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懂一本書》—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本文字數4618,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讀懂一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樊登,“樊登讀書” 的創始人;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曾任職中央電視台,主持過 《實話實說》《12 演播室》《三星智 力快車》等節目。

樊登認為閱讀不求快:一 周消化1本書, 一年精讀52本 書,1000 本書單不如一套方法在手。吸收不求全:600 頁也能濃縮到50分鐘, 聰明地抓取核心内容就是為自己節省時間。知識不白學:創業、職場、親子、科技、曆史、哲學、藝術。教你在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那我為什麼要分享這本書呢?因為如何讀懂一本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話題,這本書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讀書都有自己的方法,不是說讀了這本書我就會讀書了,就能讀懂一本書了。而是說,我們閱讀了這本書了解了作者的思路,我們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很多讀者問我如何讀書,根據這個問題,我也在試着寫一些文章來幫助大家,也建立了共讀群來幫助書友解決一些讀書方面的問題,在這裡歡迎你的加入。好我們言歸正傳,進入主題。

1

如何選擇一本書

很多人說選書很簡單啊,但是樊登認為,怎麼選書也是有一套邏輯的,而在說如何選擇書之前,我想聊聊我們對于讀書的幾個誤解,隻有破除了這些誤解,我們才能擺正閱讀的心态,明确閱讀的目的,然後就知道如何選書了。

1、讀書誤解

首先,很多人說讀書沒用。這是最大的誤解,要知道持續學習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為什麼呢?你想現在的時代發展越來越快,知識在不斷地被淘汰、更新。我們身邊的朋友在不斷的提升自己,跟朋友聊天你都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你會不會覺得尴尬呢?是以讀書很重要。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用最便捷方式跟更多的人對話。這樣我們的視野就會變得更加開闊,而不是僅限于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些人和事中。

塔勒布曾經說過,讀書是唯一有效的培養一個人才的方式。他把哈佛大學所做的教育,叫做教小鳥飛的模式,就是說,學校給我們設定一套學習架構,如果你想成為醫生,你就必須學習哪些課程,隻有把這些都學會了你就可以成為一個醫生。

但樊登老師說,像愛因斯坦,牛頓這些偉人,他們進入大學隻是一個學習的契機,他們剩下的事情都是通過讀書來解決的。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在教室批量化的教學不一定會成為偉人。因為老師跟你也不一樣,老師不知道你的弱點是什麼,老師最多培養出來的是一個差不多的人,是以這些偉人,都是在利用讀書來學習。是以隻有通過閱讀,我們才能夠個性化地成長,才能夠實作Keep Learning。

第二個誤區,讀書隻追求有用?這一點和第一個誤解似乎是對立的,但不妨礙它依然是一個誤解。如果一個人讀書,是為了讀了以後讓書來幫自己解決實際問題,不解決問題就氣急敗壞,那他就完全誤解了書的作用。書隻是催化劑,隻能助力,最後能不能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你自己。如果完全功利地去依賴書,就會落入“讀書功利化”的陷阱。

實際上,讀每一本好書一定都有用。是以我們應該盡量去讀好書。那麼讀書一定有用,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我們今天所學的事業、家庭、心靈,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益處。

第三個誤區,讀不懂。首先你要知道讀不懂必定不是一個固定狀态,因為讀着讀着就讀懂了。不要隻讀那些能夠讀懂的書,或者隻讀那些你有興趣的書,你會很容易陷入到“存量技能”的陷阱當中。一個真正善于學習的人,可能一本書讀下去,這個問題就已經解決了。讀書要讀全面,不要隻讀一類型的書,因為對你開闊視野沒有任何幫助。

第四個誤區,讀書是一件私事。這隻限于在文學的範疇,但是對于相對論來說,這就不是一件私事。因為這是一個公共知識,需要大家一起探讨,達成共識的知識,隻有你學會了,才知道他的對錯。

最後一個誤區,自己讀的效果最好。我想說的是,不要自己讀,你可以把你讀書的書與書友分享出來,碰撞一下想法,以人為鏡。為什麼?因為很多時候你并不一定能夠讀懂,聽聽别人的想法可以幫助你完善自己對這本書的了解,彌補缺陷。當你聽懂了以後,了解了這本書的主題,再去看脈絡也就清晰了,反倒很容易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2、選書

那我們應該如何選好書呢?樊登在書中提出了TIPS原則,分别代表我們挑書的四個次元:

第一,T,Tools,就是這本書裡邊有工具,可以學到有一些能夠去實踐的東西,比如,《非暴力溝通》《關鍵對話》。有這個工具就能夠立刻應用,能夠改變你的生活。

第二,I叫Ideas。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新的想法,或者有新的發展。比如,《世界觀》。

第三,P,practicability,就是實用性,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改變,那如果你具備了T,我相信就會有實用性。

第四,S是科學性,是以有嚴謹的科學文獻的支撐,然後有相應的實驗,具備一定的可證僞性。比如,《思辨與立場》。

那如果這本書都不具備TIPS原則呢?比如,《百年孤獨》這樣的名著,樊登說文學作品是可以欣賞的,加上趣味性很好。總體來說,選書要具有科學性和建設性。因為,一本好書如果跟我們以往的認知不一樣,那麼這就是有建設性的書,我們需要認真對待。

2

如何讀懂一本書

你為什麼讀書?如果每本書的知識不能通過有效的途徑轉變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種沉沒的時間成本。最重要的不是讀書數量,而是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大多數人在閱讀的時候,或許不認為存在什麼看不懂的詞句,但是你真的讀懂了嗎?如何讓自己真正讀懂一本書呢?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你的了解能力的池子有多大,你就能夠讀懂多難的書。這個池子包括7個部分。

