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讓他調離軍隊,錯過少将軍銜,最後他為何感激粟裕?

1955年授銜時,國家規定那些已經離開軍隊,在其它崗位任職的進階幹部,不參加授銜。第33軍的政委韓念龍,以他的資曆和對國家所做的貢獻,完全可以被授予少将軍銜。但在一次談判中,粟裕發現了他的外交才能,把他調到了外交部,使他遺憾錯過少将軍銜,剛開始他覺得自己沒經驗幹不好,但讓沒想到的是在從事外交事業的幾十年裡,他的人生創造了新的輝煌,做出了比打仗還突出的貢獻。

粟裕讓他調離軍隊,錯過少将軍銜,最後他為何感激粟裕?

1910年,韓念龍出生在貴州仁懷,從小就立志為祖國的革命事業奮鬥終生,1929年,他帶着200塊大洋來上海中國公學求學,在學校期間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救亡運動,因為優異的表現受到組織的注意。

他的原名叫蔡仁元,在上海地下工作中頗有名氣,很多人管他叫“老蔡”,在大陸著名戲劇家夏衍的回憶錄中,他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可見當時他的影響力比較大。

加入我黨後,他在上海組織和上司了6萬人的上海反日大罷工,為促進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場影響巨大的運動,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肯定,毛主席還親自發文進行鼓勵。

粟裕讓他調離軍隊,錯過少将軍銜,最後他為何感激粟裕?

随着抗日形勢逐漸惡化,韓念龍覺得光靠勞工運動無法拯救國家,于是在1938年,他加入了上海崇明島的抗日遊擊隊,在之後的軍旅生涯中,他先後擔任新四軍一師三旅九團政治部主任,四軍蘇浙軍區三縱八支隊政委,華中野戰軍八縱政治部主任,華野三十三軍政委等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位于高郵的日軍依然選擇負隅頑抗,為了讓日軍盡快投降,粟裕果斷下令讓新四軍對高郵的日軍展開攻勢,隻用了半天時間,就攻下了高郵,日軍大佐看到大勢已去,選擇了投降,但是要求要親自見我軍最高談判代表,進行談判。

新四軍總部選擇了韓念龍為代表進行談判,在談判桌上,日軍大佐盛氣淩人,面目鐵青,用狂傲的口氣對韓念龍說:“我要見你們最高談判代表。”韓念龍并沒有被日軍大佐的氣勢所吓倒,而是目光淩厲地看着他,正色道:“我就是最高代表。”

粟裕讓他調離軍隊,錯過少将軍銜,最後他為何感激粟裕?

日軍大佐見韓念龍态度強硬,不再那麼嚣張,語調平和地說:“我們所有的物資和裝備都可以交給貴軍,但是有一個條件,我們随身攜帶的武器不能交出去,因為在路上我們還要用它保衛安全。“

韓念龍怎麼可能上他的當,嚴厲地告訴日軍大佐:"你們要想安全地撤離,就必須無條件投降,其他任何條件都不行。“韓念龍的話,徹底掐滅了日軍氣焰,日軍大佐開始畢恭畢敬,賠笑地開始了下面的談判。

當時粟裕化裝成了一個普通老百姓觀看了全過程,對韓念龍出色的談判才能十分欣賞。

粟裕讓他調離軍隊,錯過少将軍銜,最後他為何感激粟裕?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外交部也不例外,在粟裕的舉薦下,韓念龍突然被調到了外交部,剛開始的時候,韓念龍心裡沒底,找到了陳毅,希望他換個人,陳老總一聽火氣就上來了,對他說:"軍人要服從指令,不會可以學習,你是軍人,這些道理你應該懂吧。“韓念龍看陳毅生氣了,就打消了自己後退的念頭。

在到外交部任職後,韓念龍的外交天賦很快就展現出來,他擔任過多國的中國駐外大使,在崗位上處理了很多棘手的事情,後來他在中越談判和中美邦交正常化這兩大重大曆史事件中做出突出貢獻,尤其是中美邦交正常化,為之後中國的和平發展和崛起打下深厚基礎,雖然錯過少将軍銜,但韓念龍的這些貢獻比他在軍隊打仗的貢獻還要大,他後來非常感激粟裕的決定,如果不是他就沒有後來的自己。

2000年,韓念龍逝世,享年90歲,他的外交生涯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