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愛曆史的女子有慧根,第78期

荀子有三個有名的弟子,第一個弟子是南韓的丞相韓非子,第二個弟子是秦國的左丞相李斯,第三個弟子是漢文帝的丞相張蒼。

荀子的三個弟子中,隻有張蒼一人是壽終正寝,享年106歲。韓非和李斯皆“英年早逝”,死于非命。其中,韓非是被李斯所殺,李斯則被趙高所滅。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說,秦二世二年的七月,李斯被腰斬于鹹陽城,并被夷滅三族。臨死前,李斯拉着自己兒子的手說:“我還想和你一起,去城郊打野兔,可惜再也沒有機會了啊!”

正是李斯的政策,使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了天下。但誰能想到,這位 "高高在上"的秦國二把手,卻落得個家破人亡、夷滅三族的結局。

據說,李斯被滅門前,滿朝文武沒有人為他說話,更沒有人為他求情。甚至有不少人拍手稱快,這些朝廷官員為什麼對李斯如此冷淡?

答案恐怕是三個“不”——

不敢、不想、不能!

一、趙高當政,指鹿為馬,動辄禍及全家,文武群臣不敢求情!

大部分官員因為趙高的心狠手辣而不敢求情;另外一小部分,他們本來就是趙高的人,李斯遭殃,他們恨不得落井下石,還說什麼求情?

沙丘政變時,趙高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皇帝車隊的隊長),跑去遊說當朝宰相李斯,密謀廢長立幼。他提議李斯篡改聖旨,讓他的學生、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承皇位。原本李斯并不同意,但趙高抓住了李斯的緻命弱點——草根出身,貪戀權勢,害怕回到過去的苦日子。

這一下,李斯這位荀子的得意門生,秦始皇倚重的天下第一丞相,開啟了他人生的下坡路。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胡亥繼位後,趙高被封為 "郎中令"。胡亥年齡不大,很容易被奢侈的生活所迷惑。于是趙高便慫恿胡亥懶政、怠學,吃喝玩樂。

這自然會引起朝中大臣、秦國宗室的不滿。于是,他便慫恿秦二世殘殺兄弟姐妹,消滅皇位競争者,同時對朝廷進行大換血。

這一切的執行人是誰呢?——趙高

于是,趙高就這樣,通過欺上瞞下,側面掌握了秦國的最高權柄。

秦掃六合的重要功臣——蒙恬和蒙毅兩兄弟,都被趙高逼死。秦國皇室慘遭屠戮,秦始皇的30餘個子女,全部被殺。

在朝中直言不諱的官員被趙高一一下獄消滅,秦國上下機要職務全部安插滿了趙高的親信。趙高的弟弟接替了他“中車府令”的職位,見識了秦二世的出行出遊。趙高的女婿,當了鹹陽縣令,将秦國國度納入掌中。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變成了他趙高的“趙氏王朝”。

對于胡亥,趙高則用酒色享樂徹底麻痹他。胡亥和大臣的接觸必須通過趙高傳話,他美其名曰“天子必須保持神秘和威嚴"。連李斯都要通過趙高的安排才能見到胡亥。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後來,右丞相馮去疾因為建議停修阿房宮,被趙高下獄,被逼自殺。不久後,李斯也被趙高投入打牢,等待腰斬。

趙高在朝廷中的勢力很大,他到處張望,發現有異己就除掉。朝廷人人自危,誰敢為李斯說情?這不是自己往刀口上送嗎?

二、李斯倒行逆施,咎由自取,群臣并不想求情

李斯确實為秦朝的繁榮富強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給後世兩千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包括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币、車同軌書同文,秦始皇實行的這些政策,都有李斯的出謀劃策。

李斯的兒子們娶的,都是始皇帝的女兒;李斯的女兒們嫁的,都是始皇帝的皇子。李斯和秦朝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然而李斯卻犯了糊塗,背叛了秦始皇的信任,将秦朝推向了滅亡的火坑。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為了不被蒙恬蒙毅兄弟取代,為了不失去來之不易的權力,李斯加入了胡亥和趙高篡位之路。幫助他們殺害國家棟梁、秦國宗室,掃清權力障礙。然而他卻忘了,對這對篡位的“師徒”來說,自己終究是外人。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朝廷的反對勢力被掃清之後,胡亥和趙高剩下的障礙,就隻剩下他李斯了啊。

