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得了糖尿病,生活似乎開始變得繁瑣,需要測血糖,按時服藥,有些患者還要每天注射胰島素。除此之外,飲食與運動管理,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患者雖然付出了努力,最終還是會出現并發症。實際上,飲食與運動的管理,關鍵在于把握要點,了解其中的道理,就能從容不迫,淡定地面對血糖波動。咱們今天就結合日本的糖尿病管理指南内容,幫助大家梳理一下飲食與運動安排中的細節。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咱們先從飲食談起。得了糖尿病,很多人會陷入誤區,将飲食管理的重點放在控制進食量方面,甚至聽信别人的所謂經驗,設定很多食物選擇的禁區。鄰國的經驗則是關注營養治療,目的是強調營養均衡的重要性。膳食結建構議将總能量比例配置設定定為523,碳水化合物大約占50%,蛋白質約為20%,脂肪約為30%。并且根據體力活動情況、血糖水準、并發症、食物偏好等進行适當調整。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飲食管理的核心,是按照理想體重,确定能量的攝入量。第1步,計算理想體重,公式是身高平方米數乘以22。第2步,計算每天的總能量攝入,公式是理想體重乘以體力活動系數。體力活動系數,分為3個級别,日常工作以坐着為主的輕體力活動,系數為25到30;日常工作以站立為主的中等體力活動,系數為30到35;日常工作需要進行勞動的重體力活動,系數大于35。舉例來說,1個人身高170公分,從事文員工作。理想體重就是1.7乘以1.7乘以22,等于63.58公斤,體力活動系數選擇為26,每天總能量攝入為63.58乘以26,等于1653千卡。如果是肥胖的人,則按照減少5%體重的目标,設定能量攝入,最終達到理想體重标準,計算方法是調低體力活動系數值。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日本學者認為,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與糖尿病的風險和血糖控制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不建議選擇含有蔗糖的甜食和果汁。比如,上面的例子,可以将1653千卡的總能量進行分類管理,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為50%,折算為約800千卡。水果的攝入量需要限制,每次不超過1份,能量值約為80千卡。此外,每天膳食纖維攝入20克以上,蛋白質攝入量占總能量的20%,脂肪占比約30%,但是,需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同時,注意限制鈉鹽,控制飲酒,每天酒精攝入量的上限為20克,換算為40度的白酒,不能超過50毫升。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對于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管理,日本學者認為,進行體育鍛煉之前,需要進行體檢,全面評估心血管疾病、外周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骨科疾病的病情,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運動方式和強度。總體而言,有氧運動能夠改善血糖控制狀況、胰島素抵抗、心肺功能、脂質代謝,并且能夠幫助降低血壓。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相結合,對于血糖控制的作用更為明顯。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有關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管理,國内學者曾經總結出了13579原則。具體而言,1代表在餐後1小時後,開始運動,選擇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結合的方式。3代表運動持續時間達到30分鐘。5代表每周至少活動5天。7代表每次運動時的最大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的數值。9代表長久,隻有循序漸進,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獲得有益的運動效果。

記住要點,讓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與運動管理,從此變得清晰起來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需要注意細節,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專業人員提供的建議,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的。比如,建議餐後1小時開始運動,是因為此時血糖水準較高,運動時不易發生低血糖。對于運動量,建議年齡小于70歲,沒有嚴重并發症的患者,在控制飲食的條件下,每天通過運動消耗300千卡的熱量。運動後感覺周身發熱,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說明運動達到了中等強度。運動方式,可以選擇遊泳、快走、慢跑、健身操等,注意做好運動前的5分鐘熱身,以及運動後的整理動作,同時增加阻力訓練,增強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