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反詐題材電影《孤注一擲》票房狂漲的時候,一則“中科院博士被騙至緬甸”的新聞刷屏。

很多網友感到疑惑,作為中科院博士,為什麼也能這麼容易被騙?

事實上,這位中科院博士的遭遇和《孤注一擲》裡張藝興飾演的潘生差不多,潘生也是高學曆人才,但他的被騙經曆并不是電信詐騙,他事實上是被虛假公司虛假招聘欺騙然後又遭遇暴力毆打和綁架。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在《孤注一擲》真正遭受詐騙“自願”把巨款打給幫派的是王大陸飾演的顧天之,也就是那位跳樓自殺的阿天。

值得一提的是,阿天是一位擁有高學曆(碩士)的年輕人,按理說,他不應該是電信詐騙的主要目标人群,也不是一個容易被詐騙的人,為什麼他居然會陷得如此之深,前後加起來被詐騙了上千萬巨款,最後還是因為詐騙團夥主動拉黑他才讓他意識到自己被騙,萬念俱灰之下跳樓自殺。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一、擊中軟肋

阿天陷入騙局是從看到梁安娜的“美女荷官”廣告頭像開始的,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知道這種廣告基本上都屬于騙局,可能一開始阿天也是這麼認為的,為什麼他會陷進去?

電影裡有一句台詞說金晨飾演的梁安娜就是阿天喜歡的類型,這就是吸引阿天入局的關鍵第一步,他對梁安娜“一見鐘情”了。

問題來了,阿天是有女朋友的,也就是周也飾演的小雨,小雨非常漂亮不說還溫柔可人,和梁安娜屬于完全不同的類型,阿天怎麼會喜歡梁安娜?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這就是阿天的軟肋,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情的愛的家庭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女友也是溫柔賢惠高學曆,和他的成長經曆和家庭氛圍非常般配。

但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阿天偏偏會對和小雨完全屬于兩個極端的美女梁安娜産生興趣,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就像你吃慣了大魚大肉之後會傾心于小鹹菜一樣,阿天習慣了小清新,狂野的大麗花就是他的軟肋。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不光是阿天,其實梁安娜這種顔值、裝扮和氣質對于很多男人來說都極具誘惑力,這也是為什麼陸秉坤和安俊才會如此大費周折将梁安娜弄到詐騙團夥裡的原因。

類似擊中軟肋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面對某個陷入經濟危機的人,你給他推銷什麼物美價廉的商品都不好使,但一句“你缺錢嗎”可能就會擊中軟肋。

多說一句,“色”這個字幾乎是大部分男人的軟肋,這也是為什麼網絡上所謂“美女荷官”一度盛行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後來所謂“顔值主播”備受追捧的根源。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二、小恩小惠和盲目自信

阿天是一個聰明人,他甚至懂得利用數學原理研究賭博技巧,學曆高家世好的他被同學們尊稱為“天哥”,證明他很有威信,同時也很有自信。

在對梁安娜産生興趣之後,阿天偶然一次玩了美女荷官的線上賭博,居然連赢連勝,這讓他非常興奮。

這種小恩小惠的伎倆在各種騙局中幾乎是正常打法,雖然騙術簡單但卻非常好用,尤其是面對非常自信的阿天則更好使。阿天連赢之後不會認為自己是運氣好,更不會認為這是騙局,而是會堅信自己水準高,哪怕面對線上賭博他也能赢,對方不過是他賺零花錢的提款機。

這就形成了各種騙局中最經典的場面“不怕你赢,就怕你不玩”。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三、自己人和欲擒故縱

買的不如賣的精,展現在對顧客的稱呼上就能看出來,稱呼買東西的顧客為“朋友”算是一種破冰,稱呼顧客為“親”則進一步拉近了距離,到後來的“家人”無疑達到了一種營銷極緻,讓顧客在心理上和銷售者站在同一個戰線。

