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央媒曝上汽大众朗逸减配,经销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锅。官方回应:正在调查

近日,央广网在微博上爆料,有一部分车主投诉自己购买的上汽大众汽车遭遇莫名其妙的减配。从曝光的信息来看,大家目前投诉的车型集中在上汽大众2021款朗逸这款车型上。

央媒曝上汽大众朗逸减配,经销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锅。官方回应:正在调查

据悉,上汽大众朗逸在2021全年销量高达43.2万辆,在所有国内轿车排行榜中位居第二,销量成绩单不得不说非常优秀,但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依然难逃“减配”带来的舆论风波。

更有意思的是,在遭到这些车主的投诉后,相关品牌经销商多以“缺芯”、“不属于质量问题”等理由拒绝为车主解决问题,这让车主难以接受。对此,上汽大众品牌官方回应是:正在调查。

众所周知,“缺芯”已经对全球汽车生产造成了巨大阻碍,但这到底能不能成为经销商对于减配车甩锅的理由呢?这其中是否存在消费者欺诈嫌疑?

01

车主投诉:减配连油耗都看不了!

据悉,去年9月,河南商丘以为黄姓车主购买了一辆2021款280 TSI DSG舒适版朗逸新车,但新车开了不到半年,就出现各种故障,其中仪表盘黑屏就出现了8次,有5次出现在高速路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其行车安全。

之后,经过黄先生检查,发现这辆车的车机系统居然被“减配”了,明显与之前上汽大众官方宣传的支持智慧车联系统的功能不符,而所谓的通过上汽大众超级APP链接CarPlay等功能也全部被阉割掉了,之后发帖投诉到了“车质网”。

央媒曝上汽大众朗逸减配,经销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锅。官方回应:正在调查

在发现问题之后,这位黄先生主动联系了售车的经销商,结果相关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帮助黄先生解决液晶黑屏的问题,但更换原厂主机的诉求对他们来说无能为力。

经过媒体之后的调查发现,出现这一问题的不止黄先生一人。据不完全统计,有多达40位上汽大众朗逸车主出现了相同的“减配”问题。

其中有一位女车主称,自己的上汽大众朗逸减配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除了Carplay无法使用,就连最常见的油耗和公里数等数据都无法查看,在她把问题和经销商反映之后,对方表示:“主机厂供货只给了两个批次,一批有车联网另一批没有”。

不过这位女士在查看官网后发现与宣传中不符,官网宣传的是有车联网系统,但并没有提到区分两个不同的批次。而当她再次找到经销商为全市,对方则是用“缺芯”、“不属于质量问题”等理由搪塞。

对此,相关法律行业人士表示:官网宣传有的功能实际交付时就应该具备,否则对购买人来说就属于欺诈行为。如果真的存在相关欺诈行为,经营者要承担赔偿责任。就算是客观存在“缺芯”这类不可抗力,如果实现没有和车主沟通,也是存在欺诈嫌疑的。

02

想早提车,就要接受缺芯和减配

自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车用芯片就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品牌,都难以逃脱“缺芯”的魔爪。

举个例子来说吧,由于受到芯片紧缺问题的影响,宝马目前已取消了旗下部分车型的触摸屏功能。涉及的车辆包含3系、4系轿跑车/敞篷车/Gran Coupe(除了 i4)、Z4 以及X5、X6 和X7 SUV等车型。

央媒曝上汽大众朗逸减配,经销商以“缺芯”等理由甩锅。官方回应:正在调查

受影响的用户如果想要操作中控屏就只能通过语音识别或者是iDrive控制器来操作,而这些车主将会获得价值500美元的积分补偿,用户可在宝马手机App中直接消费。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缺芯问题始终未能缓解,新车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宝马此次取消触屏功能也是权衡之后的无奈之举,用“阉割”来换“交付”可能是损失最小的一种办法吧。

针对此事,宝马方面回应称:“这项决定是全行业供应链问题的结果这些问题正在影响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并导致一些功能或选项可能性受限。”

当然,对于用户来讲显然还是通过触摸操作更为方便一些,但如果着急提车的话就只能选择中控屏不支持触摸功能的版本。

目前,缺芯问题已导致大部分汽车主机厂出现了交付问题,曾有行业专家预测,缺芯问题在短期内影响整车企业的产能、销量以及利润;而从长期来看,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包括政府部门将会重新思考汽车芯片的产业链布局问题,从而影响汽车芯片的产业链重新分布。

03

用减配应对缺芯,消费者买账?

实际上,除了宝马这样的传统车企外,新能源车企同样也受到了缺芯的影响。

比如去年小鹏汽车为刚开始交付的P5采取了先交付后补装雷达的方案,并计划在2022年3月底开始分批启动雷达补装。也由此,小鹏汽车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个提出“先提车后补装雷达”方案的汽车企业。

这样的“后打补丁”的做法是否合理呢?

相关行业专家表示,虽然刚开始交到消费者手中的是一辆减配车辆,但在补装后最终会恢复到‘未减配’的状态,因此这可以视为应对‘缺芯’的方法之一,并非偷工减料,侵害消费者权益。

但作为消费者来说,钱先付了但却没有及时兑现相应的配,心里肯定不会好受。之前在行业内一项“如何看待车企‘减配’应对缺芯”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500多人中,有接近一半的参与者并不认可车企的这一做法。

其中有一些汽车消费者表示,对于先交后补的“减配”产品存有诸多顾虑。尤其是看车企减配的是什么功能,如果是一些并不实用的,例如后排娱乐系统等,车主是可以接受“后补”的,但如果是涉及一些安全性配置减配,消费者对此就会有很大的情绪。

总体来说,在汽车配套行业的缺芯大背景下,车企和经销商的日子都不好过,上汽大众朗逸减配也只是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文内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赞+在看

分享给更多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