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提起長安街,很多人都知道“十裡長街”,其實在明清兩代,長安街隻是從東單到西單這一段,甚至到了民國,天安門前那段還另有專名(中山路)。因地處皇城要沖,乃是天街禦道,雖然不長,卻排列着長安門、長安街牌樓、三座門等一系列經典建築,可謂壯觀瞻而嚴禁衛也。

清乾隆年間的《國朝宮史》卷十一記載:“皇城有天安、東安、西安、地安四門,天安門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于乾隆十九年,增築門外圍牆,各設三座門。”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1902年之後的大清門

“龍門”和“虎門”

天安門前的禦道天街,是T字形,順着千步廊向南到大清門,其東西向即為長安街。這裡都是高規格的龍尾禦道。明代《長安客話》載:進大明門(清改大清門),次為承天之門(天安門),天街橫亘承天門之前,其左曰東長安門(長安左門),其右曰西長安門(長安右門)。

天安門前這條橫亘的天街,有長安左門、長安右門跨于其上,門内這段,民國時曾專稱中山路,門外則是東西長安街,清代這裡不是通衢,甚至整個内城都沒有東西通衢,長安左門以及長安右門的門外不遠處有東、西三座門,都是門禁所在,三座門外還豎有長安街牌樓,上有刻着滿漢雙文的“長安街”匾額,且有值房設守,民國時去除滿文,東邊匾額題為“東長安街”,西邊的匾額則為“西長安街”。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1918年至1919年的長安左門 甘博 攝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清末長安右門

其實早在明代,東交民巷會同館的朝貢使臣入朝,就是走東長安街,弘治六年的一道奏折還提及東西長安門外道路損毀,有礙使臣通行和觀瞻,亟待修理,建議從磚砌甬道更新為石道。這種甬道在東四、東單一帶都存在,早期應該是夯土外包砌大磚,形成高起的甬道,以便利車馬,行人走兩側土道。從這道奏折還可以看出,明成祖定都北京才不過八十年,皇城禁地的這條道路,“磚多被人偷盜,或年久破碎,止存土街,旁低數尺,一遇大雨,積水成河。”

從後來東西長安街清末老照片看,長安門外依然沒修成石道,十有八九又是“被浮言所阻”,看來皇帝家門前搞點建設也不那麼容易。不過畢竟還是要“壯中國之氣象,聳天下之觀瞻”,當年要是進到天安門前,一般得過長安街牌樓,再過三座門,再過長安門,然後才能到達。這種森嚴的門禁,給東交民巷的外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1918年1919年的東三座門

1860年之後英法等國陸續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好奇的洋人想一睹長安街的情景,還沒到牌樓跟前,就被喝止,以至于庚子事變時,他們報複性地在皇家禁地四處遊蕩,拍照留念,甚至坐在龍椅上擺拍,其實都是這種森嚴帶來的反彈使然。而一旦這種刻意營造并積澱千百年的神秘感被打破,天朝上國的金玉其外被識破,那爬滿了跳蚤的華麗袍服就隻是奄奄一息古老王朝的裹屍布。但任何一位對文明有敬畏之心的人站在這裡時,都會對這種古老、雄偉、壯麗而又充滿智慧的美發出由衷的贊歎。

橫跨于長安街上的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分别被稱為龍門和虎門。傳統文化中常提到“左青龍,右白虎”,明清時,殿試張皇榜是長安左門,正應了躍龍門;長安右門正相反,每年霜降前秋審在門内舉行,主生殺予奪,是以是虎門。

關于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的曆史,有觀點認為,這兩座門元代就有,可能是“外儀門”,内有千步廊、中書省,它是居于大城官員的通行之門。《明英宗實錄》載:“正統元年(1436年)修長安左右門,以年深瓴瓦損壞故也”,此時距明建北京也不過二十年光景,算不得年深日久,有可能這兩門明代之前就已經存在。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的南北邊,皆連一段皇城牆。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于1952年底被拆除,其北側相連的皇城牆,于1959年分别向東、西平移了六十多米,應該是當年配合外側觀禮台的建設所做的調整。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庚子年間的千步廊

