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門課,很多家長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

#1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又有“龍生龍,鳳生鳳”之說,意思是講隻要父母是一個很優秀的人,那麼大機率自己的孩子也能和自己一樣優秀。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是這個意思,像很多名校畢業的“學霸”家長是不甘心孩子學習成績平庸的。但有時卻事與願違......

近日,一位媽媽分享自己育兒心得的視訊,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讨論。這位媽媽表示,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985”碩士,兒子從國小一年級開始,爸爸就基本每天陪他做功課、寫作業,結果現在到了高三了,成績還是毫無起色,爸爸甚至還因為輔導功課氣病了。

這門課,很多家長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

但其實這樣的例子并不在少數,并不是所有學霸父母都能教出學霸子女。

在遺傳學中,有一種智商遺傳叫做“均值回歸”,意思是父母的高智商不一定會全部遺傳給孩子,娃的智商會趨向于大衆水準。

是以,學會接受孩子的平凡,是很多家長可能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的課程。

#2

作家劉繼榮曾有一篇文章,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題目是《想成為路邊鼓掌的人》。

她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女兒的求學經曆。和很多孩子一樣,學習不高不低處于班級中遊,也沒有能拿出來炫耀的興趣愛好,劉繼榮很着急,也想盡了各種方法,但收效甚微,女兒成績毫無起色,最後不得不放棄。

這門課,很多家長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

但讓劉繼榮沒想到的是,在班級裡“我最喜歡的人”的活動投票中,她女兒因豁達、熱情、友善獲得班内同學的信任,幾乎全票當選。女兒告訴劉繼榮:

“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得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媽,我隻想做一個為英雄在路邊鼓掌的人。”

那一刻,劉繼榮忽然明白了。學習成績不好并不代表女兒一無是處,正相反,她在其他方面是非常優秀的,她收獲了班内這麼多同學的愛戴。隻是自己總局限于成績分數的泥濘中無法自拔,認為隻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是英雄,殊不知女兒早已找到屬于她的一片天。

這門課,很多家長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

#3

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心裡最難過的“坎”。

優秀的家長必然是希望孩子也足夠優秀,這樣的想法和要求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按照家長的想法去成長,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

這門課,很多家長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

家長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一切的教育都要從孩子本身出發,家長隻能作為引導者去引領孩子前進。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一、父母跟着孩子一起成長進步

學生在人生之路上會經曆很多的變化,家長也應該随之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能“一招走天下”。

二、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互相了解

父母了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孩子要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是以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關系的好壞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三、不強加給孩子自己的想法

作為家長,不管自己是否優秀,都不能夠将想法強加給孩子,從孩子的發展需求出發,父母從旁引導和糾正,不要弄混了主次之分,學生為主,家長為輔,雙方共同努力才會進步飛速。

這門課,很多家長不想修,卻又不得不修

孩子是一朵慢慢開放的花,不能片面、單一的去評價他。

隻要孩子盡了最大的努力,即便孩子的成績、成長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滿意,我們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為他們設定未來。

允許孩子做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他們有着各自的閃光點,身心健康,幸福快樂。相信他們的人生,同樣可以大放異彩。

轉載請注明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小魚數學、故事聊等。

編輯:大福

校對:喬貝樂

稽核:漁樵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