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標頭劇場史話

標頭的劇場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依附于酒肆茶樓,破敗衰微到現代化專業性的劇院,其間經過了漫長的一百餘年。它的盛衰起落是與標頭地區經濟文化建設的發展和戲劇事業的繁榮緊密相關的。

最早的廟會明戲台

標頭早期的戲劇活動,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中葉,那時,標頭僅僅是隸屬于莎拉齊廳的一個村鎮。嘉慶、道光年間,由于標頭水旱兩 路交通友善,逐漸形成了内地通往西北地區的畜産、皮毛、糧食的集散地,商業、手工業逐漸發展。此時,口内(河北、山西、山東、京津等地)商賈不斷來包設莊經商,内地移民也逐漸增多。經營商業手工業自發地按照各自的行業建立起封建宗法性質的行社組織。到清朝末年,標頭的工商業已經出現了"九行"、"十六社"衆多的這類組織。這些組織為了乞靈于神佛,保佑他們生意興隆,人畜平安,于是紛紛集資建廟,每年定期定點在各廟宇舉辦酬神社戲,標頭的劇場史也應從那時的廟宇戲台寫起。

標頭的廟宇大多興建于清朝。最早的神廟當數東河南龍王廟。這座廟宇始建于何時已無文字可考,現僅存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廟宇的碑文。乾隆、嘉慶年間陸續修起關帝廟、呂祖廟、馬王廟、财神廟、火神廟,道光年間修建了金龍王廟、真武廟、龍泉寺、西腦包龍王廟等等。這些廟宇不論規模大小,都有一個明戲台,每年廟裡舉辦酬神祭祀活動,内容之一就是演廟會社戲。這些活動的主持者,分别從舊曆年正月初二财神廟的青龍社的社戲開台,繼之二月二牛橋保安社社戲,三月三金龍王廟金龍社社戲,四月初八奶奶廟會戲,四月十三呂祖廟社戲,五月十三關帝廟會戲,六月初六财神會絨毛社社戲,六月中火神廟火神社社戲,七月初一南海子河路社社戲,河燈等等,各廟會戲銜接不斷,直演到九月初關廟門為止。

廟會明戲台上演出的除最早活動于標頭的民間文藝"碼頭調"(二人合的前身)之外,更多的是邀請山西榔子"大戲"演出。二十年代經常在廟會演出的有著名藝人蠻磬(常興業,李子建兄,工青衣)、奪磬(李子建,工刀馬,花旦)、李翠芬(李子建妻,工花旦),以及老十一紅、元寶紅、老獅子黑、玉石根(又稱玉石娃娃)等。其後,在標頭廟會明戲台演出的還有晉劇演員玉音黑、十二紅、三盞燈、趙天星、筱桂桃、九歲紅等,河北梆子演員金素梅、李永泰,以及評劇演員芙蓉花、金靈芝、平劇演員黃漢臣、韓月樵等人。這種明台社戲一直延續到民國廿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一九三七年,日寇占領標頭,廟會活動開始落,再沒有興起。

戲館子和戲園子

清朝光緒年間,標頭正式出現幾家戲館子和戲園子。其中有專門營業性的戲劇演出,有兼為飯館和茶館。其主要幾家有:

義生泉光緒年間由一家商号改建的戲館,原址在今東河區久長城巷西口路北。這個戲館是土壘戲台,長條闆凳,能容納觀衆四百餘人,看戲的每人收二十個制錢的費用。由于裝置簡陋,引不來達官"貴人",而一般百姓有不花錢的廟會明台戲而不願花錢來此,名角在這個劇場唱戲也掙不了錢,故而營業蕭條,好歹勉強維持了五年就倒閉了。

信和元是一家山雜貨莊的字号,原址在今東河區東長勝街路南的一所大院裡。光緒末年,信和元的後院開辦了飯館兼戲園,以賣酒飯為主,演戲招待顧客。顧客吃飯邊看戲,隻花飯錢,不花戲錢(實際戲票錢已加在飯錢内)。當時標頭商業發展迅速,各商家酬酢頻繁,飯館兼戲園的出現,正是适應了這種需要。

東、西惠豐軒其規模略大于信和元,建立時間略晚于信和元,這是一位龐姓廚師在财神廟南河槽開設的兩個飯館,座落在路東的叫東惠豐軒,經營拉面,饸饹,火燒餡餅,稍麥等普通飯食,顧客多為小市民層;座落在路西的叫西惠豐軒,不賣散座,專門包辦酒席,顧客不但可以随意點菜,還可以随意點戲。那時,凡是客商洽談生意,達官顯貴升遷,祝壽或娶妻納妾,生兒養女,都要在這裡大擺宴席,慶祝一番。

