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爸爸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累得隻想睡覺,但是5歲的兒子走過來問他:
“爸爸,你工作1小時賺多少錢?”
“你問這個幹什麼?快去玩去吧!”
“我就是想知道嘛!”
“好吧好吧,我1小時能賺30元。”
“爸爸,那你能借給我10元錢嗎?”
爸爸有點煩躁,他希望孩子趕緊洗澡睡覺去,不要再來煩他了,孩子一臉無奈地回到自己房間去了。
過了會兒,爸爸覺得自己對兒子的态度有點過了,就趕緊拿了10元錢給兒子。
兒子很開心地接過錢,從自己的被子下面抽出一疊皺巴巴的零鈔。爸爸一下子又火了,責問道:“你不是有錢嗎,幹嘛還要錢呢?”
“這樣就正好湊到了30塊錢,爸爸,我可以買你1個小時,你陪我玩好嗎?”
這個故事看到這裡,我想,這位爸爸一定驚呆了......
即使爸爸們經常加班沒空陪孩子,但是孩子還是很渴望有父親的陪伴,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愛的缺席以及心不在焉的陪伴呢?
要知道,我們陪孩子也許就是下班以後那麼一會兒,但是對孩子來說,那可是他的一整天啊,他盼着爸爸下班,也是盼了一整天哩。

有研究表明,缺乏父愛的男孩會更容易産生暴力傾向、參加團夥、陷入困境;缺乏父愛的女孩更容易自卑、更早發生性關系,受人鄙視,無法繼續學業。
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時間陪孩子嗎?也許你會說,我們忙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開不完的會、出不完的差。
确實,忙了一整天,回到家,累得隻想休息會兒,但這也不能成為我們不帶娃的理由,因為,好爸爸在教育孩子時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教育孩子不隻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父親的那一份責任和愛,媽媽永遠替代不了。
爸爸不一定就需要社會地位有多高,要懂很多,才能當一個好爸爸,在孩子眼中,父親的形象都是偉大的。
2
美國秘魯大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我們完全可以在回家後的幾個小時内提高親子陪伴的品質,幫助孩子更好地地長。
1、帶着孩子一起陪媽媽下廚房
很多人都會覺得做飯是母親的事情,其實爸爸帶着孩子陪媽媽下廚房,打下手、聊聊天,更是在教孩子尊重女性,這一點,孩子也會慢慢意識到。
我知道很多家庭都做不到,但是,讓孩子看到,花時間給愛的人也是很重要的事。
2、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做遊戲
我們不難發現,孩子不僅喜歡和感興趣的小朋友玩,更喜歡和爸爸一起打打鬧鬧。如果爸爸願意放下手機,放下父親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會很開心的。
其實,我們有沒有在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孩子是能幹感受出來的。
3、給孩子講故事
孩子很喜歡聽爸爸講故事,可以是爸爸小時候的故事或者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些關于父子之間的故事。
END
你來了,我是盛夏書香,一個快5歲男孩的媽媽,畢業十年不曾看書,因為孩子,我重拾書本。
在這裡,沒有什麼高大上的育兒理論,隻是我做母親以來的一些真誠地分享;初為人母,無知得很,每一筆,都是對過去的自己的一個交代,也不定期推薦自己認為靠譜的好書,好物,等你來。
覺得文章有收獲,歡迎你動動小指頭點個在看,也歡迎你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