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确認懷孕後一個月失去母親,我從産前抑郁到産後

生完孩子之後,很多媽媽都會經曆一段黑暗的時光。會累到不想說話,會忍不住發脾氣,會一個偷偷哭,會控制不住的難過,甚至不喜歡孩子,想要傷害自己……

産後抑郁,經常發生,但也最容易被忽視。你曾經經曆過産後抑郁嗎?是怎樣熬過來的呢?

來自丁香媽媽 App「孕産抑郁」星球的寶媽@遠仔麻麻和大家分享她産後抑郁的心路曆程。

我知道人生終有一别,也曾想象過離别的情景,卻沒想到這一切來得這麼快,這麼突然,這麼讓人難以接受!

寶寶來了,媽媽走了

2019 年的 9 月 8 日,我在驗孕棒測出兩條杠杠後,第一時間告訴了我媽。她說「終于等到了,你我都更新了!」

是啊,我們都更新了,但您卻沒等到做外婆的那一天。

一個月後,10 月 11 日晚上,我接到弟弟電話說「姐,媽住院了,你回來吧」。随後,我的其他親人、朋友圈以及直覺都告訴我事情很不好。就這樣,我一夜無眠。

第二天,當我趕到她身邊時,她已經陷入了深度昏迷,頭部裹滿了紗布,身上插滿了管子,我甚至沒能在 ICU 病房裡認出她。兩天後,醫生告訴我們,她的頭部硬得跟石頭一樣,顱内充滿了積液,已經接近腦死亡,甚至連做植物人的機會都沒有,一旦撤離呼吸機,她的所有生命體征都無法維持,讓我們準備接她出院。

從醫生的辦公室出來,我失控了,在醫院的過道裡和弟弟抱頭痛哭。所有人都勸我「你要照顧好自己,你媽一定不願看到你這樣難過」。我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情緒,不敢哭太久,因為肚子裡還有一個寶寶,因為我媽一定不願看到我這般痛苦。

上天啊,對我真的公平到了極點,一邊準備讓我成為媽媽,一邊又讓我失去了自己的媽媽。

孕期,我微笑卻不快樂

送完媽媽之後,我第二天就返程回了廣州。我不敢在老家多待哪怕一天,因為害怕觸景傷情。休息了一天之後,我便去上班了。我想讓自己忙碌起來,不去想這件事。

我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像正常人一樣,跟同僚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我甚至沒有哭。在人前,包括隊友,我盡力掩藏自己的所有情緒,盡量讓自己看起來是開心的。我害怕我暴露出一點點不好的情緒,我害怕他們安慰我,因為他們一開口,我的眼淚就會決堤,我不想這樣!

但我真的不快樂!我每天都在想她,每時每刻,夜裡洗澡和睡覺的獨處時刻尤其明顯。我時常恍惚,腦子裡一直有兩個「小人」在說話,一個告訴我「你媽還在,這隻是一場夢,下次你回家,她還會站在家門口等你,給你做好吃的」,一個告訴我「哭吧,你媽永遠離開你了,你再也見不到她了」。我甚至感覺自己有點兒人格分裂。

産後,短暫的幸福感

生完孩子,我的情緒有過短暫的平複。那是一個新生命帶來的巨大喜悅,沖擊了我失去媽媽的巨大痛苦,雖遺憾卻歡喜。加上寶寶因為早産住院了,隊友和婆婆兩個人同時照顧我,讓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生完孩子也沒有太大的不适,除了偶爾漲奶和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我看起來就不太像個産婦。

婆婆沒有幹涉我做任何事情,我能正常洗頭洗澡吃飯玩手機,甚至因為擔心我不友善下床,她每餐都将飯菜端到了我床前。我享受着這「皇後」般的待遇,也享受着成為媽媽的喜悅,我感覺自己是快樂且幸福的。

