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上周的推文《"無内鬼,來點哲學memes"》,“炸”出了很多memes哲學愛好者,對剛開始接觸哲學的讀者來說,還是有點門檻的,當大家在讨論哲學梗而沒明白發生了什麼的你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剛好,這裡有一本《從驚奇開始》。

在青少年時代,我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對世界投以懷疑和好奇的目光,開始去追問“我是誰”“我的存在有何不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劉擎老師說:“你們的眼裡充滿了好奇,這就是哲學最原初的動機。”

《從驚奇開始》邀請了八位高校哲學系老師擔任主講人,就自我、生命、幸福、愛、心靈、科學等經典哲學問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啟探究與發問之旅,對于所有在青少年時期有過這種人生之問或者在長大後的某一時刻重新開始思考這些問題的成年人,這本書也是一個讓你再次踏上自我思考之旅的契機。

“哲學應當是一個動詞,哲學探究意味着無止境的思想旅程。”

導言

哲學與思想實驗

劉擎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讨論哲學中的思想實驗。看到在座的孩子,有些年紀還很小,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候,我10歲左右,在那個懵懂而充滿好奇心的年齡,我遇到了幾位老師,他們很熱心地跟我談些奇奇怪怪的“深奧”問題。他們的談話、他們講的故事和知識,激發了我的奇思異想,開啟了我後來的學習和探索,最終使我成為現在的自己。

我感到這是我童年時收獲的一份珍貴的禮物。今天,我願意将這份禮物回贈給現在的孩子們,我相信這是對我自己童年時代那些啟蒙老師最好的報答,也是值得珍視的知識與精神傳承紐帶。

你們的眼裡充滿了好奇,這就是哲學最原初的動機。亞裡士多德說過,哲學始于“對世界的驚奇”。人類想知道我們面臨的一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了……這是對我們存在的一種關切,這種關切其實是與生俱來的,但同時也是可以被發展出來,變成一種自覺的追問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好奇心可能會被淡忘,會被邊緣化,但從來不會泯滅。而人類在天性中就懷着對求知的欲望。因為對世界的驚奇而想知道一個究竟,然後就有了哲學的探究。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有一個問題很有意思,就是哲學的探究最後未必能獲得确切的答案,這和很多其他學科不一樣。

早期的時候,至少在西方,世界上所有的學科都歸屬在哲學裡。後來,自然哲學演化為科學;哲學繼續派生,關于心靈的問題有了心理學,心理學現在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結合在一起;關于社會的問題有了社會學;關于經濟的問題有了經濟學……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作家,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亞當·斯密強調自由市場、自由貿易以及勞動分工,被譽為“古典經濟學之父”“現代經濟學之父”。

大家知道亞當·斯密對不對?他被認為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但實際上他把自己看成一個哲學家。讀他的思想傳記,我發現,一般流行的主流經濟學對亞當·斯密有很大的誤解,他的主張并不是完全的市場決定論、隻看重經濟收益和效率,他是有哲學思考的。

回過頭來說,哲學派生了很多學科,這些學科追問的問題都有相對比較明确的答案,當答案面臨嚴重挑戰時,它們就會尋找新的答案。但是,哲學最根本的很多問題,都是沒有統一的标準答案的。比如說,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人生哲學的問題。

許多重大的哲學問題千百年來仍然沒有“定論”,那麼哲學是以就徒勞無用嗎?實際上,獲得最終的标準答案并不是哲學的全部意義,甚至不是其主要價值之所在。哲學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幫助我們激發思考和澄清思想:我們每個人在行動的時候,是依賴一些觀念的,所有行動的背後都是有想法的,而這些想法都是有前提的,它們隐藏在那裡,你自己都沒有察覺。而哲學的讨論會把它們揭示出來,考察當中邏輯的謬誤,轉變你追問的視角或者焦點,辨析問題的關鍵與困難所在。

比如,有家長說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他可能會問孩子:為什麼付出了這麼多努力成績還是不好?你的學習方法對不對?但是,這樣說有一個隐藏的前提,就是孩子應該甚至必須取得好成績、進入好學校。其實,應該關注的重點在于,家長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這樣就轉變了整個問題的背景和視角。

哲學會把你從一個習以為常的模式裡抽出來,海德格爾把這個過程叫作“異乎尋常的問”和“異乎尋常的思”。在我們探索公共生活或者政治世界的時候,也是這樣一個過程,後面我們會講到公平、自由和效率之間的關系等,到時你們可以看到這一點。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哲學不隻是講理,哲學裡有故事,這些故事常以“思想實驗”的方式呈現。“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是一種澄清思想的“利器”,是哲學探尋的一種方式(當然不是唯一的方式)。

那麼,究竟什麼是思想實驗呢?我可以給出一個大緻的簡單定義。在哲學中,通常的思想實驗是:(1)呈現一種想象的場景和情節(an imagined scenario);(2)由此激發直覺的或推理的回應,以及相關的讨論;(3)進而考察特定的觀念和原則的有效性(特别是那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和原則)。需要提醒的一點是,關于思想實驗在哲學論證中的作用,專業學者對此是存在争議的,但我們現在還不必介入那麼複雜的專業讨論。