1、經濟學知識

經濟學的基礎思維是當代人一定要掌握的。比如,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薩缪爾森的《經濟學》、曼昆的《經濟學》、《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大家可以閱讀一下這些書,當你把這些書都讀完了,你就會知道經濟學原來是這樣的思維方式,經濟學是怎麼樣看待成本,看待價格的。

當你有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你再聽到一些的建議,或者書中所說的觀點以後,你就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它進行進行批判性的思考,來了解ta說的到底對不對,有沒有待商榷的地方。

2、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知識是了解人類動機的不二法門,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的知識,我們就更加容易了解,關于家庭教育,關于親子,關于這夫妻關系,這些人際互動的原理。

3、國學常識

比如,《老子》《論語》《孟子》《莊子》,這四本書的句法用詞掌握了,那麼讀起古文來也會順暢很多。

4、管理學知識

管理學是處理當代人際關系的一門學科,是以它背後隐含的其實是上司力。就是假如你隻有前面的那些國學、經濟學、心理學知識,你怎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系?幾乎人人都會在某一時刻陷入人際關系的痛苦當中。

比如,不會帶團隊,不會向上管理,不會彙報工作,不會處理工作中的人際問題。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的理論,比如怎麼去塑造共同的願景;怎麼通過溝通來開闊我們的溝通視野;怎麼被人尊敬和信任;怎麼給别人做回報;怎麼表揚;怎麼批評;遇到别人情緒不好的時候,怎麼舒緩對方的情緒。

5、邏輯學的知識

邏輯學就是要讓自己有分别邏輯的能力,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就能知道怎麼去論證,怎麼有效提問。

6、哲學知識

哲學可使人開闊眼界,提升認知層次。假如你作為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每天腦子裡想到的都是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那你很難給别人帶來更高層次的啟發。讀了很多的哲學書以後,你才能超脫于現狀。你所關注的問題太小,是因為你沒有看到更高層次的那個問題。

7、人生經驗

假如你在讀一本書時,完全沒有人生經驗,你就會覺得它沒意思,因為你不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比如,《這不是你的錯》、《科學史》、《世界觀》等等。這些書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閱曆。是以隻要你願意學習,任何一個領域當中,你都一定能夠找到最經典最有效的書籍。

要想把一本書讀懂,我們需要養成讀完以後總結的習慣,就是知識的反刍。最好的方法就是講給别人聽,查漏補缺,不要害怕講不好,這是需要過程的。

3

如何解構一本書

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不用擔心,再複雜的書都有一個結構。

1、找到使命感

每本書都有一個使命,它一定是要解決一個人生的大問題,當你能夠找到這個使命的時候,你就要想它是如何達成這個使命。這本書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其實作者跟讀者之間就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我們要能夠提煉出來這本書的綱領。

比如,《論語》,它的目的是什麼?論語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在社會上怎麼樣安身立命,論語講的就是仁義禮智信,怎麼樣交朋友等等。

2、寫作背景

關于書中的主題,相關領域的人曾經做過哪些讨論,哪些機構曾經做過研究,他們的結論是什麼,有些書一定會這樣寫。有些書是沒有背景叙述的,直接就跳到了解決方案上。

比如《掌控談話》,是一位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談判專家寫的,沒有遵從标準的學術化的邏輯。這本書一上來就抛出了最有用的内容。一本書的背景知識,能夠幫助讀者開闊眼界,讓人們了解一個理論的前沿研究狀态是什麼,進而間接地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

3、解決方案

再次,就是一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有哪些解決方案;或者這個故事是怎麼發生的,變化的過程是什麼。為什麼我說“或者”呢?比如《蘇東坡傳》 《列奧納多·達·芬奇傳》這樣的書,書中叙述的就是過程,并沒有解決方案。這些書并不是要解決一個問題,而是想告訴讀者,書中的主人公一生經曆了哪幾個重要階段,全文運用的都是講故事的寫作手法。

工具類的書在這個部分就是尋找解決方案。比如《思辨與立場》一書,講完了主題的重要性以後,就開始講怎麼才能夠獲得思辨性、批判性思維,進而指出我們需要有思維的公平性、思維的勇敢性等,最後給讀者羅列出很多的解決方案。

在這些解決方案的論證過程當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論據。什麼是論據?比如統計數字、對比實驗、長期跟蹤的調查結果、大量的案例。這些都是書中很有價值的内容。

4、總結價值升華

書的最後一部分,一般來講,會進行價值升華。什麼叫價值升華?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這本書講這個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最後能夠達成一個什麼樣的效果?作者希望大家讀完這本書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

比如,你知道了怕死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心理驅動力,對你的人生有什麼意義?你接下去會幹些什麼?你知道了親密關系是基于你自己并不完整這一事實,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于是你需要把自己的内心建設得更完整,這樣一來,對你的婚姻會有什麼好處?如果全社會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對全社會的婚姻狀況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是以,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從書裡提煉出問題,也就是書的使命,同時将它的價值進行升華。比如《論語》可以概括成很多門類的主題,有人用來論證家庭關系,有人用來論證職場關系,有人用來治理國家,還有人用來論證心理學問題。半部《論語》治天下,就在于它的主題是寬泛的,是普适性的。這就是我們說的價值升華。

最後就是把一本書的精華内容記下來,怎麼記呢?首先,當你感覺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時候,一定要記下來。第二,當你感覺問題很重要的時候,要記住它;第三,當你感覺某種解釋令你很意外的時候,也要記下來;第四,當你看出遞進關系的時候,這部分很重要,要記下來等等。然後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就形成了整本書的精華筆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