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還在要求孩子做出承諾?不如換個思路!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就是,孩子承諾了一件事情,但是到最後我們發現其實他并沒有真正做到,比如:孩子承諾了每天放學後看一集卡通片就去寫作業,但是總會到時間後撒嬌耍賴地想多看一會,每次承諾之後都會不算,無論當初保證地多麼好,但是到了最後依然到會讨價還價。

絕大多數的孩子對于自己能力的預估是完全不準确的,當初所答應的約定,或許隻是孩子自己覺得能做到,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同意了,就誘惑他去作出承諾。

你還在要求孩子做出承諾?不如換個思路!

像“今天要吃兩碗飯”,“隻玩兒一會兒手機”等等,即使孩子主動說出來這樣的話,作為父母也不能真的相信。

我們并不是三歲小孩子,你提的要求,孩子說“好的”,真的是可以相信的嗎?他“該“并别“能做到嗎?很顯然并不能,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當的父母。

作為父母,我們并不應該僅僅隻是盯着孩子有沒有信守承諾,而是應該教給孩子如何才能夠信守承諾的方法。

你還在要求孩子做出承諾?不如換個思路!

我們就拿我們最常見的玩兒手機來舉個例子:當我們沉浸在電影或者遊戲的時候,其實我們在精神上是處于另外一個世界的。

螢幕的光線,聲音,圖像對我們的大腦來說是一種催眠,在這樣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能夠緩解壓力帶來快樂的神經遞質。

更多的多巴胺就會讓人感覺良好,變得慵懶起來,是以孩子才會不想去做别的事情,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你還在要求孩子做出承諾?不如換個思路!

并且,當孩子沉浸在卡通片的世界中,突然且強制地關掉電視機的時候,就會讓孩子感到一種類似于身體疼痛的沖擊感,進而産生情緒尖叫哭鬧。

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在一集即将結束的時候,花點時間坐在孩子身邊,進入到他的世界,跟孩子一起聊聊情節,跟孩子建立溝通,幫助孩子從另一個世界“回歸”。

這種方式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注甚至會自己關掉電視或

者放開手機。

你還在要求孩子做出承諾?不如換個思路!

作為父母,與其糾纏孩子能不能做到或者能不能遵守自己所做的承諾,不如換個思考方式:

“怎麼幫助孩子,才能夠更順利地讓孩子守住自己的承諾呢?”

教育孩子就要落實到實處,管教孩子的終極目的是幫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技能,而不是說教完就去等待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