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媒曝上汽大衆朗逸減配,經銷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鍋。官方回應:正在調查

近日,央廣網在微網誌上爆料,有一部分車主投訴自己購買的上汽大衆汽車遭遇莫名其妙的減配。從曝光的資訊來看,大家目前投訴的車型集中在上汽大衆2021款朗逸這款車型上。

央媒曝上汽大衆朗逸減配,經銷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鍋。官方回應:正在調查

據悉,上汽大衆朗逸在2021全年銷量高達43.2萬輛,在所有國内轎車排行榜中位居第二,銷量成績單不得不說非常優秀,但在這個光鮮亮麗的資料背後依然難逃“減配”帶來的輿論風波。

更有意思的是,在遭到這些車主的投訴後,相關品牌經銷商多以“缺芯”、“不屬于品質問題”等理由拒絕為車主解決問題,這讓車主難以接受。對此,上汽大衆品牌官方回應是:正在調查。

衆所周知,“缺芯”已經對全球汽車生産造成了巨大阻礙,但這到底能不能成為經銷商對于減配車甩鍋的理由呢?這其中是否存在消費者欺詐嫌疑?

01

車主投訴:減配連油耗都看不了!

據悉,去年9月,河南商丘以為黃姓車主購買了一輛2021款280 TSI DSG舒适版朗逸新車,但新車開了不到半年,就出現各種故障,其中儀表盤黑屏就出現了8次,有5次出現在高速路上,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其行車安全。

之後,經過黃先生檢查,發現這輛車的車機系統居然被“減配”了,明顯與之前上汽大衆官方宣傳的支援智慧車聯系統的功能不符,而所謂的通過上汽大衆超級APP連結CarPlay等功能也全部被閹割掉了,之後發帖投訴到了“車質網”。

央媒曝上汽大衆朗逸減配,經銷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鍋。官方回應:正在調查

在發現問題之後,這位黃先生主動聯系了售車的經銷商,結果相關門店的從業人員表示可以幫助黃先生解決液晶黑屏的問題,但更換原廠主機的訴求對他們來說無能為力。

經過媒體之後的調查發現,出現這一問題的不止黃先生一人。據不完全統計,有多達40位上汽大衆朗逸車主出現了相同的“減配”問題。

其中有一位女車主稱,自己的上汽大衆朗逸減配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除了Carplay無法使用,就連最常見的油耗和公裡數等資料都無法檢視,在她把問題和經銷商反映之後,對方表示:“主機廠供貨隻給了兩個批次,一批有車聯網另一批沒有”。

不過這位女士在檢視官網後發現與宣傳中不符,官網宣傳的是有車聯網系統,但并沒有提到區分兩個不同的批次。而當她再次找到經銷商為全市,對方則是用“缺芯”、“不屬于品質問題”等理由搪塞。

對此,相關法律行業人士表示:官網宣傳有的功能實際傳遞時就應該具備,否則對購買人來說就屬于欺詐行為。如果真的存在相關欺詐行為,經營者要承擔賠償責任。就算是客觀存在“缺芯”這類不可抗力,如果實作沒有和車主溝通,也是存在欺詐嫌疑的。

02

想早提車,就要接受缺芯和減配

自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車用晶片就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态。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品牌,都難以逃脫“缺芯”的魔爪。

舉個例子來說吧,由于受到晶片緊缺問題的影響,寶馬目前已取消了旗下部分車型的觸摸屏功能。涉及的車輛包含3系、4系轎跑車/敞篷車/Gran Coupe(除了 i4)、Z4 以及X5、X6 和X7 SUV等車型。

央媒曝上汽大衆朗逸減配,經銷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鍋。官方回應:正在調查

受影響的使用者如果想要操作中控屏就隻能通過語音識别或者是iDrive控制器來操作,而這些車主将會獲得價值500美元的積分補償,使用者可在寶馬手機App中直接消費。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缺芯問題始終未能緩解,新車供需關系嚴重失衡,寶馬此次取消觸屏功能也是權衡之後的無奈之舉,用“閹割”來換“傳遞”可能是損失最小的一種辦法吧。

針對此事,寶馬方面回應稱:“這項決定是全行業供應鍊問題的結果這些問題正在影響全世界的汽車制造并導緻一些功能或選項可能性受限。”

當然,對于使用者來講顯然還是通過觸摸操作更為友善一些,但如果着急提車的話就隻能選擇中控屏不支援觸摸功能的版本。

目前,缺芯問題已導緻大部分汽車主機廠出現了傳遞問題,曾有行業專家預測,缺芯問題在短期内影響整車企業的産能、銷量以及利潤;而從長期來看,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包括政府部門将會重新思考汽車晶片的産業鍊布局問題,進而影響汽車晶片的産業鍊重新分布。

03

用減配應對缺芯,消費者買賬?

實際上,除了寶馬這樣的傳統車企外,新能源車企同樣也受到了缺芯的影響。

比如去年小鵬汽車為剛開始傳遞的P5采取了先傳遞後補裝雷達的方案,并計劃在2022年3月底開始分批啟動雷達補裝。也由此,小鵬汽車成為繼理想之後,第二個提出“先提車後補裝雷達”方案的汽車企業。

這樣的“後打更新檔”的做法是否合理呢?

相關行業專家表示,雖然剛開始交到消費者手中的是一輛減配車輛,但在補裝後最終會恢複到‘未減配’的狀态,是以這可以視為應對‘缺芯’的方法之一,并非偷工減料,侵害消費者權益。

但作為消費者來說,錢先付了但卻沒有及時兌現相應的配,心裡肯定不會好受。之前在行業内一項“如何看待車企‘減配’應對缺芯”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1500多人中,有接近一半的參與者并不認可車企的這一做法。

其中有一些汽車消費者表示,對于先交後補的“減配”産品存有諸多顧慮。尤其是看車企減配的是什麼功能,如果是一些并不實用的,例如後排娛樂系統等,車主是可以接受“後補”的,但如果是涉及一些安全性配置減配,消費者對此就會有很大的情緒。

總體來說,在汽車配套行業的缺芯大背景下,車企和經銷商的日子都不好過,上汽大衆朗逸減配也隻是衆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文内所有圖檔來自于網絡

點贊+在看

分享給更多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