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5款車在國外是買菜車,國内卻成了僞豪車,跟豪華一點不沾邊

在當今社會,随着“家與車”逐漸成為人民的标配,大家對代步車有了更高的要求。 這也與國民的“面子”思想分不開。 我覺得汽車不僅是代步工具,也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由于綜合原因的加持,我國逐漸成為全球豪華車市場銷量增長最快的市場。 即使在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下,人們對豪車的購買力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世界各汽車品牌紛紛進軍國内分一杯羹。 特别是豪華車品牌在國内建立了合資生産工廠,以進一步獲得市場佔有率。 國内曆來有1線豪車和2線豪車品牌的說法。 其中,1線豪車品牌簡單概括為“BBA”,意為奔馳、寶馬、奧迪三個德國系豪車品牌。 2線豪車品牌是雷克薩斯、凱迪拉克和奧迪但是,一些進階車品牌也有“魚目混珠”的車和品牌。 這樣的車在國外明明是普通大衆可以消費的蔬菜代車,但是來到國内後卻變成了“進階車”,還要漲價提車,這到底是什麼車,真是不可思議。 這次我要向大家逐一說明:

這5款車在國外是買菜車,國内卻成了僞豪車,跟豪華一點不沾邊

第一項:豐田艾爾法排名第一的車型必然是豐田埃爾法。 首先,豐田作為普通汽車品牌,除了其奢侈品牌雷克薩斯和皇冠系列之外,其他車型都以實用實用為主,與豪華沒有任何關系。 豐田阿爾法本身定位為家用7輛MPV車,在日本國内的售價也隻有19萬人民币,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随處可見,其群眾度就像我們五菱宏光一樣常見。由于埃爾法具有多功能、大空間、用途廣泛的屬性,最初很多明星被用于波姆車,很多大企業被稱為商務車,但由于長時間被稱為“進階車”,搖身一變成為百萬級的“進階車”,不加價車畢竟豐田的饑餓營銷做得很好。

這5款車在國外是買菜車,國内卻成了僞豪車,跟豪華一點不沾邊

第二個:奔馳Smart很多人認為奔馳的所有車型都是豪華車,但也有不是的子品牌。 那是奔馳Smart 作為奔馳的迷你版品牌,同屬于戴姆勒集團,雖然背離了奔馳的技術,但是在工作和材料方面也不好恭維。 裝修的大部分使用的是硬塑膠材質,和豪華完全不能比。作為小型貨車,在售價上要比市面上的同級車貴很多,最便宜的車也要十幾萬。 另外,由于維護和保養的成本,直接以奔馳為目标,但是除非真的對這輛車有特别的愛,否則買它的成本效益不高。第三項:捷克XEL作為捷克品牌的入門級車型,捷克XEL在産品力和品質方面沒有達到豪車的标準。 首先,捷克品牌在這幾年名聲掃地,從原來純正的英倫豪車品牌變成了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品牌,讓很多人不高興,豪華屬性大幅下降。其次,對捷克近年來的産品品質真的很擔心。 由于各種小問題層出不窮,維修費用高,捷克銷售額下降,價值率下降,市場上被稱為“七成豹”。 總體來說,捷克XEL不能算是豪車。

這5款車在國外是買菜車,國内卻成了僞豪車,跟豪華一點不沾邊

第四個:特斯拉特斯拉這幾年來一直被包裝成“豪車”的屬性很受國民歡迎,特别是在一線城市幾乎随處可見,但其實特斯拉最便宜的車型不過20萬輛出頭,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并不貴。 為什麼特斯拉成了“豪車”?其實這和特斯拉車售價的“高開低走”沒有關系。 最初進入國内的時候,特斯拉model x的售價達到了幾百萬,其他車的價格也不低。 自從特斯拉實作國産化後,價格不斷下降,但由于其過去“高價”的印象并未消失,特斯拉也隻起到了“豪車”的作用。其實一個品牌要達到“豪華”的水準,需要品牌的曆史沉澱、技術含量、定位人、使用材料工作等諸多要求和條件,是以特斯拉綜合來說還不能完全滿足這個要求

這5款車在國外是買菜車,國内卻成了僞豪車,跟豪華一點不沾邊

第五項:雪鐵龍DS要說中國汽車市場上最悲慘的豪華品牌,不是剛剛宣布要合并東風日産的英菲尼迪,也不是有名的讴歌,而是雪鐵龍DS。 從定位來說,雪鐵龍DS是不折不扣的豪華品牌,自身是雪鐵龍旗下的高端豪華子品牌,百度百科介紹中寫道:“DS是法國汽車工業頂級設計豪華品牌。”誠然,DS旗下車型不錯,材料都符合豪華标準,做工代表雪鐵龍最好的制造技術,而且在材料方面遠遠超過其他豪華品牌,背靠PSA集團,DS的研發實力也不錯,外觀設計但是,從市場認知度和銷量來看,DS有點“慘”。 由于營銷、宣傳推廣戰略遭遇水土不服,DS旗下所有車型邊緣化,甚至一步一步打折銷售,在售價上完全偏離豪華路線。 總的來說,DS這個品牌在中國的失敗,有點可悲。

這5款車在國外是買菜車,國内卻成了僞豪車,跟豪華一點不沾邊

總結:總的來說,這5個車型或品牌現在都是中國汽車市場上名副其實的“僞進階車”,大家認同嗎? 如果有其他補充的話,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和見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