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孩子”還是“慣孩子”?把握好這三點,孩子才能更優秀

周末去吃飯,鄰座兩個孩子一會大聲喊叫,一會跑來跑去,媽媽則坐在一旁刷手機,對孩子的行為不加制止。

中國有句俗話,叫“慣子如殺子”。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可是這個愛如果變成了溺愛,對孩子則有百害而無一利。作為父母,如何做到愛孩子又不溺愛,這個度其實并不好把握。

“管孩子”還是“慣孩子”?把握好這三點,孩子才能更優秀

其實,愛和溺愛之間隔着一個詞,叫“規則”。隻有規則=無愛,隻有愛=溺愛,有愛有規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家長可以愛孩子,也可以尊重、贊美、滿足孩子,但是同時要給孩子建立規則。用規則來限制孩子,讓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成長,就像通過修剪枝葉讓小樹長得更挺拔一樣。

其實,我國傳統教育理念就一直提倡對孩子的愛要有規則,古時候,家裡都有家規,每個孩子都要遵守,犯了就要挨罰。孩子從小就被教育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我國也一直非常注重禮教。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尊敬長輩,有禮有節。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不僅很有禮貌教養,更重要的是,孩子不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目無尊長毫無敬畏心。

“管孩子”還是“慣孩子”?把握好這三點,孩子才能更優秀

孩子沒有敬畏心是非常可怕的。孩子心中沒有敬畏,就會對任何人和事物都沒有尊重和顧及。長大後,孩子很有可能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甚至違法亂紀。是以,從小教導孩子有敬畏之心,是從觀念上去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

然而,凡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樣在家中建立規則,并有效的執行呢?在這裡,給大家三點建議:

1.規則的制定要合情合理,要與孩子的發展相符合,而不是父母一時沖動的決定。

很多父母并沒有想過制訂什麼樣的規則适合自己的孩子,隻是在看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臨時起意。比如父母看到孩子因為看電視沒寫作業,就大發雷霆,宣布今後再也不許看電視。這樣給孩子的感覺是,看電視并沒有錯,隻是爸爸媽媽不喜歡我看電視。孩子不會正确了解制定這個規則是為了他好。何況有時候,臨時起意制定的規則也不合理,會引起孩子的不滿。

2.在執行規則時,要溫和而堅定,一不要帶情緒,二不要不堅定。

當父母帶着情緒來管教孩子的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情緒,并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父母的壞情緒還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相反,父母溫和的告訴孩子規則,表明自己的立場時,孩子就不會覺得父母是在亂發脾氣,而是這件事真的不能做。

“管孩子”還是“慣孩子”?把握好這三點,孩子才能更優秀

另外,制定好的規則,就要堅定的執行。很多父母總是妥協,導緻制定的規則根本無法發揮作用。比如規定玩完玩具要收起來,結果有一天看到玩具沒收,就大發雷霆把孩子罵一頓。過幾天又遇到一次,結果父母心情很好,就不管了。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讓孩子覺得規則可遵守可不遵守,完全看父母心情。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察言觀色,而不是遵守規則。

3.在孩子犯錯時,盡量讓孩子承擔事情的自然後果,而不是父母的懲罰。

很多時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事情的自然後果,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該吃飯的時候孩子在玩,不想吃,就溫和的告訴他,過了吃飯的時間就沒飯吃了,隻能等到下一頓,然後讓他餓到下一頓。他嘗到了挨餓的滋味,就知道按時吃飯了。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是一種偉大的付出,更是一種責任。隻愛不管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溺愛是帶砒霜的蜂蜜,會毀了孩子的未來。希望每一對父母都能學會如何管孩子,而不是隻會慣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