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有自我覺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色的孩子

作者:心靈導師内求外修

我是覺醒了54天的内求外修,點選右上方“關注”,持續提供改變底層思維,進而改變行動的具體實操方法和心靈成長體驗。

隻有自我覺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色的孩子

本文主要講述:

1.是“培養孩子”而不是“教育”

2.活出自己的父母,孩子會省事很多

3. 接納孩子的三重境界和具體方法

(前三點是如何當父母)

4.培養孩子的前提是尊重、了解、不比較和讓孩子做自己。

5.如何培養内驅力

6. 用7個具體方法培養孩子

(後三點對父母同樣适用)

一、是“培養孩子”而不是“教育”

首先申明:“教育”“育兒”這些詞本身就錯了,其實隻是陪伴孩子一段路而已。

父母哪有資格教育、育兒,隻是生命陪伴生命,順便影響生命罷了。

再次必須給“培養孩子”定一個基調。

《洗兒》宋·蘇轼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寫到這竟情難自控,蘇轼這是對子女飽含着多深的感情啊,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

正是孩子愚且魯,不争故“天下無人敢與之争”(道德經)。

蘇轼這是教導孩子做謙謙君子,謙遜自省改過,而不是期待孩子擁有自以為是的聰明。

這也是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前提“緻良知”,首先得善良,行善。

二、孩子是父母潛意識的翻版,也許會影響孩子一生。

兒童教育學家孫敬修曾對父母說:

“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

腦子是錄音機,

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

我在這方面有深刻的體會。

譬如我曾誇娃會用左手,是以目前的他是個左撇子。

我誇娃懂科學,是以現在的他超喜歡宇宙飛船、火箭、車等一系列。

我曾無意識逗他:你這麼穿像女孩子,導緻現在的他生怕自己誤買誤穿了女孩兒的衣服。

我曾無意識抱怨酒店不好,結果娃哇哇大哭,要回家。

是以娃真的是父母潛意識的翻版,你想造就一個怎樣的孩子完全取決于你自己。(插一句:潛意識的苦,身體都知道。)

孩子就是那橡皮泥,父母的潛意識就是橡皮泥的模具。父母的潛意識決定了孩子的初始模型,這個烙印有可能是終生的。

隻有自我覺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色的孩子

同時孩子的天賦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那天賦是怎麼來的呢?

無中生有,天賦是練出來的。

天賦是在後天環境下潛移默化中慢慢形成的,畢竟擁有天生具備的天賦的人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你想要的任何天賦,隻要你極度渴望。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天賦是父母和身邊的人誇出來的,是以自己更深信不疑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

為了證明自己的天賦,同時更是為了從天賦中獲得的那種滿足感和自豪感,人自然而然傾向于去刻意練習并鞏固天賦。

是以這種刻意練習就真的成為了自己的天賦,這就是相信的力量。

我在這方面也深有體會,從小因為我喜歡閱讀,理所應當國文好,于是寫作成了我的天賦。

是以我的天賦是因為我愛閱讀這個習慣,而不是與生俱來。

是以我的文章一直強調“語言的力量”“表達的力量”“相信的力量”。

孩子特别容易受影響,可見孩子的天賦都是大人正确影響的結果。是以大人要時刻覺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傳遞正能量(注意“度”,不是一味的鼓勵,要适當地讓他挑戰),不能貼标簽。

隻有“自我覺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色的孩子。

這就是我更文的動力和意義,我個人頓悟覺醒了,我希望通過我的文章我的經曆我的改變帶動更多的人頓悟覺醒。

是以父母了解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了解。

活出自己,你的育兒會省事很多。

隻有自我覺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色的孩子

三、接納孩子的三重境界和具體方法

作家周國平說:

“當孩子在編織美麗的夢想時,

不要用你眼中的現實去糾正他。

隻有被尊重、被認可、被支援的孩子,才激發出内心的創造力、内驅力和毅力。”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講:

不含誘惑的深情,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

是我深深地了解你、接納你,而不給你設任何條件。

父母要修煉的,是“無論情緒多糟糕,我都能接得住”。

這個接得住就是所謂的“接納”,包含自我接納和接納對方,同理親子關系亦是如此。

在這裡我再重複一遍“接納”,可見其重要性。

“接納孩子”有三重境界:允許、看見和認可。

“允許”是允許孩子不符合你的期待。

“看見”負面情緒背後的動力,這動力是孩子期待與父母的親密。

“認可”是看見孩子後認可孩子的 那些“你覺得不好的行為”。

因為“父母覺得不好的行為”其實是孩子用行為發出的内在呐喊,需要父母用心去“看見”。

換句話說,父母覺得孩子不好的認知是錯的,要看到問題本質。

不是孩子不好,而是父母沒做到位才導緻孩子那樣的表現。同時也離不開父母善意的引導。

是以“無論孩子多麼“作”,都是因為他想盡各種辦法來引起你的注意,想讓你“愛他”,一個從來不在你面前作的孩子是徹底絕望了。

還能在你面前表現不好,證明他是勇敢的!

