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

引子

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數千餘年,這麼多年的曆史發展中,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将儒學當作正統思想,用以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且儒家思想對于人的行為準則做了一系列非常明确的規定,讓我們得以成為一個尊老愛幼,有道德有涵養的民族。在儒家思想當中,家庭倫理關系十分重要,比如說在韓愈的《原道》中就提過:“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意思就是展現仁義道德的倫理次序依次是君臣父子師友兄弟和夫婦。

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

儒家提倡孝道

然而雖說儒家思想影響深遠,但曆史上也同樣有很多父子反目成仇的例子,這種事情尤其常發生于皇家内,父子二人為了權力互相掣肘,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比如說《資治通鑒》中就記載了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次事變——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之是以發動這場政變,親手殺掉自己的兄弟,軟禁自己的父親,實際上就是為了獲得權力,登上帝王的寶座,而他的這一行為無疑破壞了儒家倫理綱常,隻不過礙于他身為天子,後世自然不好對其評價。

01

在上個世紀初期,有很多人或是為了報效祖國,或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毅然選擇了報名參軍,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士兵,盼望着能夠為國家幹出一番事業。有一個十分著名的将軍胡宗南就是如此,他自幼家境清貧,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然而即使如此他的父親胡際清仍然竭盡全力讓胡宗南能夠上學,還給他請了很著名的教書先生。

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

胡宗南

按理來說有一個這樣愛自己的父親,胡宗南的童年生活應該是非常幸福的,然而胡宗南本人卻并不這麼想,這是因為胡際清哪裡都好,就是控制欲實在是太強,有很多事情都必須經過父親的同意才可以。

小時候倒還好,可随着胡宗南漸漸長大,再加上當時西方思想對我國傳統社會思想的沖擊,導緻父子二人隔閡越來越大

,隻不過胡宗南一直默默忍受了下來,畢竟在他眼裡胡際清仍然是自己的父親,就算有沖突也隻能慢慢去調和。

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

02

可沖突最終還是爆發了,而導火索就是胡宗南的婚姻。胡宗南畢竟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婚姻一事上與老一輩有不同的看法,胡際清認為自己作為父親,自然要在兒女的婚姻大事上做主,這也符合古代舊社會人的一貫想法。可胡宗南認為婚姻應當由自己決定,而不是盲目的聽從父母的意見,就這樣兩人的父子關系出現裂痕,

胡宗南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來到廣東生活。

來到廣東之後,恰好趕上當時黃埔軍校招生,而胡宗南就這樣成為了這所軍校的一期生,而相信那個時候剛剛畢業的他也想不到自己将會在未來有那樣傳奇的一生。胡宗南在畢業之後參加了大大小小諸多戰役,而他本人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很多的軍功,受到了高層的重視,并擔任

徐州的軍長。

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

此時此刻的胡宗南已經是聲名遠揚,很多人都知道這位将軍,而他的父親胡際清自然也不例外。

這位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想要一叙舊情,可沒想到到了門口竟然就再也沒辦法走進去半步。胡宗南作為徐州軍長,自然不是什麼人想見就能見的,而且門口的警衛員也十分負責,沒有相關證件一律不得進入,胡際清就這樣被攔在了門外。

胡際清這下可惱了,哪有見自己兒子還要證件的道理,憤怒的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說他爹來了。然而警衛員進去通報之後,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胡際清無奈之下隻好選擇離開。

03

胡宗南心裡也很清楚,外面來的正是自己的父親,但是出于多方面因素考慮,他卻不能選擇貿然讓自己的父親進來。

首先兩人自然還是有一些沖突的,畢竟當年胡宗南離家出走之後,胡際清就一直對自己的兒子不管不問,自己發達了之後父親卻又不遠萬裡趕過來投奔,難免胡宗南心裡會有些不滿。

老父親到部隊看兒子,讓警衛員把軍長叫來,軍長卻說不認識這老頭

其次是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國家正值動亂之際,很多百姓因為這場戰争流離失所,如果自己就這樣接納了自己的父親,那就相當于告訴全天下人自己在抗戰時期搞特權,不顧百姓的安危而選擇和家人夜夜笙歌,

是以胡宗南是不敢收留的,就怕被别人抓住了話柄。

結語

是以兩人始終未能相認,隻不過胡宗南在之後派人給自己的父親送了一大筆錢,也算是報答了父親的養育之恩,隻不過二人的隔閡卻始終未能解開,或許這是一個不小的遺憾吧。

我們在和他人産生沖突時,一定要及時的化解這段隔閡,否則一旦沖突激化,兩人就不得不走向形同陌路的結局。

參考文獻:

《原道》

《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