昇平茶園專以演戲為營業的戲園子,約在清末民初,由商人連銀河出資興建的,原址在定襄巷(今新生巷)北口三十六号院内。磚木結構,可容觀衆四百餘人。

共和舞台(又稱三慶茶園),系大商号天盛魁的東家喬聚财和地方商人王有祯等集資興建的,在今解放路中醫院斜對過。場内可容觀衆八百人,分散座和東、西廂。内設長條靠背木椅,有專放茶壺、茶杯和瓜子、花生碟的闆條。觀衆看戲不必買票入場,戲演到中間,由劇場會計挎着布兜,随着彈壓的軍警人員挨個收費。

那時,定襄巷是妓院集中地區之一。附近有飯館、照像館、說書館、小吃店,小販集中,市面繁華遊人衆多。昇平茶園和共和舞台營業盛極一時,每當華燈初上,門口總挂大型汽燈,紅紙金字海報書寫露演名角姓名,有時還将名角的大幅照片鑲在鏡框裡,用紅綠彩綢張挂門前。在這兩家戲園演出的有晉劇名藝人李子建(奪磬)、蠻磬、老十六紅、獅子黑、太谷十二紅、子都生、玉音黑、魚兒生、筱金枝、筱金梅等人。一九二0年,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綏遠旅京北大、北師大同學會組織賈武、陳子壁、苗國華等人宣傳新文化排出話劇《孔雀東南飛》、《一念差》等,返包在共和舞台演出十天。

開明大戲院,一九二三年系西腦包義慶長經理張守德在平康裡東頭(今東河區新興大街糧站)租賃薛根玉空地一塊,投資興建。建築圖紙完全仿照北京開明大戲院樣式,為土木結構,圍牆和頂棚皆用草泥、木闆,柳笆封抹,品質極差。池内散座均用木闆木棍架起,裝置簡陋。兩側設有包廂,可容納一千餘名觀衆。開業時,由平劇海派演員李桐來、餘鳴岩、一鬥狗等人演出,演出的節目有《狸貓換太子》、《石頭人招親》、《槍斃閻瑞生》、《包公出世》等。還放映過無聲電影《火燒紅蓮寺》,營業曾經熱鬧一時。後因雨天房頂漏雨,夏天日光照射觀衆,因而時演時停,一九二九年倒閉。

同樂茶園,一九二三年開業,座落在中市場内。是劉某(名字不詳)自籌資金興建的,土木結構。土台闆凳,能容納四百餘人,在這演出的多是二人台"玩藝兒"班子。劇場的經營方式是租賃,戲班演出不管盈虧,都要按日向房東交納租場費。大約經營了四年就倒閉了。

魁華舞台,一九二五年,以經營妓院為主的平康公司與河北梆子演員李永勝(二花臉)、李永泰(醜)兄弟合資,在妓院集中的平康裡(今新興大街中段路南)興建了土木結構的魁華舞台戲園,可容納三百餘觀衆。李家兄弟善于應酬,采用發"紅票"(往商号送票,當時不收錢,隻做賒欠)的辦法,得到大商号的資助。戲園自帶底包(下手演員)、戲箱和文武場面,隻要有名角搭班,就可鳴鑼開戲。李家兄弟經常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地邀請名角,諸如平劇女武生韓月樵、韓志樵,紅淨蓋連仲、武生白俊英,晉劇老十六紅、拉玲兒、花女子、筱電燈等來此演出,是以魁華舞台一時營業興旺、李氏兄弟也竟成為標頭戲劇界的頭面人物。

西北劇影社,這是在魁華舞台原址擴建翻蓋的。一九三五年,平康公司又增資五千元,原股東李永泰兄弟增資三千元,将魁華舞台拆除改建為磚木結構的新式劇場,更名西北劇影社。當時确屬第一流劇場,迎面三個進出場大門,兩根水磨石圓柱支援門臉,園頂鋪以鐵皮又澆蓋瀝青,既防雨又隔熱。舞台寬敞,并設有文武場小樓。池座為長背靠椅,東西兩側為包廂。二樓東、西、北三面散座,全場可容一千餘觀衆。首任經理樊君山(反革命,已鎮壓)副經理趙耀宗。落成典禮時,盛況空前,各家商号紛紛前來祝賀。首台演出的是以蓋連仲為首的平劇班,其後又有晉劇名玲李子建、張玉玺、劉明山、劉寶山、筱桂桃、九歲紅、花女子、水上漂、評劇演員喜彩蓮、小寶寶等相繼演出,上座經久不衰。