值得一提的是,從老照片看,長安左門及長安右門的彩繪同大清門一樣,是一字枋心雅伍墨旋子彩畫,清末北京城的彩畫很奇怪,按道理天安門為龍草和玺彩畫,其前的大清門、長安左右門應該是降一等,采用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或者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比較合理,但是這幾個門的彩畫,用的卻是等級最低的、不貼金雅伍墨旋子彩畫,可能與它們的磚石材質有關,貼金易剝落。

鮮為人知的公生門和公生橋

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之外約五百米,有東、西三座門,它們分别位于南池子和南長街南口靠外,橫跨長安街,于1950年拆除。《日下舊聞考》載:“乾隆十九年,于東西長安門外增築圍牆,各設三座門”。1913年為開通長安街,将此東西三座門改建為紅牆、黃琉璃瓦歇山小式頂之三孔券門,仍稱東西三座門。在東三座門内,南池子南口西側紅牆腳下,還有一口上好的甜水井,《天咫偶聞》載:“京師井水多苦,而居人率飲之。茗具三日不拭,則滿積水鹼。井之佳者,内城惟安定門外(滿井),外城則姚家井,次之東長安門(注——應指東三座門)内井,再次之東廠胡同西口外井,則劣矣。”這口井的位置,根據老照片推斷,應該就在此處紅牆前的綠地裡。

在長安左門與東三座門之間以及長安右門與西三座門之間的高大南牆上,東公安街(原兵部街)北口以及司法部街(原刑部街)北口,還辟有東公生門與西公生門。除此之外,金水橋東西兩側還有兩座橋,分别對着社稷壇和太廟,這兩座橋就叫公生橋。

門和橋皆叫公生,緣于它們都是供官員通行的。“公生”一詞,語出《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詐僞生塞,誠信生神,誇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是以分也。”其中前兩句,在古代被當做官場箴規。

據《明英宗實錄》,正統元年(1436年)六月,分别建東、西公生門于長安左門及長安右門外之南。近五百年後的1914年,兩座公生門被拆除。1916年,在原來兩座公生門的位置,分别建了一座水泥牌樓。東公生門原址附近興建“履中”牌樓,與之對應,西公生門位置建了“蹈和”牌樓。1950年,兩牌樓一同拆除,石匾由文化部文物局收存。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民國時長安左門南側的“履中”牌樓

與之不遠的東西長安街牌樓,則經曆了拆除、移建又拆除的命運。東長安街牌樓原位于今王府井大街南口外西側,西長安街牌樓在府右街南口東側,兩牌樓東西相向,橫跨長安街,構造相同,均為木結構三間四柱三樓式。立柱為沖天柱式,不過東長安街牌樓中間立柱比西長安街牌樓要高出一截。長安街東西牌樓的每根立柱兩側均加有戗柱,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經曆了民國改水泥牌樓的潮流之後,尤其是1954年1月景德街牌樓被拆後,這兩座牌樓是北京城内少有的還保留原樣的木制街牌樓。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1881年的東長安街牌樓

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明清長安街上還有哪些門與牌樓

民國時的西長安街牌樓

1954年8月18日,東西長安街牌樓開始拆除,25日拆除完畢。拆下的構件運到陶然亭公園北門内分類儲存,其木構件逐一編号并登記造冊,瓦件儲存完好。1955年,這兩座牌樓在陶然亭公園内按原樣重新組建。1971年9月,有關方面又将這兩座牌樓拆除。2011年,陶然亭公園重建立起兩座牌樓。這兩座牌樓與原來的長安街東西牌樓在細節上多有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是原牌樓為悶青削割瓦綠剪邊,而不是黃琉璃瓦綠剪邊。但畢竟是重建了,讓人們依稀能夠窺見它們當年的雄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