父母做到真實接納孩子必須做到:

第一,你要自我接納。

第二,你的負面情緒要有去處。

被接納越多,就越有經驗接納孩子,這是良性循環。

第三,允許自己接不住孩子。

但凡兩人深度互動,一定是彼此滿足,而不是一方總在付出,另一方總在索取。你對孩子也有需要,需明示而非含糊其辭。

此刻,孩子學會了3點:

第一,我的需要可以像媽媽那樣直接表達;

第二,我也是有能力滿足别人的,無論他多麼權威;

第三,我與媽媽是平等的。

需求互換就是人格的對等,也是接納的本質,同時要承受一個風險:孩子可能不會滿足你,如同你不會滿足他。”(引用)

下面是天使孩子寫的文字,或許對身為父母的你有所啟發。

“說老實話,我對成功真的不感興趣。

可是媽媽喜歡啊。為了媽媽,我有時候也努力做些不喜歡做的事情。

為了讓别人開心,去做一些事,這些事自動就有了光、有了意義。”

四、培養孩子的前提是尊重、了解、不比較和讓孩子做自己。

真正的培育孩子,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和了解的前提下。

陪伴是明知道你犯了錯,

但我依舊願意保護你的尊嚴和臉面。

因為我知道,

好的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靠山。

即使你犯了錯,

我也會堅定地和你站在一起。

我對你的愛與尊重,

也永遠都不會改變。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用比較來鞭策孩子,

隻會讓他喪失信心、内心受傷。

要找到他的優點,

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

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同時作家馮骥才所說:

“風可以吹起一張大白紙,

卻吹不走一隻蝴蝶。

因為生命的力量,

在于不順從。”

唯有這樣,

孩子的一生才不會囿于讨好别人,

而是專注于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尊重、了解自己和他人,不比較以及做自己,這不僅适用于孩子,更适用于父母。

道理都是相通的。

“培育孩子就是你犯了錯,

我看破不說破。

培育就是你的一萬種嘗試,

我都始終支援。

培育就是再微小的成長,

也值得給他海豹式的鼓掌。

培育就是你偶爾的張牙舞爪,

我笑看不發飙。

(尊重)

培育就是在我家辭典裡,

從來沒有“别人家孩子”。

培育就是你已經盡力了,

輸了也沒關系。

(都是和自己比,不和别人比)

培育就是知道做錯了什麼,

比讓他道歉更重要(自我覺知)。

培育就是小時候給他紮針,

長大後給他翅膀。

培育就是讓他愛上你的微笑。

培育就是讓他把你當成自己的榜樣。

培育就是你的夢想不老,

他的好奇心剛剛好。

培育孩子就是用心,發現心,用生命影響生命。”(生命影響生命)(引用)

五、如何培養内驅力

要想培養孩子(和父母)的内驅力,有三樣東西,非常重要,那就是

“自主感”、“勝任感”和“情感聯結”。

什麼是情感聯結呢?

當一種活動總是發生在舒适,寬松,親密的環境和社交氛圍中,并且做這種活動時,總能夠體會到尊重、支援與愛意,你也會越來越喜歡這樣的活動,獲得充分的内驅力。

那如何培養“内驅力”呢?