解放後西北劇場由薛榮庭負責。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繼續經營影劇事業。一九七三年該場年久失修已成危險建築遂拆除。原舞台部分改建小型排練場,由市地方戲實驗劇團占用。

日僞侵華罪惡組織——東西俱樂部與"紀念堂"

一九三九年,日本侵略軍占領標頭。次年標頭哥老會首領郗孝周投靠日寇、在日軍及僞市公署的支援下,着手建立了東西兩個兼營賭場和戲園的俱樂部,用以毒害和盤剝標頭人民。西俱樂部設在财神廟街西口路南(原和平劇場舊址)。由郗孝周親自負責,日本軍田中、西村兩人任顧問。東俱樂部由僞蒙古軍開設,位址在今解放路中醫院東側大院裡。這兩個俱樂部都公開設賭放局,寶局分進階一座,普通寶局三座。兩個俱樂部每天向僞市公署交納承包費三千元。為了勾引和招徕商民百姓,浪蕩子弟賭博,兩個俱樂部分别設有戲台,場内可容五、六百人,每天日夜兩場戲。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為日場、晚八時至淩晨二時為夜場。戲班的開銷由俱樂部支付,觀衆看戲不要錢。這種手段把很多百姓由看戲,看賭引到參于賭博活動中,不少人是以傾家蕩産甚至走上搶劫,兇殺或自殺的道路。

俱樂部對我同胞進行坑害,日本人卻很少來此賭博。日本侵略者為了便利自身集會娛樂,一九四一年征用民工興建了一座"大東亞聖戰紀念堂"(現在的人民電影院)。該紀念堂全部為鋼筋水泥結構,池座安放折疊皮椅,樓梯鋪蓋地毯,舞台寬敞,挂絲絨帷幕。二樓正廳設撞球案,東西兩側設有舞廳、酒吧間、冷飲部、餐廳和理發室等,十分考究,并有不少仿古瓷器擺設裝點。不論建築規模或内部設施,在當時都是第一流的。這裡除日本軍政人員和個别特務漢奸之外,中國人是一律不準入内的的。抗日戰争勝利後,改名"中山堂",國民黨"劫收"大員将這裡洗劫一空,地毯和仿古瓷器等珍貴物資不翼而飛,連許多坐椅的牛皮也被割走。場内以放映電影為主,兼演戲劇。一九四七年,于是之、李曉蘭、謝芳和等人來包曾演出話劇《北京人》、《重慶二十四小時》、《狂歡之夜》。解放後,市人民政府再次将其更名為人民電影院。

建國後的劇場

黃河劇影宮,一九四九年由晉劇著名藝人筱桂桃及其夫姜仲仁夥同張羽逯道生等人集資籌建,投資二萬元,利用筱桂桃的大院地盤改建。一九五O年開業,由姜仲仁任經理,張羽、逯道生任副經理。劇場開業後,筱桂桃親自編演新劇《白素貞》轟動了標頭,場場爆滿,僅一年就全部收回投資。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市文化局上司,改名黃河劇場。一九六一年進行了擴建,加蓋了二樓,坐席由原八百多增至一千三百個。一九七一年又增添了電影放映機,擴大了業務範圍。一九七三年由全體職工自己動手改造了池内坐位,利用原來長條椅的闆條,制做了單人靠背椅,安裝了暖氣。一九八二年國家投資一百七十萬元重新設計,翻建。目前正在施工中,竣工後将成為標頭第一流的大劇場。

新興劇場,一九五一年,由馬車戶王應龍(也叫王複元)等在原"玩藝園子"(新興大街西口處)舊址,集資興建了新興劇場。裝置比較簡陋,能容七百餘人,由民間曲藝社演出二人台。在此曾演出大型歌劇《方四姐》轟動一時。一九六一年國家投資翻修改建為標頭市戲曲學校排演場。一九六四年移交給少年之家,改名少年宮劇場,主要演出兒童節目如木偶戲、電影等。

新桂劇場,新興劇場興建之後,接着由瓦工董二(五台人)和山西、陝西行商集資,在新興大街東口路南又建起新桂劇場(現為華建二公司汽車隊址),由于建築簡陋,故群衆也稱其為"席片園子",後來新力平劇團(張維君,張麗君等)即在此演出。