對于英文很好又對哲學特别有興趣的同學,我推薦一個特别好的網絡資源——“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這是一個專門的哲學網站,由全世界優秀的專業哲學家撰寫每個詞條,是完全免費的網站,而且會不斷更新,其中也有“思想實驗”這個詞條,該詞條對這個問題有相當深入的讨論。另外,有一本關于思想實驗的通俗讀物,也很适合你們閱讀參考,在這裡推薦給大家——英國哲學普及作家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的《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這是英文著作的中譯本。英文原版還有一個副标題——“And 99 Other Though t Experiments”。

“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這是一個思想實驗,書中還有其他99個思想實驗,總共是100個。我這一講講的許多例子都出自這部書,但有些表述和解釋可能不太相同。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在這次課程中,我将講解認識論和倫理學等領域中一些思想實驗的具體案例,闡明它們如何引導我們更加敏銳而清晰地思考,又為我們認識世界真相、了解道德實踐和探索精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啟迪。

大家知道,哲學有許多分支領域,包括許多不同類型的問題。這一講涉及的問題可以分為三個類别:真假問題、對錯問題與好壞問題。一般而言,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常常區分兩類問題:一類是事實性問題,就是去查明事實本身是什麼,而不關乎我們的愛好、态度、立場或者價值判斷,是要去考察事情本來真實的狀态或屬性,這種研究有點像科學。另一類是規範性問題,面對這類問題,我們的着眼點主要在于事物“應當”是什麼,這裡就涉及價值判斷和衡量的标準。這兩類問題,在中文裡,前者叫“實然”問題,後者叫“應然”問題,對應的英文分别是“factual”和“normative”。很顯然,我說的真假問題屬于“實然”問題,而我說的“對錯”與“好壞”問題都屬于“應然”問題。

例如,地球繞太陽旋轉,這是一件真的事情,是“實然”的,它與“對錯”“好壞”無關。如果說它不應該那麼轉,這就很奇怪了,對不對?是以,對于我們跟自然界的關系,一般來說,是用真假問題來判斷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差別“對錯”與“好壞”這兩種應然問題呢?這稍微有點複雜,容我解釋一下。

在倫理學或者道德哲學領域,許多學者認為“對錯”與“好壞”可以并應該被區分開來。簡單地說,“對錯”(right or wrong)是一個道德概念,針對的是“他—我關系領域”,就是在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情景中,某種行為舉止或某種規則是否“應當”。在道德意義上不應當發生的行為,我們稱作“錯”(wrong),反之則稱作“對”(right)。“好壞”(good or bad),主要不是針對我們與别人之間的關系領域,而是“自—我關系領域”,關涉一個人自己的人生觀、生活理想或宗教信仰等。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德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中堅人物,著有《在事實與規範之間》《交往行為理論》《現代性的哲學話語》等。

有些哲學家,比如德國的哈貝馬斯,将對錯問題看作道德(moral)問題,而将好壞問題視為倫理(ethical)問題。當然,對于這種區分以及命名,并不是所有哲學家都同意。大家大概知道,哲學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彼此不同意。我認為,差別這兩類問題是有意義的,雖然對錯與好壞不可能完全割裂(separate),但仍然可以區分(distinguish)。

比如殺人。如果你殺了一個無辜的人,這當然是錯的,錯到足以判刑。但如果你殺了自己會怎麼樣?殺人與自殺都是傷害生命,但前者是他—我關系,後者是自—我關系,是以并不一樣。我們當然也可以說“自殺是不對的”,但在我前面所做的概念區分架構中,更恰當的說法是“自殺是不好的”。

是以,對于一次謀殺,哪怕被害者沒有死亡,謀殺者也完全可能被判刑。但如果是一個人自殺未遂,我們一般不會對他定罪。我們不會說,比如“你跳河沒有淹死,但你企圖傷害一個生命,是以判你十年有期徒刑”。我們反而要幫助當事人,避免其重蹈覆轍。

這一講會講三類問題:認知領域的真假問題(true or false)、道德領域的對錯問題(right or wrong)和倫理領域的好壞問題(good or bad),讨論22個思想實驗。一方面是引導大家開始進入有點專業性的問題,思考這些問題與生活實踐的關聯;另一方面,是請大家嘗試進行哲學思維的訓練。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介紹這些思想實驗主要是激發思考和澄清難點,而不是給出一個确定的答案。這是哲學的品格。哲學應當是一個動詞,哲學探究意味着無止境的思想旅程。

摘編排版 熊Mur

配圖來源:《月升王國》《超脫》

《維特根斯坦》《當尼采哭泣》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十幾歲的時候,缺了這份禮物

《從驚奇開始:青少年哲學第一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