惡勢力的走狗被“主人”抛棄絞殺,實可謂“大快人心”。販夫走卒、村裡婦孺老人全都知道李斯失信于秦始皇。都知道秦始皇想立公子扶蘇,被他李斯篡改了聖旨。朝中又怎麼會有官員還對李斯抱有忠心呢?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三、求情也沒用,趙高做的是個死局,把李斯謀反的罪名坐死了

秦國曆史上無數的功臣名将一旦被皇帝抛棄,下場是非常凄涼悲慘的,商鞅被車裂而死;白起被賜死,呂不韋被賜死,熊啟被殺...... 李斯也沒有跳出這個圈子。

李斯把趙高視作“盟友”,然而趙高則處心積慮地布了一個大局來陷害李斯。趙高知道胡亥最讨厭别人在他玩樂的時候打擾他,是以他 "好心提醒 "李斯在胡亥玩得最開心的時候來找他:"陛下有空,可以商談國事。"好幾次,胡亥都大發雷霆,大罵李斯 "老賊無眼,故意為之,藐視朕"。

見時機成熟,趙高開始實施構陷李斯的最後一步——誣告李斯謀反。他說李斯的長子與陳勝、吳廣勾結。

他說,陳勝的起義軍經過三川時,李煜與陳勝勾結,互相送信反秦。胡亥大怒,指令将李斯下獄。

然而實際上,李斯的長子其實在雍丘之戰中英勇戰死,被劉邦的部下曹參所殺。所謂李斯長子裡通起義軍,其實是子虛烏有。

李斯這才知道自己被趙高陷害了。他給胡亥寫了一封信,指出趙高 "意圖謀反"。結果,所有的資訊都被胡亥洩露給了趙高,這加快了李斯的死亡步伐。

趙高在審訊李斯時,每天都對他進行殘忍的折磨。李斯隻能假裝認罪,卻暗中寫了一份 "告禦狀 "的訴狀。

然而,所有的信件都被趙高扣下撕毀。他派自己的親信冒充胡亥的禦史,輪流審問。如果他說了實話,他就狠狠地打他,如果他說了假話,他就不打。反反複複,最終使李斯形成了條件反射。當秦二世真的派人去審問時,李斯順利地承認了自己意圖謀反。秦二世見李斯承認了,就依法下令——腰斬李斯!夷滅三族!

趙高的謀劃可謂是層層遞進,罪名已經坐實,求情實在是無用功而已。

為什麼李斯被腰斬時,沒有一個大臣為他說情,沒有武将起來反抗?

尾聲:

權力欲望使人迷茫,利益蒙蔽雙眼。正因為李斯害怕失去當下的權力、名望、利益,趙高才有機會利用他。

從沙丘變節開始,李斯就注定了悲劇收場。

殺李斯的趙高表面上不可一世,然而,他的下場,甚至還不如李斯。

世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曆史總是這樣無情,又公平!

李斯故事就先講到這兒,喜歡我的文章,别忘了點贊關注哦~

我是愛曆史的Girl,每天和你一起讀有溫度的曆史!

繼續閱讀

  • 《荀子·臣道篇》

    13·1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

    鑷子

    04-12

  • 《荀子·修身篇》

    【原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賊也...

    鑷子

    04-12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

    鑷子

    04-12

  • 荀子·榮辱篇

    【原文】憍洩①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②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鑷子

    04-13

  • 荀子·不苟篇

    3·1。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

    鑷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

    鑷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争國,内行...

    鑷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鑷子

    04-16

  • 跟着荀子學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師,第一篇學勸學,第二篇就學修身修身不僅是學習的過程,荀子還教會我們怎麼看人,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知人才...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馬虎。君子以禮義治國,以誠信養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極力表彰君子的種種可貴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榮辱

    "榮"即光榮、榮譽,是指社會對個人履行社會義務之後所給予的褒揚與贊許,以及個人産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裡體驗。"辱"即恥辱,...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王制

    本文是荀子對政治的看法。荀子認為王者之政是一種用賢罷廢、誅惡化民的政治,賞罰分明,可以使人人歸于禮義。處理政事要用禮和法...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儒效

    這一篇除了論述大儒的作用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衆人、鄙夫幾類人的德行,并強調了學習與法度...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說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開頭二字作為篇名,和内容并無關系。首二段是說霸者自然有其不滅亡之道,而不免會有用禮讓來裝飾自己的表現;...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相

    這是荀子對面相學的否定面相學是中國五術中的一種學問,主要從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為舉止等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健康,進而...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十二子

    這是一篇對先秦各學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鄧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鑷子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