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郭霁瑤 | 北京報道

“就像一本書,剛打開就要合上了。”

“活着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

20多歲的年輕人,人生剛剛步入正軌,卻被宣告身患癌症,命運一夜之間被徹底改寫。

“所有的心碎都留給城市、夢想和心愛的姑娘。”病情之下,理想、愛情與尊嚴,都顯得十分脆弱。他們又能否繼續熱愛生活?

在小紅書,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年輕人,他們身患癌症,用文字記錄抗癌過程,分享生活。

攝影部落客和他的162篇抗癌日記:胸懷鴻鹄志,雖病不能休

“我本來是一個很‘喪’的人。”在采訪中,張留白多次提到自己的“喪”。“但看到那麼多人一直跟你說‘你要加油,你要堅持’,就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可以堅持一下。”

2017年,27歲的張留白剛入職一家傳媒業内的大平台,正準備摩拳擦掌大展身手,然而一場高燒後,他被診斷為EB病毒感染。“當時跑了很多大醫院,都說沒法幹預。”他說。

醫生告訴他,這個病會在兩年内發展成鼻咽癌或者淋巴癌。當時張留白卻了解錯了,以為他隻有兩年時間可以活。于是,心灰意冷的他辭掉北京的工作,回到河北農村老家。

“就像一本書,剛要打開就要合上了。”張留白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

剛回到農村的日子是灰暗的,據他形容,他整日都躺在床上玩王者榮耀,如此過了一年。之後由于病情并沒有進一步加重,加上“覺得不能這樣無所事事下去”,就去了哥哥創辦的教育機構當課外老師。

那段日子裡,他寫下了一首詩:

所有的心碎都留給城市

夢想和心愛的姑娘

村西口有三畝麥田

她們養活過我的祖宗

明天也不會抛棄我

……

時間進入2020年清明節前後,張留白感覺右側臉開始變大,摸着隐約有腫塊。檢查顯示為淋巴組織增生,醫生建議進一步檢查,但彼時他并未當回事。直到當年10月份,他開始一直發燒,醫生建議做手術活檢。最終,30歲的他确診患上淋巴癌——ALK陰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預後效果差,是不好治的那種。”

“醫生說,不化療的話,我大約還有三四個月可以活。”他在日記裡寫道。

在血液科病房辦理住院手續時,一名醫生看了張留白的病理和檢查報告說,得化療。

“他說起進度安排,下午先做骨穿,再往胳膊裡放根‘這麼長的管’——他的手指劃過他整條胳膊,又從肩膀拐彎到達鎖骨附近。坦白說,我吓到了。”張留白在他的知乎文章《第一次化療究竟是什麼體驗?》中寫道。

對于化療,一開始張留白的内心是抗拒的。兩年前,他的父親突然查出胃癌晚期,第一次化療後,父親的身體迅速垮掉,最終離世。“這給我和家人蒙上了一層巨大的心理陰影。當時缺乏醫療知識,我們時常後悔,如果沒有讓父親化療,會不會讓他的生命更久一點。”張留白說。

最終,在朋友和父母的勸說下,以及補充相關醫學知識後,張留白接受了化療。“主要是我娘一直都在堅持。”他說。

“五分鐘後,我眉頭開始皺起,我娘趕緊問我‘怎麼了、怎麼了’,我‘啊’的一聲,‘腰,腰疼得快斷了,胸口壓得慌,喘不上氣……’她趕緊喊來護士,暫停了化療。”這是張留白第一次化療關于“疼”的經曆。

“應了那句老話,恐懼源于未知,讓我們害怕的隻是我們自己。”在這次化療後,他在日記裡寫道。

癌症患者往往容易發燒。張留白曾連續150天發燒,這給他帶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首先是肉體,如果不給藥,頭暈、頭疼、四肢無力、惡心、無食欲等一系列症狀就從身體一下子“爆炸”出來,“你被炸得暈乎乎,感覺非常困,非常想睡覺”。而極端情緒的出現,也讓張留白意識到自己精神方面的問題。“感覺有一股怨氣在胸腔裡遊蕩,甚至有時不摔東西不足以洩恨。”

事後,張留白總會陷入自責與内疚,然後道歉,但怨氣一來,又難以自制,如此循環往複,實在熬人。此時,文字成為他情緒表達的一扇窗。

2021年6月,張留白開始在小紅書以日記形式記錄“抗癌之路”。一開始,隻是作為治療攻略分享,但随着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他專門開設了一個賬号更新抗癌日記。截至2022年1月5日,張留白已經曆10期化療,在小紅書釋出抗癌日記共計156篇。

在寫第100篇日記時,他與網友們做了一個約定:不管怎樣,哪怕有時僅僅隻能發一個字元,也會堅持每天發日記。“但假如,我有超過三天沒有發,那就證明,我已經走了。”

每篇日記下方都有網友們的留言,有來自路人的祝福,也有病友的互相鼓勵:

“你可能不知道,你給多少人帶來了活下去的勇氣。”

“留白!我去年12月确診彌漫大B淋巴瘤,今年4月份做完6個療程的化療。現在一切都很好,希望你也能一切安好!看到你的日記覺得你很積極地對抗癌細胞,相信上天肯定會賜予你重生的機會!加油!”