和平劇場,位于财神廟街,原西俱樂部舊址。由王啟雲,魏存虎等人集資興建,總投資一萬餘元。一九五三年開業,池内分東西兩廊和小北樓。可容觀衆一千名。著名平劇演員南鐵生、尚長春,評劇演員邢鳳祥,晉劇演員康翠玲等都在此處演出過。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一九六四年移交東河區文教局,改為東河區少年宮劇場。一九七四年東河文教局售價十萬元賣給東河皮件廠改做廠房。

紅星影劇院,是標頭市工商聯組織籌建的。一九五四年開業,總投資十八萬元。該院位于環城路、勝利路、西門大街、西腦包大街、西腦包後街、牛橋街的交界處,西側緊靠通往固陽、石拐的公路,交通友善,市面繁華,劇場營業一直較好。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一九七五年國家投資興建了一座能容納一百人的演員宿舍樓,七七年按裝了暖氣。目前正按計劃進行加強維修。

昆都侖恰特,是由市文化局投資興建的影劇院。其建築式樣富有蒙族民族特點,内部設施也較完善,位于昆區汽車終點站西南側,可容一千餘名觀衆。

除此之外,市工會系統管轄的第一勞工文化宮(位于青山區富得木林大街南端),第二勞工文化宮(位于東河區紅光大街中段路西)都是兼演影劇,條件較好的劇場。

蓬勃興起的廠礦俱樂部

標頭工業基地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從解放初期的四萬餘猛增到近一百五十萬,僅僅依靠文化系統所屬的幾個劇場和工會系統的兩座勞工文化官,遠遠滿足不了全市人民文化生活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近年來各區、旗、縣的影劇院和各大廠礦的俱樂部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計有:

固陽縣人民影劇院;

土右旗青山劇場、勞工俱樂部;

郊區二道沙河影劇院,麻池鄉影劇院,紅旗農場俱樂部等;

白雲礦區白雲鐵礦俱樂部,白雲區影劇院;

石拐礦區石拐人民影劇院,礦務局文化宮,大發窯俱樂部;

市區計有包鋼俱樂部,包鋼少年宮,二冶東方紅俱樂部,二冶築爐公司俱樂部,二冶企業公司俱樂部,華建俱樂部,内蒙一機廠俱樂部,内蒙二機廠俱樂部,二O二廠俱樂部,鐵路勞工文化宮,標頭耐火廠俱樂部,標頭電機廠俱樂部,標頭鋁廠俱樂部,標頭輕機廠俱樂部,長征磚瓦廠俱樂部,楊圪楞煤礦俱樂部等等。

廠礦勞工文化宮,俱樂部絕大部分都在住宅區附近,勞工們休息能看到電影、戲劇、音樂、歌舞以及各種展覽和遊藝活動,并經常舉行一些政治,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講座和報告會等,豐富了勞工們的文化生活。

截至一九八四年底統計,標頭的劇場、俱樂部、文化宮、少年宮等能映電影又能演戲的的有二十九家,總席位計三萬三千另七十四個,是解放初期的二十多倍。近三十年來,這些場地先後接待了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區的一百多個文藝團體,包括平劇、晉劇、豫劇、河北梆子、評劇、秦腔、越劇、黔劇、昆劇、話劇、木偶戲、吉劇、曲劇、蒲劇、二人轉以及曲藝、雜技、歌舞等。來包演出的著名藝術家多人,其中有平劇界的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尚小雲、荀慧生、裘盛戎、袁世海、葉盛蘭、杜近芳、姜鐵麟、高盛麟、李世濟、吳素秋等,評劇界的李憶蘭、馬泰、小白玉霜;昆劇界的前輩俞振飛、言慧珠;豫劇界的常香玉、崔蘭田、陳素珍、張寶英;晉劇界的牛桂英、郭鳳英、王愛愛等;北路梆子筱電燈;曲劇演員魏喜奎,以及著名相聲演員侯寶林、馬季、姜昆、郭全寶等等。這些著名藝術家的精彩演出不但使地處邊陲的標頭觀衆大飽眼福,也使承擔他們演出的場地——標頭的各個劇場甚覺光彩。

附言:本文在撰寫過程中,曾參照了項在瑜,郭長岐同志發表在《標頭史料荟要》第四輯《解放前標頭的劇場和戲劇》一文,并得到王綏之,王紹青,王耀辰,朱鳳鳴,恩湧海等老前輩的幫助,在此說明,并緻謝忱。

資料來源:《標頭市文藝志史資料彙編(第1輯)》1985年8月,作者:金昌、翟光、華漢。黃翔(陰山小蟲)整理于2022年元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