在《孤注一擲》中,陸秉坤團夥為了達到長期詐騙的目的,采用了“内幕消息”等方法,讓“梁安娜”和阿天建立私下聯系,達到讓阿天自以為他和“梁安娜”是自己人的效果。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這個“梁安娜”之是以打引号,原因是除了需要真人或真語音時需要真正的梁安娜出場外,其他時候扮演梁安娜的可以是陸秉坤,可以是安俊才,也可以是潘生。當然,在AI時代,這種騙術可以進一步更新,騙子甚至可以一人分飾幾角完成詐騙。

為了讓阿天相信“梁安娜”是自己人,陸秉坤團隊則會采取欲擒故縱的方式,或者故意拒絕,或者小規模讓利,以各種心理戰術不斷拉扯阿天的内心,最終達到讓阿天對“梁安娜”這個自己人完全信任的地步。

其實類似“内幕消息”和“帶你發财”這種騙術很常見,我們隻需要記住一點就能規避風險:真賺錢的話,他們肯定自己幹,悶聲發大财。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四、隔絕資訊

我們經常能見到這樣的案例,電信詐騙在和受害人通話時要求對方不要挂斷手機,始終保持通話,而且在電話裡“提醒”受害人不要相信任何阻止他的人。

這種不挂斷電話的做法就是為了隔絕被騙者和外界的資訊,讓他始終陷在騙局中無法清醒,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一旦頭腦冷靜下來,騙局當然不難識破。

還有一種更過分的方法,那就是挑撥受害人和親人的關系,比如一些針對老年人的營銷方法中就有通過洗腦讓老年人不相信兒女孝順的話術,當然,孝不孝順的判斷标準就是買不買他們的天價保健品,這種挑撥親情的方式也屬于隔絕資訊,讓老年人聽不進去子女的清醒建議。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在《孤注一擲》中,陸秉坤團夥針對阿天的詐騙話術同樣有類似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隔絕了阿天和家人以及女友之間的感情和資訊,導緻阿天幾乎變成了一個讓父母和女友都不認識的“陌生人”。

也許是電影篇幅有限或者是不能透露太多話術和手法,我們在《孤注一擲》中沒有看到太多這方面的細節,但深刻的教訓是存在的,尤其是阿天為了要手機對母親嘶吼的時候,那個場景相當震撼。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五、給予“希望”

有一種很詭異的現象,有些金融詐騙的真相被揭露後,很多受害者都不願意罪犯被懲處,相反還要維護詐騙犯,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希望詐騙犯能騙來更多錢讓自己先上岸,一旦罪犯被捕,這種“希望”也就徹底沒了。

《孤注一擲》阿天陷得如此之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陸秉坤他們不斷給阿天制造翻盤的“希望”,讓他覺得自己隻要赢了下一局就能徹底上岸。

阿天作為高學曆人才也有自己的邏輯,那就是“倍投理論”,不斷翻倍投注金額,随着赢錢機率逐漸增大,最後終究會一把翻盤,這個邏輯讓阿天堅信自己隻要堅持賭下去,翻盤的希望會越來越大,是以最後出現了一把梭哈八百萬的場景。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這種“倍投理論”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至少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下,偏偏陸秉坤他們是詐騙,不管阿天倍投多少,最後都是輸。

這裡就要提一下阿天那次被取消的投注,也就是“南韓二比零德國”那場球,如果小雨沒取消投注,阿天即使中了大獎其實也無法兌現,電影裡做了解釋。

無法兌現獎金,是否意味着騙局終結?也不一定,因為陸秉坤他們會采用“提現手續費”或“意外所得扣稅”以及“滾動投注”等手段繼續進行詐騙,直到阿天徹底輸光或者徹底覺醒為止。

《孤注一擲》深刻警示,阿天擁有高學曆,為什麼不能識破騙局?

綜上,《孤注一擲》在詐騙案例中選擇了擁有高學曆的阿天,這種選擇無疑讓電影更具有警示意義,而阿天最後跳樓自殺的場景成了電影裡最深刻最震撼的一幕。

我們要知道,雖然阿天是一位高學曆人才,但他面對的不是一般騙子,而是一個詐騙集團,陸秉坤他們背後有心理專家、IT專家以及各種輔助團隊,這些人組合在一起的話,不論你學曆有多高都很難應付他們花樣百出的騙術。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被騙?其實詐騙團夥頭子陸秉坤在電影裡已經給出了答案:不要貪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