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時光撰稿人 | Cocteau

号稱“超級空中堡壘”的B-29轟炸機,是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服役的主力轟炸機。

它航程遠,載彈量大,不用登陸日本本土,美軍依賴它便可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性轟炸。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B-29轟炸機

1945年8月6日,B-29轟炸機飛向日本軍工城市廣島上空,在距離地面9000米的上空投擲了代号為“小男孩”的原子彈。

8月9日,第二枚代号為“胖子”的原子彈在港口城市長崎幾乎以相同的方式投擲,二戰太平洋戰場勝負已分。6天後,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無條件投降。

随着兩顆原子彈的爆炸,上司研究它的科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是40、50年代美國人心目中科學家的代表,成為了輿論和關注的焦點。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奧本海默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美國頂級實體學家,他被後人譽為現代普羅米修斯,和團隊親手改寫了人類曆史,但他同時反對過度開發核武器,而遭受保守派的瘋狂攻擊。

種種争議之下,他既是現代科學的化身,也是20世紀最具争議的天才,以及一個脆弱憂郁的普通人。

富有的家庭,孤僻的天才

奧本海默出生于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是一位“刻闆印象”裡的猶太人,精神奕奕且極具經商頭腦。

從歐洲移民美國不到十年,便白手起家,成為一家紡織品公司的總裁,這為奧本海默少年時代得到良好教育提供了基礎。

1904年,奧本海默出生于紐約,從小他便展示出了非同尋常的學習能力,在阿爾坤預備學校裡跳級完成了學業,如果不是意外患病休學一年,他本可以年紀輕輕就進入哈佛大學。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小時候的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的大學生活可謂是一專多能,異常忙碌。他主修化學,但同時也對曆史、文學、數學、實體乃至哲學進行修讀。

在瘋狂的學習過程中,奧本海默逐漸被曾獲諾貝爾實體學家的教授珀西·布裡奇曼所吸引,很快将更多的研究方向放在了熱動力實體學上。

雖然入學晚,但奧本海默畢業得早。隻用了三年時間,他便提前以最高榮譽從哈佛畢業,并且繼續來到歐洲求學。

初到歐洲,奧本海默卻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

他并沒有被保守的英國人接納,在接連被拒絕後,奧本海默隻能接受比他大幾歲的實體學家帕特裡克·布萊克特成為自己的導師,天性驕傲的奧本海默與他相處并不愉快——他并不想每天悶在實驗室裡,而希望專注于實體問題的研究。

就像每位天才都會有一些過激的行為,奧本海默把一個表面澆了有害化學物的蘋果放到了導師的桌子上,所幸布萊克特并沒有吃下它,奧本海默僥幸逃過了投毒罪名,但卻免不了遭受學校留校察看的重罰(但因父母的影響力最終從輕處理)。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求學時的奧本海默

這次極端的舉動是伴随他一生精神痛苦的閃現,奧本海默患上了抑郁症。

這可能是他人生中第一個重大挫折,身邊的朋友留意到他精神方面的問題,想讓他開心,他卻拳腳相加,而他本人後來回憶到,他在那段時間認真考慮過是否要自殺。

雖為天才,但他難以和身邊的人建立穩定、内在的親密聯系,這種痛苦伴随其一生,科學雖然改變了人類,但沒法徹底拯救敏感的靈魂。

離開劍橋後,奧本海默來到實體世界裡最重要的學府哥廷根大學遊學,結識了一批後來的實體學泰鬥級學者,順利拿下了博士學位,為他日後改變世界積累了足夠的學識和人脈。

原子彈,站在曆史與風暴的中央

1938年,德國科學家率先發現了核裂變現象,同時蘇聯、日本、法國、英國都在同步緊跟核武器的研究,反倒是美國政府對此并不上心。

一旦納粹德國率先研制成功核武器,後果不堪設想。為了說服小羅斯福總統在納粹德國之前研發出原子彈,愛因斯坦領銜一衆科學家遊走于華盛頓,遊說在政府高官之間。

終于,總統在1939年簽署了研發原子彈的相關檔案。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龐大繁雜、跨學科又高度機密的項目——“曼哈頓計劃”,由哪位科學家上司呢?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

從歐洲回到美國,奧本海默在學術界可謂順風順水,他甚至同時在加州理工大學、哈佛大學、伯克利等多所美國名校同時任教,在量子力學、化學鍵、天文學、核實體學等尖端領域建樹頗豐,可以說奧本海默是這個位置的不二人選,除了保守派們批評他和共産主義走的太近。

