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如果有人問,孩子最像什麼?

答案很多,像寶貝,像心肝,像甜蜜餞兒。

但我覺得,孩子最像一面鏡子,一面反射自己、認清自己的鏡子。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孩子的眉眼像極了父母,孩子的神态表情也随父母。我們可以清晰地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好的自己,易怒的自己,暴躁的自己。

孩子問題的三大難,飲食、生病和情緒。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情緒問題将會成為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部分。

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是解開自己的心結,處理自己的問題。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纾解情緒的“标”

性格沒有好壞,情緒也沒有好壞。隻是會有不同的心情,小孩和大人一樣,不是天天都開心,也會生氣、會沮喪、會發脾氣。

有情緒很正常,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七情六欲,都會開心高興,也會暴躁發脾氣。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重要的是怎麼控制情緒和緩解情緒。

當幼兒發脾氣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共情和接納。大人常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是,不了解孩子的情緒,阻止孩子表現情緒。

當孩子搭好的積木不小心坍塌時,當孩子撿到的小石頭被丢掉時,都會引來孩子情緒的爆發。

家長要做的就是将自己代入孩子的世界,想想自己辛苦起草半天的材料還沒儲存,電腦突然當機了,想想自己好容易收集的手辦找不到了,同樣會崩潰。

是以,面對孩子的情緒,首先要做的就是共情,充分了解和接納,然後才是引導孩子轉念,幫助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也逐漸複雜,變成了對考試成績的不滿意,或是同學相處之間的小沖突等等。

孩子情緒問題的處理難度又上了一個台階。

但根本宗旨是一樣的,都必須是先共情,再轉念解決問題。

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纾解情緒的“本”

我們看孩子發洩情緒,其實是像照鏡子一樣的,引起孩子情緒的點,還有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都是從父母身上模仿的,從孩子身上,很容易追溯到情緒的源頭。

面對孩子的情緒,家長很容易失控。

當你辛苦一天回家的時候,孩子還在因為一件你認為的小事大發脾氣,當你累到想睡覺的時候,家中的兩個小祖宗卻還在吵架,百分之八十的家長大概會希望孩子立刻閉嘴,沒有任何耐心再共情,再安撫。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問題而發脾氣的時候,你會看到孩子的脾氣會反彈,他會按照你的爆發模式爆發給你看,你仿佛會看到一個迷你版的你在發脾氣。

對于二胎家庭來說,當你對老大發脾氣時,老大會按照你的樣子,發脾氣給老二看,老二也會模仿着老大來發脾氣,進而引起惡性循環。

當你耐心的教育老大時,老大會按照這種方式去教育老二。語氣神态也會一樣。

是以,管理情緒的根本在我們自身,隻有我們從源頭治理自己的情緒,全家的情緒問題都會不治而愈。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治愈自己

首先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追求完美、樂于比較是大部分的通病,當看到别的家長睿智能幹,又能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時候,沒有人不會羨慕,尤其是當自己對孩子束手無策發脾氣的時候,常常會覺得沮喪、無望。仔細剖析,我們對孩子、對家人的失望,歸根結底是對自己的失望,失望為什麼解決不了問題,為什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是以,我們隻有放下“完美”這個執念,才能保持一顆平衡的心态。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許我們做得不那麼好,但我們已經在用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在愛孩子。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接納自己。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幾乎每個人在兒時都受過傷,如果沒有治愈,這些創傷就會阻止我們以真正希望的方式養育我們的孩子、滋養我們的家庭。當孩子激怒我們的時候,當配偶惹我們生氣的時候,正是我們遭遇心理障礙的時候,每當家人按下我們的情緒按鈕,他們隻是在提醒我們童年時期沒有解決的問題。

接受自己,同樣要接受自己的童年,接受我們不完美的原生家庭。

更重要的是,找到我們的情緒按鈕,查找到那個會觸碰到我們敏感神經的問題。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情緒并不是由激發事件引起的,而是由不正确的認知和評價産生的錯誤信念直接引起的。】

堵不如疏,如果能發現自己的情緒按鈕,那麼就可以引導自己改變不合理的信念和認知。正常的壓力不是壞事,對事情的合理安排也是正确的。

當你解開心結的時候,你隻要多放手就好,相信自己的孩子,也相信自己的家人。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治愈技巧

當然,還有很多技巧來處理。

一種方法是避開特殊情景,回避情緒按鈕被觸動。提前和家人溝通,比如說我不喜歡被埋怨,希望家人說話時注意這一點。

一種方法是緩解壓力。相同情境下,不同壓力水準會導緻不同的情緒反應。當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可以給自己放放假,刷刷手機,去跑步,去聚餐,總之讓自己放松。控制情緒三個步驟:停止、放下、深呼吸。

還有,不要強求改變别人,把希望别人改善的目标放在自己身上,看看是否合理,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那麼先提高自己吧。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關于夫妻關系,我最近新學到的一點,每天都在心裡默念配偶的三個優點,多表揚、多鼓勵,夫妻關系會越來越好。

女性在家庭氛圍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當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全家都晴朗,當媽媽陰郁的時候,全家都陰天,當媽媽暴躁的時候,全家都打仗。

是以,我們盡可能地和自己和解,和原生家庭和解,讓媽媽心情好一點。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幼兒情緒繪本《生氣王子》《愛哭公主》《我變成噴火龍了》不僅僅适合小朋友讀,更适合家長來看,書中的家長或許就是一個個你我,有起床氣的家長,必定會有一個有起床氣的寶寶,是以,像書中一樣,我們一起閉上眼,放輕松,生氣按鈕關起來吧。

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怎麼辦?比起控制情緒,治愈自己更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