月子裡的「至暗時光」

情緒的「恢複」很快就又被打破了。

寶寶出院後,家裡的重心一下轉移到了孩子身上,我感覺我被「忽略」了,甚至看起來像個外人。抑郁的情緒是被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每一點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導緻我最後情緒大爆發的「元兇」。

比如,寶寶因為早産無法銜乳,我着急焦慮,無法親喂還不能自己抱着瓶喂,讓我感覺自己就是個「沒得感情的擠奶機器」。

比如,月子裡隊友的家人就商量着我休完産假就把孩子放回去老家養,因為婆婆不願意來廣州,他們心疼婆婆,卻絲毫沒有問過我的意思,讓我覺得自己被「過河拆橋」。

比如,婆婆每天都在念叨廣州的物價高,買的菜不舍得吃,兩三塊豬腳能煮一鍋湯,買的香菇剩兩朵都不舍得放。每每我一個人吃着一盤鲫魚豆腐湯,她跟隊友鹹菜就饅頭,讓我感覺自己是隊友的「負累」。

太多了……

作為新手媽媽,我慌亂沒人教,甚至關于寶寶的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決定,讓我感覺自己徹底失去了「家庭地位」。

但是,沒有人關心過我的情緒,隊友甚至認為我「矯情」。我把自己「關了起來」,不說話,臉色也不好,每天像個「行屍走肉」一樣地躺着,經常一個人掉眼淚,但又不敢聲張。我每天都在想「要是我媽還在,她一定不會讓我像現在這般遭遇,她一定會照顧好我的」。我開始胡思亂想,在心裡反複咀嚼我失去媽媽的痛苦,同時又十分不滿當下的狀态,陷入了一種「如果我媽在會怎樣怎樣」的極端思緒裡。

終于有一天夜裡,我熬不住了,情緒徹底失控崩潰。導火線我已經忘了是什麼了,我隻記得在我洗澡的時候,放了個音樂,歌詞的某一句戳中了我,然後在蓬蓬頭的水落在我頭上的那一瞬間,我雙手環抱自己,嚎嚎大哭。

當時我感覺自己就像站在了懸崖邊上,身後空無一人,更沒有人喊我回頭。我任由自己放縱,隊友在門外拼命敲門,我沒有理他,而是哭得更兇。那一夜,如果不是少了點勇氣,我恐怕就趁着夜深人靜一躍而下了。

哭完了,洗完澡,我繼續像個「行屍走肉」一樣,不搭理任何人。隊友的詢問和關心,我也沒有回應。

走出抑郁,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那一夜的事,我和隊友都沒有再提起過。我剛出月子,婆婆就回老家了,家庭的一部分重心重新回歸我身上。

沒有了婆婆,隊友在育兒方面也都聽我的,讓我重拾了當媽媽的信心,我還可以做自己喜歡吃的飯菜。我開始接受隊友的關心和幫助,每天會和他一起推着寶寶去散步,甚至偶爾還會跟他提起我媽。

我重新調整心情,專門注冊了一個 QQ 記錄自己的每一天,也開始樂意跟朋友和家人分享育兒的點點滴滴。寶寶也還算天使,看着他一天天長大,做媽媽的幸福感逐漸被拉升。照顧寶寶的忙碌也讓我沒有那麼多閑暇時間去想失去媽媽這件事。

我遺憾,卻開始從心底裡接受失去媽媽這個事實。慢慢地,也就從抑郁的陰影裡走出來。

我的經曆也許比較極端,但産後抑郁絕對不是個例。作為新手媽媽,産後激素的紊亂、新增身份的不适應、家庭重心的偏移等等,都可能會引起産後抑郁。這不是矯情,而是很多産婦都會經曆的正常情緒。

其實剛成為媽媽,幸福感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想要的不過就是家人的多一點了解,多一點支援,多一點關心,如此而已。是以,别吝啬你的一個小小的擁抱,更不要讓一句「矯情」傷了新手媽媽的心。

策劃制作

策劃:漫漫 | 監制:漫漫

排版:夢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