難吃苦,家長也很難跟得上孩子欲望的暴漲。

然而如果家長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那孩子心理自然也會産生落差。在這種落差下,孩子就會變得隻能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一切感情和事物。

漸漸地孩子容易變得和别人攀比,進而忽略内心和精神上的富足,成為一個愛攀比的傀儡。這樣的金錢觀念,孩子還是很容易妥協自己的原則。而且這樣掉在錢眼裡的人,自然平時的交往關系也很脆弱。

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嗎?千萬别再自以為是毀了孩子

三、忽略精神和情感上應有的富足,内心變得格外空虛和孤獨。

如果一個人格外注重物質的需求,那自然不管是學習還是感情的等級在他們心中都會在金錢之下。而且這樣的人面對的感情也是不真誠的,未來還有可能會因為這種脆弱的關系受到傷害。

其次,如果對于精神上欠缺追求,那總有一天孩子會因為物質生活不再能夠滿足自己而變得迷茫無措。等他們知道物質和金錢都是一場空,唯有感情和知識才能永恒這個道理之後,想必他們也會無比悔恨。

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嗎?千萬别再自以為是毀了孩子

是以比起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家長倒不如教會他們應該怎樣做一個精神富足的人。各位家長,“把自己最好的給孩子”對于這個觀點,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darling.children,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