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日本翻譯官的口誤,美國投了兩枚原子彈,死傷60萬人

二戰結束前夕,日本還想拖延時間,做最後的掙紮,卻因為翻譯官的口誤,迎來了美國兩枚原子彈,死傷60萬人。

因日本翻譯官的口誤,美國投了兩枚原子彈,死傷60萬人

1945年,盡管二戰的主力軍德國已經宣布了無條件投降,但敗局已定的日本,内心依然不想投降,《波茨坦公告》發出後,當時的日本首相決定召開内閣會議,對這一公告進行讨論。

這場讨論非常激烈,大家意見參半,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接受投降的條件,及時止損,避免更大的損失;還有一部分認為,絕對不能投降,要死磕到底。

兩種意見僵持不下,可是首相鈴木貫太郎心裡非常清楚,長達14年的戰争,不但沒有啃下中國這塊硬骨頭,随着時間的加長,日本國内群眾也對戰争開始産生了懷疑。

再加上日本領土面積小,日本的财政也不能支援日本繼續死磕到底,說白了,就是日本已經到了内憂外患的時候,岌岌可危。

可盡管如此,《波茨坦公告》裡的條件,在他們看來,就和《開羅宣言》裡的沒什麼兩樣,鈴木貫太郎的意思是,想要暫不恢複,把這件事情拖一拖緩一緩,希望能夠再為日本争取一些利益。

因日本翻譯官的口誤,美國投了兩枚原子彈,死傷60萬人

日軍翻譯官了解到首相的意思之後,立即起草了回應的檔案,并釋出出來,可是吧,這位翻譯官太馬虎了!竟然把鈴木“暫不予回複”的意思,給翻譯成了“完全忽視”!

這下,美國當局徹底被激怒了,既然大家好商量你不接受,那就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讓你認清現實吧!美國立即行動,在同年8月6日,向日本廣島投放第一顆原子彈。

一瞬間,廣島被夷為平地,無數日本人被燒焦,加上當時日本木質房屋較多,爆炸引起房屋的燒毀,日本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堪稱人間煉獄。

經此一遭,衆國都以為日本這下就該乖乖投降了,可是沒想到,日本當局不知為何,竟對群眾宣布,說這次爆炸并非是原子彈,而是隕石撞擊引起的。

好家夥!美國看到日本如此嘴硬,那就是心裡還不打算投降啊!看來給的教訓不夠,于是在8月9日,美國向日本長崎投放了第二顆原子彈。

爆炸當日,日本就有約6萬人死亡,在日本還沒來得及做出搶救措施時,美國就強硬地給日本發出通告:如果還不投降,那就往日本投放第三枚原子彈,再不投降,那就投第四枚原子彈,一直到日本投降為止!

因日本翻譯官的口誤,美國投了兩枚原子彈,死傷60萬人

日本一看這情況,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實力上,三天一枚原子彈,這就算有10個日本也耗不起啊,于是迅速地,在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落幕。

雖然日本投降了,但是日本首相及上司階層,卻遭受了群眾的怒火攻擊,被群眾們罵得擡不起頭,責怪政府為什麼要強硬拒絕公告。

鈴木也是很委屈,自己明明說的是暫時不予回複,還有商量的餘地,哪裡想到,對方直接原子彈就甩過來了,還說自己的态度太強硬了。

思來想去,經過各種排查才發現,原來這錯誤的源頭竟然是翻譯的問題,這個翻譯官工作失誤的代價太大了!竟然讓日本為此喪失了60萬人口!

因日本翻譯官的口誤,美國投了兩枚原子彈,死傷60萬人

這名翻譯官最終在日本被處死,他的事情出來以後,除了日本,其餘國家都在拍手叫好。不怕神一樣的隊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位翻譯官的所作所為,算是對這句話最好地诠釋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