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9歲成了“割臉人”,患者自述:若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吃槟榔

作者:惡性良性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自從做完口腔癌手術,劉軍就極少出家門了,他曾經拿起鏡子端詳過自己的面容:左臉下颌、左牙床和淋巴被切掉,萎縮的臉皮陷成拳頭大小的深坑,左眼因為神經壓迫,已經徹底失明。

如此怪異甚至可怖的形象,連自己看久了都會感到惡心,更别說他人看見了會怎樣的嫌棄與害怕。

“都是槟榔害的!如果人生能重來,打死我也不碰槟榔了。”

一、嚼槟榔嚼出口腔癌

2015年,26歲的劉軍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中,出于好奇與朋友的“好意”,第一次接觸到了槟榔,“當時嚼了兩三個,味道其實一般,但嚼完感覺神清氣爽,有點刺激有點興奮。”從那以後,劉軍就好像有了瘾似的,一天不嚼槟榔就覺得難受,在家外出都得備上幾包。

29歲成了“割臉人”,患者自述:若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吃槟榔

2018年,劉軍發現自己嘴裡好像長了白色斑塊,舌頭舔一舔,還有點粗糙,但他以為是口腔潰瘍,并沒有多管。然而,随着嘴裡白斑越長越大,劉軍吃東西似乎也越來越困難,以前一口能咬掉大半個蘋果,如今嘴巴卻張不開,好像被什麼東西牽扯住了一樣。劉軍嘗試過吃消炎藥來緩解,但毫無作用。最終,嘴巴張不開了,劉軍才急匆匆趕到口腔醫院就診。

醫生經過檢查發現,劉軍嘴裡本應該是淺粉色柔軟的雙側頰黏膜及上腭黏膜,如今已變成了非常堅硬的白色斑塊,病變了的口腔黏膜組織失去柔韌性,限制了劉軍張口運動的幅度。

後醫生切取了劉軍口頰部的部分黏膜組織到病理科檢查,而幾天後病理診斷結果顯示為:口腔黏膜鱗狀細胞癌。

面對劉軍的不解,醫生解釋道:“你這樣的病人我見得不少了,好幾個跟你一樣,槟榔上瘾,一嚼就停不下來,怎麼勸也沒用,認為是危言聳聽。等張不開嘴了才來醫院,我們也很無奈。”

29歲成了“割臉人”,患者自述:若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吃槟榔

二、命和臉,隻能選一個

“現在的情況有兩個選擇,一是手術,切除病變的部分,但是你的情況比較複雜,缺損面積比較大,要切除、清掃的部分比較廣,可能需要從雙下巴或大腿上取皮瓣移植,當然,這對你的容貌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選擇不手術,保守治療,生存期我們沒辦法保證,後期你可能也會比較痛苦。”醫生雖然提供了2個選項,但對于劉軍來說,等于沒有選擇:“沒臉總比沒命好,誰都會選擇手術的。”

就這樣,29歲的劉軍靠手術撿回一條命,但同時也成了一名“割臉人”。出院回到家的那一天,鄰居聽到動靜過來串門,看到劉軍時被吓了一跳,沒忍住大叫了一聲。劉軍“沒臉”見人,慌忙地躲進了房間裡。

三、槟榔,正在制造100萬“割臉人”

“槟榔加煙,法力無邊;槟榔配酒,永垂不朽。”雖然是誇張的說法,但卻形象地描述了槟榔給嚼食者帶來的“爽”。

槟榔中含有槟榔堿和槟榔次堿,這些生物堿通過頰粘膜快速吸收入血,能夠刺激毒蕈堿(M) 受體,産生副交感神經興奮效應,讓人5分鐘内産生欣快、愉悅、放松、提神的感覺,成為了一些人緩解疲勞、應對壓力、放松心情的方式,因而讓人欲罷不能。

不同于在普通群衆中的“神仙果”地位,槟榔在醫界其實早已“臭名昭著”,它與口腔病變、口腔癌的關系十分密切,被認為是“毒果”。早在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發表報告,認定槟榔為一級緻癌物。

槟榔所含的槟榔堿雖然有提神作用,但同時也會促使膠原纖維沉積,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性病變。口腔黏膜纖維化後,會使患者的舌頭、口腔黏膜硬化,導緻張口困難、舌頭伸不出來,口腔出現潰瘍、白斑,非常痛苦。同時,口腔黏膜纖維性病變也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久拖不治容易轉化為口腔癌。

除此之外,槟榔萃取物還可能活化癌基因,使基因産生突變,大大增加口腔癌的發病幾率。

29歲成了“割臉人”,患者自述:若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吃槟榔

因嚼食槟榔患癌的“割臉人”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一項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接診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患者1119例;2017年,接診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患者1489例,這些患者年齡集中在20歲~30歲,最年輕的患者才16歲,都有嚼食槟榔的習慣,而從咀嚼槟榔到發病,最短的不過才兩三個月。

另外,一篇刊登在《中國牙科研究雜志》上的論文指出,在湖南省長沙市的5家醫院中,2005年口腔癌發病人數僅為305例,2016年就增加到了2108例。其中,2016年的口腔癌患者中有1803人經常嚼槟榔。

一旦患上口腔癌,手術是治療的首選方法。一般在切除口腔惡性良性腫瘤、清掃淋巴結後,醫生會分别從患者的雙下巴和大腿上取出帶血管的組織,修補在殘缺的舌頭和口腔裡,運用顯微鏡将血管吻合,保證皮瓣成活,重新恢複口腔黏膜的完整。修複後,雖然患者可以恢複語言、咀嚼和吞咽功能,但由于口腔癌手術影響整個面部,患者很可能出現切掉半張臉的恐怖後遺症。

29歲成了“割臉人”,患者自述:若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吃槟榔

口腔癌術後患者

四、不吃槟榔,你能做到嗎?

除了可能導緻口腔癌,研究顯示,長期咀嚼槟榔可提高食管癌、肝癌、肝硬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慢性腎髒疾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甚至是直接影響。而槟榔的成瘾性還可能會導緻不良妊娠、貧血及急性重症哮喘的發生。

其實,槟榔在土耳其、澳洲等國已被列為”毒品”。新加坡、阿聯酋、加拿大、泰國等國家也都相繼禁止銷售和進口槟榔。

而2021年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釋出通知,表示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槟榔及其制品。

29歲成了“割臉人”,患者自述:若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吃槟榔

不過,雖然明令禁止廣告,但是槟榔并未完全被打擊,生活中還是可以随意買到,而如果繼續忽視槟榔的危害,仍然毫無顧忌地嚼食,造成的傷害将是無可挽回的。

一篇刊登于《中國牙科研究雜志》的論文《預測槟榔在中國誘發口腔癌人數及産生的醫療負擔》指出,到2030年,湖南與槟榔相關的口腔癌患者将累計超過30萬,在全國則可能超過100萬,而他們很可能成為一下個”割臉人“。

面對如此情形,堅決不吃槟榔是對大衆最為簡單的一項要求,你能做到嗎?

參考資料:

[1]《槟榔産業引發健康關注 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槟榔說“不”》.勞工日報.2019-03-31

[2]《槟榔這種“毒品”,到底害了多少人?》.騰訊醫典.2021-10-08

[3]邵小鈞,席慶.食用槟榔及其與口腔癌間的關系[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5,42(06):668-67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