曼哈頓計劃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跨學科大型項目,計劃主任萊斯利·理查德·格羅夫斯面對保守派的針鋒相對,力排衆議,堅持讓他出任原子彈實驗室的主任。與此同時,聯邦調查局也在奧本海默家裡的電話上裝上了竊聽裝置…

1942年,接過重擔的奧本海默率領一衆科學家,在新墨西哥聖菲附近一片平頂山上建立了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

随着項目的開展,奧本海默的高昂意志群組織能力也凸顯了出來,他不僅能夠對計劃的每一個科學環節了如指掌,同時還在科學家和軍方之間斡旋,盡力為3000多位科研工作者提供舒适的科研環境與工作氛圍,為曼哈頓計劃能夠落地提供雙重保障。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著名的三位一體試驗

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地區,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人工核爆炸引爆成功,這就是著名的三位一體試驗。

在親眼目睹核爆的時,奧本海默留下了那句印度古代吠陀經典《薄伽梵譚》中的著名詩句:如今我成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随後正如世人所熟知的,“小男孩”和“胖子”的破壞力使得日本軍國主義迅速投降,直接和間接導緻約19萬人死亡。

奧本海默和他的團隊曾上書華盛頓,覺得第二顆原子彈投下毫無必要,并稱“我們科學家的雙手沾滿了血”,這也為奧本海默後半段人生的起伏埋下了伏筆。

不公的待遇

曆史上,很多科學家醉心于科學,埋頭于實驗,但缺乏人文主義關懷,以及對社會有更加全面、透徹的認識。

奧本海默卻恰恰相反,他不僅關心社會,關心政治,還懷揣着一種不安,必要時還會為了表達自己的立場挺身而出,這讓他再度成為保守派人士的眼中釘。

戰後的奧本海默成為了美國社會的偶像,甚至在《時代》雜志的封面上也能看到他消瘦的面龐。

奧本海默并沒有滿足于成為“死神”,而是在國際社會遊走,保證存在于核威懾下的世界不要落入瘋狂的境地,尤其當他意識到美蘇兩國的互相猜忌,一場核武器的軍備競賽暗流湧動。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登上時代雜志封面

奧本海默倡導建立一個國際原子能發展局,蘇聯視其為維護自身核壟斷的的動作;他反對美國對更具威懾力的核武器氫彈的研發,但被杜魯門總統否決。在被核武器改變的世界裡,奧本海默的意見被置若罔聞,這令他心灰意冷。

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面。早在30年代大學任教期間,奧本海默便對共産主義傾向流露出明顯的興趣。

他身邊的親密人士:妻子、弟弟、甚至情人都是美國共産黨員,在意識形态寬松時期這并沒有帶來什麼明顯的麻煩,但實際上從他接手曼哈頓計劃時,針對他的嚴密監控一直存在,包括電話被竊聽、信件被審查等等。

二戰結束後,意識形态的冷戰取代了熱戰,麥卡錫主義在50年代甚嚣塵上。時勢可以成就一個人,但同樣可以毀掉一個人。

1949年6月,在政治對手的針對之下,奧本海默不得不前往臭名昭著的衆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誠。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也是從這次開始,奧本海默卷入一起又一起博弈、鬥争之中,精疲力盡。

1953年年底,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撤銷了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他失去了擷取機密性檔案的特權,并被多項指控纏身。

面對不公,奧本海默沒有屈服,而是選擇勇敢地站在聽證會上,他否認了自己和同僚在曼哈頓計劃進行時,向蘇聯秘密管道傳遞情報,也否認任何叛國行為。

許多科研人士、社會人士都站在奧本海默一邊,同情他成為麥卡錫主義與軍隊争奪權力的犧牲品。

也許是鬥争之下心灰意冷,也許是政治權利被剝奪後的身不由己,奧本海默的晚年,在各國遊曆與教學寫作中度過。

直到50年代末随着麥卡錫主義逐漸被唾棄,奧本海默昔日的盟友走近權力中央,他才象征性的回到了主流視野當中,直至1967年2月18日離開人世。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奧本海默一生的起起伏伏經常成為藝術作品的創作對象,即将上映的諾蘭導演電影《奧本海默》,正是根據凱·伯德與馬丁·J·舍溫合著的《奧本海默傳》改編,這本傳記曾獲得2006年美國普利策獎,被認為是關于奧本海默生平最具權威性、可讀性的著作。

看《奧本海默》前,你真得了解一下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