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1940年秋天,日軍進駐法屬印支北部,标志着東京當局醞釀已久,妄圖占領東南亞歐美殖民地的計劃正式付諸實行。

而日本決策層“南進”的沖動,恰恰是在大部分軍隊深陷中日戰争的泥潭時決定的。這一戰略将有可能引發與東南亞殖民當局的沖突,甚至與它們的宗主國發生戰争,這就意味着日本将面臨同時向多國開戰的局面。

即使承受與英美等國發生戰争沖突的巨大風險,也要悍然南進。究竟是什麼,讓日本做出了如此不明智的決定?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一、誰是向多國開戰的幕後推手

在二戰時期,能夠影響日本對外決策的有三方面,首當其沖的便是日本天皇。

自20世紀之後,日本天皇就通過各種手段,逐漸打破君主立憲制的限制,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在日本确定同時對多國開戰的決定過程中,天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天皇一直都很熱衷于将東南亞置于日本的勢力範圍,用他對親信的話來說,這是祖輩遺訓發揚光大的重要展現。

日本天皇認為軍政顧問們提出的向南方擴張的理由是合理的,相信在法屬印支等地建立基地及駐紮軍隊,将有助于推翻中國政府,結束在中國的戰争。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為此,天皇經常向日本内閣訓令,認為如果總是拖延這一計劃,那麼英美等國将會與中國攜起手來,對抗日本。

當德國在歐洲西線的戰事開始後,他便迫不及待地召見參謀總長和陸軍大臣,詢問他們是否有出兵荷屬東印度和法屬印支的計劃。正是天皇對軍事計劃的催問,最終促使文武大臣們作出了向東南亞進兵的決定。

其次是在明治時期被确定為最高行政機關的日本内閣,這标志着日本建立現代國家和官僚制度的開始。但從它誕生之日起便在傳統政治文化制約下走上了有别于歐美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日本内閣從來不由議會中多數黨出任,而是由天皇通過他的近臣奏薦,直接任命,是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議院内閣制。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這也意味着内閣的權力來源于天皇,而非議會。

是以日本内閣非但不能起到制約天皇的作用,反而要對天皇負責,要以服務天皇的大權為使命。但是作為名義上的最高行政機構,内閣在日本确定同時向多國開戰的“南進”政策,以及後來的對美開戰這一決策過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時任日本首相的近衛,在剛一上任時,就公布新一屆内閣的外交指導方針是“指導世界的變化,憑借自己的力量創造世界的新秩序”。

此外,為了強化首相權限,近衛十分積極推進“南進政策”,以一種主動的姿态,表達比軍部走得更遠的過度擴張計劃,以此來迎合天皇的喜好。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最後一個影響日本對外決策的原因,就是日本軍部。

日本帝國的軍隊從創立之初開始,就被明治政府賦予抵制歐洲勢力的滲透、伸張國家的安全利益和作為政府的重要工具、保證強制性法律實施的雙重使命。

日本軍部作為日本軍隊的指揮系統,更是天皇權力的具體執行者與捍衛者,權力十分巨大。

而且,日本軍部還在不同軍種之間和與宮廷、内閣、外務省、财閥等不同機構的官僚之間建立起軍政聯盟。

在這一聯盟中,日本軍部扮演着為國家安全提供專業化建議的角色,并憑借着軍部長官必須是現役制武官的規定,以及天皇至高無上權力的具體執行者這兩個優勢,成為了日本對外決策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在确定同時向多國開戰這一決策過程中,海軍主導了軍部的決策。長期以來,由于日本實行的是大陸政策,海軍一直都處于邊緣地位。但如果日本可以向東南亞發起進攻,那麼海軍勢必可以趁機提振權威和低落士氣,占據戰争的主導權。

是以海軍自始至終都在鼓吹“南進”政策,甚至喊出了“一賭對英美戰争也不辭”的口号。在天皇、内閣、軍部這三方力量的推動下,“南進”政策正式成為了日本決策層的共識,使日本走上了同時對多國開戰的瘋狂道路。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日本決策層這麼一緻地認為“南進”政策是正确的呢?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二、瘋狂背後的無奈與野心

衆所周知,由于中國軍民的堅決抵抗,日本在對華戰争中陷入僵局,本來預計三個月就能完成的戰事,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北方蘇聯的日益強大,更是讓日本認為,如果不能盡快結束對中國的戰事,正在“苦撐待變”的中國将會與國際社會形成強大的同盟。那将使日本在實作對華戰争目标的希望徹底化為泡影。

是以,日本決策層希望可以攻取東南亞地區,以此來切斷國際社會向中國的補給路線,令中國處于孤立無援的局面,隻能束手就擒。并且日本還可以在東南亞地區建立戰略物資供應基地,開辟第二條進攻路線,南北夾攻中國。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其次,東南亞地區的權力出現了真空。1939年,德國在歐洲掀起的對外侵略戰争,将英法軍隊牽制在對付德國上,無暇顧及它們在歐洲的殖民地。