1. 找原因,提供方法,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自主感➕情感連結)

2. 提出倡議,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體會勝任感➕情感連結)

3. 提供幫助,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更多。(勝任感➕情感連結)

六、用6個具體方法培養孩子

首先對父母本身的認知而言,父母必須有前瞻性,同時把孩子視為成年人。

真正重要的是發展孩子應變的能力。這種應變的能力除了專業(職業)能力,還建立在一些核心素養基礎上的,實際上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上司力、檢索和收集資訊能力等等,有很多方面。

能力教育(社會生存、人際交往等)和幸福感(自我接納和自我定位、人際關系等)教育,這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用自己那些頑固不化的、上一代人的虛榮心去綁架孩子的選擇、孩子的未來,給孩子一個自由生長的空間,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個人隻有相應的空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夠獲得人生的幸福,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要愛自己,尊重自己,做真實真誠自在的自己。

其次針對父母對孩子的态度而言,孩子其實不是孩子,孩子的潛力無窮大,孩子其實對很多晦澀難懂的知識都很感興趣,給娃他想要的平台,娃就會起飛。

培養孩子隻是生命影響生命而已。

具體方法如下:

1.尊重孩子愛孩子,了解孩子全盤接納孩子,讓孩子活出自己,給他想要的。

譬如在明朝出生的徐霞客不喜歡考試,隻喜歡旅遊。在那個年代的他所謂是離經叛道,幸虧他有開明的父母支援她呵護他的決定。

這樣的孩子肯定是自信陽光的。

既然你把孩子視為成年人,就要學會放權,把成年人的基本權利給孩子,犯錯越早成本越小。

是以我想說:

如果您已為人父(或母),你會讓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徐霞客嗎?

而您,成為了你想要的“徐霞客”嗎?

曆史教會我們的,從來不是讓我們當别人,而是教會我們如何做自己。

做自己的前提是敬自己,愛自己。

不然你會不知道如何做自己。

2.培養謙遜、孝順、寬容等能力,多讀《論語》《了凡四訓》等古典經典書籍。

譬如經常告訴孩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古語,同時楊定一曾說:孩子越小接觸《心經》等類似宗教的書籍越好,這會開啟孩子的智慧,所謂開竅正是如此。

3.培養自我檢討改過,每日内察自己的能力,分離個自我出來冷靜地看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經常告訴孩子“吾日三省吾身”,養成每天寫檢討日記的習慣,盡量知行合一。

4.培養數學和閱讀能力。

在所有的技能中,有人說應最在意培養孩子的是:數學和閱讀。

小時候培養孩子數學和邏輯能力,就是培養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培養閱讀的習慣,就是培養他自學的習慣。

除了數學和閱讀,剩下的時間就用來鍛煉身體。

5.目标感

目标是北極星,而數學和閱讀是雪橇。除此之外,為了實作人生的目标,價值觀很重要。要從小和孩子讨論正确與錯誤,讓孩子知道如何判斷與選擇。

你看童時的我們最不缺的就是理想,是以我們要小心呵護孩子的夢想,萬一就實作了呢?

同時父母也要常内觀,找回自己的目标,和孩子一起進步。

上進的父母自然有上進的孩子。

6.拓展孩子的世界觀,發展全局觀,即所謂「上帝視角」。

譬如看地圖時,可以一窺全貌。

多讀《道德經》等古典書籍,了解“道”,譬如我家娃也會背第一句了。

作為學生,做題時要考慮這題的适用性,出題人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出題而不是我想的那樣。

7.培養孩子深刻認識自己,了解人性規律和底層規律,在大腦裡建構各種思維模型(底層思維)應對生活社會各種場景的能力,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行深入思考研究,實事求是。

推薦孩子深入研究各種基礎概念(譬如基本機關如品質),建構底層架構,讀《好好學習》《好好思考》《毛澤東選集》《天幕紅塵》等經典書籍。

其實以上七點正是我頓悟後對自己的要求,這對大人同樣适用,我也正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莊子曰:通于一,而萬事畢。

芒格也曾經說過:隻做一件事情的人,往往比做多件事情的人知道的更多,得到的也更多。

因為世間各行各業的頂層大道都是相通的,你隻有做到了通于一,才能萬事畢。

而如何真正找到一條完全适合你的道路,不僅讓自己高速成長,也成就孩子的未來,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之道。

今天是我‬寫作的第54/365天。

我的更文初衷:

心影響心,願帶動更多的人走在改變底層思維,即刻行動的路上。

我的宗旨理念:

愛自己,尊重自己,找到目标和自我價值(本自具足),自我檢討,知行合一(時刻護善念、善言、善行),那麼“你想要的自己”和“想要的生活”,會自動出現在你面前。

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秘密》。

原創不易,覺得好記得點贊和分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歡迎關注我,傾聽我的覺醒故事《這是我的覺醒故事1和2》以及對生死的頓悟(詳見文章《生命的本質上中下3篇》),還有情緒療愈系列文章,請和我一起改變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