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幾封國小生的“絕交書”火了
“我結婚你别來,你的葬禮我也不參加!”
“咱絕交吧!什麼愛與希望,都拉倒吧!”
“xxx與xxx在此絕交!”
這些内容讓網友感慨: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還有網友表示:内容過于可愛,有些還壓上了手印,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小孩子的絕交才這麼大張旗鼓,成年人都是默不作聲的疏離。
那麼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沖突”
作為家長該插手嗎?
有網友表示:
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
不過分參與
家長過度介入孩子間的沖突會導緻
哪些問題呢?
·孩子越來越膽小
·孩子學會推卸責任
·孩子越來越不合群
沖突發生時
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關于孩子的社交問題,父母要記住,幫助孩子應對社交問題的總原則是,父母應該作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判斷這是孩子間的“正常沖突”還是受欺負
·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對方或實施懲罰
·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巧妙與對方父母溝通,鼓勵孩子正常交往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間常發生争吵和糾紛,就限制孩子與同伴交往,要創造條件,鼓勵孩子與人交往,讓孩子在沖突和糾紛中獲得體驗,增長與人交往的經驗。
沖突如果更新
家長應該怎麼做
雖然大多數情況不提倡家長插手,但不等于所有事情,家長就該坐視不管。有些情況下,孩子之間的沖突,是需要家長了解、參與,并幫助孩子協調解決的。例如,孩子面臨危險,或是和同學之間的沖突長期得不到解決時,就需要家長助力了。
如果一定需要介入,也要記住放寬心态,抱着協助的态度,而不是主動地替代幫辦。介入期間,家長們要注意:
在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後,予以接納,不要馬上批判對錯,也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等孩子的情緒緩和後,再和他/她一起讨論怎麼處理,或者下次再遇到同樣的事情該怎麼做。
每個孩子都很有生存智慧,遇到問題,他們會積極地想辦法,如果我們急切地幹涉,反倒是對孩子成長機會的剝奪。
不打破孩子的相處規則,不直面孩子間的沖突,給孩子自我處理的空間,在适當的時候引導孩子、做他/她的安全基地,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
發生過沖突嗎?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的你
是怎麼處理的呢?
掌上春城綜合整理
來源:中國教育報、央視網、潇湘晨報、濱州網、網友評論等
責編:楊芮
編審:沙蘭梅
終審:錢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