法國和荷蘭在1940年的淪陷,更是使法屬印度支那和荷屬東印度群島,成為毫無保護而極易受到侵略的地區。

英國也在為防禦德國對其本土的攻擊而竭盡全力,自身難保被迫收縮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

作為西歐民主國家盟友的美國因援助英國等國,在1941年春季,将四分之一的艦隊部署到大西洋,使其在太平洋的力量更加薄弱。

最後,蘇聯為防備德國的進攻,減少了日本向南進攻時,遭到蘇聯從北方攻擊的危險。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這些事件大大出乎日本決策層的意料,在此之前,日本決策層對于英美的實力有着深深的顧忌,是以一緻同意“不介入歐戰”。

但是德國在歐洲取得的巨大勝利,英法等國的不堪一擊,令日本決策層産生了對德國軍事實力的迷信和焦慮情緒。

他們認為在如此強大的德國進攻下,英美蘇結成共同抗擊德國的聯盟不會堅持太久。日本征服亞洲的大好良機正在形成,但是如果德國迅速結束在歐洲的戰争,其勢必會接管英法荷等國在亞洲的殖民地,那将使日本失去完全占據亞洲的機會。

是以日本決策層迅速達成一緻,必須搶在德國結束戰争之前,攻取東南亞。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日本之是以如此迫切地想要征服東南亞這一“無主之地”,與當時“天賜良機”——日美通商航海條約的廢棄關系不小。這一條約的廢棄,令日本處于随時會被美國實施禁運的不利局面。

日本是資源極度匮乏的島國,如果美國對其實施禁運,日本的工業生産将陷入停滞,國力将迅速滑落,對外擴張也将難以為繼,而東南亞豐富的戰略資源,有助于幫助日本從即将到來的走投無路的境地中擺脫出來。

日本決策層樂觀地估計,僅荷屬東印度的巨港油田,每年的石油生産量,就已經可以達到470萬噸,隻要再增加一點産量,日本全年500萬噸的需求量便不足為慮。

此外,東南亞地區還擁有豐富的糧食、橡膠等資源,不僅可以使日本擴大自給自足的經濟圈,而且将徹底打破多年來對英美資源市場依賴的局面。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海軍方面負責政策起草的藤井茂,在決策會議上就聲稱:“隻要進駐了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地區,海軍就可以确确實實擁有大米、金屬、橡膠等資源。同時再向荷屬東印度施加壓力,這樣一來,荷印的态度就會有所好轉,想來石油也就自然搞到手了。”

綜上分析,日本決策層最終做出了攻取東南亞的決定。

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争的序幕。在此戰中,日本同時向30多個國家開戰,範圍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參戰人數超過六千萬。

但是在此戰中,日本非但沒能實作戰争目标,反而加快了敗亡速度。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三、日本的窮途末路

顯而易見,日本的“南進”政策隻能一時地緩解日本由于戰争造成的巨大消耗,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日本與反法西斯同盟之間的力量對比。

在太平洋戰争前期,美英等國的準備不足以及戰略上的忽視,日本搶占機會,取得了巨大的戰略成果。迅速占領了東南亞以及太平洋上衆多島嶼,其戰略物資的補給得到保障。

但就整個軸心國與同盟國而言,軸心國所能提供的不論是生産能力還是原料産量,都是無法與同盟國相提并論的。

加之日本同時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進行兩線作戰,戰争規模與日本自身國力極不對稱。伴随着日本“南進”的深入帶來的戰線拉長、兵力分散、更多的國家加入到與日本的戰争中,使得日本難以承受這個龐大的戰争機器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随着美日開戰,日本所要對抗的國家從一個中國發展成為整個反法西斯同盟,對手已經是數十個國家。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當時日本陸軍總兵力51個師團,其中本土2個師團,北韓2個師團,中國東北13個師團,中國本部22個師團,南方10個師團。日本剩餘可用于太平洋戰場的兵力,隻有其陸軍總兵力的五分之一,根本沒有辦法再增加兵力了。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後,日本通過突襲所取得的制海權與制空權喪失殆盡,太平洋戰場的形勢開始發生轉變。從此日軍在太平洋上屢遭敗績,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的“南進政策”徹底失敗。

二戰時,日本同時向多國開戰是什麼心态?它的底氣和動力是什麼?

日本在決定發動對外侵略戰争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最終的失敗結局。軍國主義者們的野心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以日本天皇為首的日本軍國主義集團策劃了一起起對外侵略戰争,最終更是瘋狂的同時對外開戰。他們選擇了用戰争解決發展問題,那麼勢必也将被戰争所毀滅。

文/樂宇

參考資料:

1、《日本軍國主義與太平洋戰争》,劉世龍

2、《論日本在二戰中的南進、北進戰略》,徐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