不少網友,尤其是一些同樣身患癌症的年輕患者在留言中說,自己從張留白的日記獲得力量。

“網友說從我身上感受到勵志,一開始我并不了解。”他說:“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告訴我要加油、從我的日記得到力量,就覺得自己得争氣一點。”

張留白是一個有理想抱負、有才華的年輕人,尤其是文字和攝影方面。在釋出抗癌日記之前,他的小紅書賬号主要釋出他的攝影作品。在辭職回老家那段日子裡,空閑之餘,他會走進石家莊的街頭巷尾,用相機記錄這座城市的點滴。在他看來,生病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重新認識石家莊。于是,他策劃了“拍遍石家莊的99個計劃”。确診之後,由于住院,攝影作品釋出一度停更。

“胸懷鴻鹄志,雖病不能休。”這是張留白在日記裡寫下的一句話。在交流中,張留白總強調自己是一個“好面子”的男生,即使生病,也不想被投來憐憫眼光。他慶幸的是,直到現在,治療所花的每一分錢都來自個人積蓄。“我希望有尊嚴地活下去。”他說。

如今,他已恢複更新釋出攝影作品。若因住院沒辦法出門拍攝新内容,他就整理過往素材,他還設立了自己的同名微信公衆号,釋出文章。“我還想拍更多石家莊的咖啡館,和不同的人聊聊天、做做采訪、寫寫文章。”

“你怕死嗎?我并不懼怕死亡,人們都說向死而生。就像那句名言說的——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你認識生活的真相之後還依然熱愛生活。”他說。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張留白拍攝的“拍遍石家莊的99個計劃”

抗癌14年的女孩:放大“甜”的部分,人生就會輕松很多

2021年12月27日,雲默剛滿30歲,她的抗癌之路已走過14個年頭。“30歲,或許對别人來說是青春逝去,老了一歲。但對于我而言是驚喜、是快樂,是我又成功堅持了一年的旗幟。”在當天的抗癌日記裡,她如此寫道。

照片裡的雲默,十分陽光。仔細看,她的臉微微有些不對稱,這是由于惡性良性腫瘤壓迫導緻的面癱。而惡性良性腫瘤也造成她右耳耳聾、嗓子嘶啞、發聲困難。

2007年,國中畢業後,雲默檢查出身患腮腺腺樣囊性癌晚期。做過多次手術,目前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肺部、肱骨、肝膽……

雖然16歲就查出癌症,但雲默也是前幾年才知道自己的病情。為了給她正常的少年時代,父母一直瞞着她病情,每次手術,都說是良性小結節,直到2017年腮腺惡性良性腫瘤複發,父母才告訴她真相。

“我還記得他們跟我說實話的那個晚上,四周很安靜。爸媽坐在我床邊跟我說病症,他們的聲音帶着哭腔,我都不敢看他們的臉。我先是覺得晴天霹靂,這麼大一個雷,這麼刁鑽的一個病,居然砸在了我頭上。那一刻,真的覺得父母蒼老了許多,是我帶給他們的壓力啊!”

現階段的雲默,身體非常虛弱,缺乏營養,免疫力也低下。“醫生說,惡性良性腫瘤恰恰在瘋狂攫取我體内的營養,我屬于消耗型,等到癌細胞把我的營養都吸取完了,我也基本上被耗盡了。”她說,由于她不适合放化療,又無法手術,免疫治療反應大,目前沒有合适的治療方法,僅僅是吃非針對性的靶向藥,靠止痛藥維持生活。

而最近癌痛“光顧”她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止痛藥嗎啡對她而言也沒有那麼有效了,有時隻能抱着頭在床上打滾,或者雙手無意識地握緊捶打床闆,或是在房間來回走動試圖減輕痛苦。

“癌痛每次帶給我的感覺都不一樣,有時候像針紮,就像被‘容嬷嬷追着跑’似的。有時候像被敲打,像鼓一樣被錘擊。癌痛來襲的時候,像漲潮一樣,一層一層浪撲來,一陣比一陣強烈。”她向記者這樣描述。

但小紅書上的雲默,總會用輕松的文字去描述。她将癌痛稱為“癌痛君”,每天的身體狀态比喻為“開盲盒”,狀态好的時候就是“中頭獎”。

雖然在癌痛厲害的時候,會難過、絕望,但面對負面情緒,雲默有自己的絕招。躺在床上時,她會一手抱肩,一手輕輕拍打身體,就像孩提時代家人哄睡那樣,一邊拍打一邊告訴自己“沒事的,沒事的,都會好的,會過去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鼓勵對我很有用,人的意念力量很強大,就靠這股勁兒,我可以撐很久。”

除了抗癌經曆,她也喜歡分享自己的書法作品和手帳圖檔。“人生百味交織,放大‘甜’的部分,就會輕松很多。”在2022年1月3日的抗癌日記,雲默這樣寫道。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抗癌的“90後”小紅書部落客:用文字傳遞活下去的勇氣

雲默在小紅書分享書法作品

即便身體虛弱,這位剛滿30歲的姑娘仍然堅持工作。雲默是一名基層社群工作者,在抗癌日記裡,工作時的她精神總會振奮一些。她說:“我是個很要強的人,不想讓自己看上去和正常人不一樣,我也想過正常人的生活,而且我也想成為一個可以創造價值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以我喜歡工作的感覺。而且我們家也不富裕,我生病這麼多年,父母簡直掏空了家底給我治病,我上班的收入也能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

身為獨生子女的雲默,家人成為她活下去的重要支撐,也是她最大的牽挂。每當看到無兒無女的老人,她總會想到自己的父母。“我是獨生子女,我要對爸爸媽媽負責,雖然可能撐不到為他們養老,但為了親人、朋友,為了關心我的人,我都不可能放棄。不是因為貪生,隻是自己身上還有太多責任,這讓我必須堅持下去。”

(圖檔均由受訪者提供,文中張留白、雲默為化名)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