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聰明的孩子從“幼兒期”的良好習慣培養開始

“聰明孩子”的幼兒期時具備哪些特點?

小家夥們在幼兒期時,有些很早就能熟練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具有超強的記憶力;有的孩子心思缜密,具有高效的行動力;有的孩子頭腦靈活,應變能力極強等等,表現出各種超乎常人的能力。

聰明的孩子從“幼兒期”的良好習慣培養開始

“聰明”的孩子,都具有哪些特征呢。父母的育兒習慣又是否有關聯呢?

被評價為“聰明”的孩子,大多都在幼兒期時,“被父母寬容對待互相接觸多”、“獲得自由地做和說的機會”、“親子間的交流多“的特點。這些寶寶們似乎在幼兒期,父母都有着共同的育兒習慣,和促進孩子發育的傾向特征。

聰明孩子的父母有共同的育兒習慣,和促進孩子發育的傾向特征

1.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肯定對待

在幼兒期被認為很聰明的孩子,從小在家庭中經常會受到父母的寬容對待。總會聽到,“你好厲害啊!” “沒關系的”,“你做得很好啊”之類肯定和激勵他的話。

聰明的孩子從“幼兒期”的良好習慣培養開始

父母的表揚與鼓勵所達到的教育效果遠遠大于批評的指導

往往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總會接連不斷地制造出“麻煩”,或者不時就會有預料不到的事情發生。惹得父母經常大聲對孩子喊叫,“叫你不要這樣做!” “快點去做!” “要說你多少次才會記住!的情況頻頻發生。再則,父母在育兒期總是感到時間非常的緊張,很容易忽略孩子所做出的成績,因而不能給孩子以及時的表揚和認可。

其實比起父母禁止他做某些行為的做法,反倒是來自父母鼓勵的話語效果會更好。父母的認可和表揚,會讓孩子充滿自信,變得能夠主動地去思考,應該怎樣更好地去做事情。

2.父母要讓孩子獨立思考和學會自立

如果問聰明孩子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他們都是共通的回答,“也沒做什麼特别的事情,就是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即使失敗了也沒關系,鼓勵他說讓他去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失敗是孩子成長中所必須經曆的過程,也隻有通過多次失敗的經驗才會成長的。

聰明的孩子從“幼兒期”的良好習慣培養開始

讓小家夥不要過分依賴“父母”,學會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

許多父母與幼兒之間,使用最多的話就是,要讓孩子保持“忍耐力”。父母總是想代替孩子做事情,也想讓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去做事情。因而會導緻孩子的性格消極過于郁悶,在言行上不敢說不敢做縮手縮腳的。這些都是因為,孩子不斷“忍耐”所積累的結果!

3.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多

父母在撫育孩子與之相處的日常中,需要付出極大的體力、耐力和精力。很重要的是,嬰兒是通過“”聽、看和模仿着”父母的說話和處世方式長大的。會以驚人的吸收能力,去學習和掌握父母的為人、說話方式和語言。許多研究結果表明,對孩子來說與父母間的溝通和語言交流,就是獲得了一個巨大的學習機會。父母在幼兒期與孩子間的溝通和交流多,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親子交流方式,如同是父母送給孩子未來的一個寶貴的大禮物。

聰明的孩子從“幼兒期”的良好習慣培養開始

多聽寶寶的“傾訴”,多一些肯定。讓寶寶知道自己的父母才是最信得過的人。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

父母需要從容不迫“耐心”地對待孩子

因價值觀的不同,可能形容“聰明”的标準和說法各不相同。但是,天下的父母都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能“發揮自身優點,順暢地走入美好人生”的共同願望。是以,父母從寶寶小時候起就能耐心地聽他說話,讓他自由地表達和去做喜歡的事情,與其不斷地交流和溝通。

在幼兒期得到父母如此對待的孩子,就像是獲得了父母為自己實作夢想插上的雙翼,待長大後一定會如雄鷹展翅自由地翺翔,去追逐夢想逐夢成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