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2021年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數量突破2,000萬台,說明在國際形勢不太景氣的情況下,國内汽車銷量依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有人發現過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汽車銷量沒有降,但是買車群體卻發生了變化,年輕人不願意買車了。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按道理來說90後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完全有能力買車,為什麼90後不願意買車呢?其實年輕人不是沒錢買車,而是想通透了,與其買車還不如把錢花在别的地方。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第一,養車壓力太大。

年輕人喜歡去大城市打拼,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帶來了更多的生存壓力。有些年輕人在北京一個月拿着7000的工資,依舊過得捉襟見肘,還不如在小城市掙3000多過得自在。

這些年輕人好不容易存下一些錢,要留着買房,哪裡有功夫買汽車呢?汽車和房子相比重要性沒有那麼強,是以很多年輕人甯願多花點錢買房,也不願意拿出錢買車。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第二,公共交通工具太便利。

幾年前我國出現了網約車,網約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也增加了一種就業途徑。年輕人出行時可以坐公交、坐地鐵,不通地鐵還可以打網約車,總而言之沒有車并不是寸步難行。

現在我國大城市修地鐵的頻率越來越高,北京上海已經修了十幾條地鐵,二線城市也開始修建地鐵。坐地鐵既不擔心堵車通行費用又低,何樂而不為呢?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第三,堵車嚴重。

大城市裡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能堵成停車場,很多車主經曆過一次堵車後再也不願意開車上下班了。原本10公裡的路程坐地鐵隻需要半個小時,可是開車上路卻要堵兩個多小時。

第四,車位緊張。

以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不高,車位非常充足,城市裡還設定了許多免費停車位。現在免費停車位幾乎看不見,收費停車場也嚴重不足,年輕人不喜歡開車出門,就是擔心找不到地方停車。

小區裡的停車位數量更有限,有些家庭買了兩輛車,需要兩個停車位。一個停車位的售價超過20萬,買兩個停車位要花40萬,車主算了一筆賬後感到非常心疼,根本不舍得買停車。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第五,心态改變了。

以前人們喜歡買車是有一種攀比的心理作祟,沒有車總感覺低人一等。現在年輕人的心态已經發生了變化,不願意背着貸款買車。大家對買車這件事看得越來越寬,無論有沒有車生活都要繼續。既然買了車也沒有高人一等,為何非要委屈自己買車?

有車明明更友善,為何年輕人不想買?錢不是原因

編輯點評:

年輕人不愛買車的原因多種多樣,大多數車主都是因為壓力太大,認為沒有必要買車。年輕人有這種心态是好事,汽車雖然縮短了生活半徑,帶來了便利,但是如果沒有實際需求,強行買車隻會給自己增加負擔,大家認為年輕人應該先買房還是先買車呢?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