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來源 | 綜合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新華社、央視财經、中國證券報等消息

在人的胃中,幽門螺杆菌(HP)是個“另類”。

由于胃中強酸性環境,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層保護性的黏液層,大多數細菌無法存活。但幽門螺杆菌經過對周圍環境的改造,卻能夠安逸地生存下來。

在我國,幽門螺杆菌感染高發。資料顯示,我國每2個人中約有1人攜帶幽門螺杆菌,感染率高達40%-60%。

感染率高的同時,這種細菌的危害亦不可小觑。近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釋出了第15版緻癌物報告,新增了8種緻癌物種,其中,“幽門螺杆菌慢性感染”首次被該報告列為明确緻癌物。相關消息甚至引發資本市場波動。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美國國家毒理部(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官網資料截圖

人們為什麼會感染幽門螺杆菌?感染後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如何預防、檢出和治療幽門螺杆菌感染?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被列為明确緻癌物

幽門螺杆菌是一種微需氧革蘭陰性杆菌,呈螺旋狀,是一種能夠在人體胃内長期定植并導緻慢性發炎的細菌,可以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

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危害有多大?

根據《中國居民家庭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專家共識(2021年)》(下稱《共識》),25%-30%的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等。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内科主治醫師嚴雪敏介紹,幽門螺杆菌感染者多數無症狀和并發症,但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感染者中約15%至20%發生消化性潰瘍,5%至10%發生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人們談“幽”色變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它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人死于胃癌。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曾表示,2020年,中國胃癌的新發病例和死亡人數分别占全球的44%和49%,且約80%的胃癌患者發現時即處于進展期乃至晚期。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可增加2至3倍,而在開發中國家,約有63%的胃癌病例與幽門螺杆菌感染有關。

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将幽門螺杆菌列為一級緻癌物。那麼,它是如何導緻胃癌發生的?

胃癌的發生需要漫長的過程,在整個進展的過程中,幽門螺杆菌是個非常危險的因素。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韓海嘯表示,幽門螺杆菌經口到達胃黏膜後定居感染,經過一段時間容易引發急慢性胃炎(幽門螺杆菌相關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可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導緻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幽門螺杆菌是導緻胃癌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感染幽門螺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會得胃癌,更不等于已經得了胃癌。

根除幽門螺杆菌感染,可顯著降低胃癌的發病率。2019年,北大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李文慶等在我國山東臨朐——世界上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進行的一項持續跟蹤22年的研究顯示,幽門螺杆菌根治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死亡風險,降低幅度達38%。

可防可診可治

“平均一天會有五六十例的患者來檢測碳-13查幽門螺杆菌,其中呈陽性的大概有10多例到20多例不等。”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内鏡室主管護師雷玉華告訴記者。

随着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主動去醫院檢測幽門螺杆菌的也越來越多。

根據《共識》,我國是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高發國家。南方科技大學醫院消化内科主任宋健介紹,我國感染率大概在40%-60%,未成年人在40%左右,成年人平均在50%左右。局部地區可能會高一些,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

為什麼我國幽門螺杆菌感染率這麼高,它究竟是如何傳播的?

專家表示,我國幽門螺杆菌高感染率可能與共餐習慣有關,“一人得病,全家傳染”的情況并不少見,主要是因為家庭内共餐制使得幽門螺杆菌通過唾液進行傳染,吃飯時互相用筷子夾菜,也會增加共餐者的感染風險,且幼兒與老人更易感染。

《共識》中總結了幽門螺杆菌感染的4種常見傳播途徑。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圖/本刊據《共識》整理

《共識》也提到,幽門螺杆菌感染常常呈現家庭性聚集,當父母存在感染時,其子女的感染率顯著升高,配偶之間和同胞之間也存在傳播現象。是以,當一個人查出幽門螺杆菌陽性,最先影響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人。

感染者不經治療很少痊愈,存在持續傳播的可能性。

做好預防是對付幽門螺杆菌的第一道防線。《共識》根據傳播途徑,針對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預防,提出了4個方面建議。

一是避免食用同一盤食物,推薦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食用健康且安全的食物,避免咀嚼喂食嬰幼兒;

二是清潔食品容器并使用安全的牙科裝置;

三是僅食用衛生、安全的食物,飲用衛生、安全的水;

四是避免與幽門螺杆菌感染者和可疑器具密切接觸,對醫用裝置進行徹底消毒。

諸多措施的采用,有助于防止幽門螺杆菌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播,降低其感染和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有關專家提示,如果想檢測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杆菌,推薦在正規醫院做糞便幽門螺杆菌抗原檢測,其次是碳-13尿素呼氣實驗。如果進行胃鏡檢查,可以通過快速尿素酶檢測來檢出是否有幽門螺杆菌感染,并觀察到有無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情況。

即使确認感染,患者也不需要過度緊張。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兩周以内的口服藥物治療達到細菌根除。目前較常使用的是四聯療法,即聯合服用兩種抗生素和铋劑、抑酸劑兩周左右。

不過,專家也提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進行幽門螺杆菌的檢測和治療。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消化内科副顧問醫生呂濤介紹,目前為止,包括國内的建議,14歲以下的小朋友如果都好好的,也沒有肚子痛,吃飯都正常,不建議正常的檢查和治療。7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也沒有胃方面的疾病,醫生會評估是不是需要做治療。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做具體的分析和診治。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幽門螺杆菌,可防,可診,可治。隻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與衛生習慣,加上合理的檢查以及規範的治療,不必談之色變。

牙膏“抗幽”無科學依據

因幽門螺杆菌受到重視,各大電商平台所謂“抗幽”牙膏等産品賣得火熱。有的産品打着“國家專利”“專治幽門螺杆菌”字樣,甚至還蹭上市公司的熱點,打着上市公司的“名号”在各大平台售賣。

價格方面,單支價格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是同規格正常牙膏價格的3-10倍。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多個電商平台均有“幽門螺杆菌牙膏”出售。圖/本刊截圖

這種牙膏真具有其所宣稱的殺滅幽門螺杆菌的效果嗎?恐怕并不能。

商家的宣傳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牙膏宣稱‘抗幽門螺杆菌’缺乏科學依據。”1月7日,國家藥監局在官網明确表示,目前,市場上有一些名稱冠以“牙膏”的熱銷産品,宣稱具有“抗幽門螺杆菌”“通過抗幽門螺杆菌去除口臭”等功效。這些産品很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牙膏。

國家藥監局還介紹,幽門螺杆菌主要存在于人體胃部,沒有證據證明,通過使用牙膏刷牙能夠對存在于胃部的幽門螺杆菌産生影響。此外,口腔是多種細菌等微生物共存的複雜環境。有研究顯示,口腔中可能存在的幽門螺杆菌主要集中在唾液和菌斑内。口腔中的幽門螺杆菌與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相關性尚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援。宣稱具有“抗幽門螺杆菌”功效的牙膏等産品可能添加了廣譜抑菌劑。如若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抑菌劑,可能導緻口腔内菌群紊亂,不利于口腔健康。

“概念股”聞聲而動

“幽門螺杆菌被美國列為明确緻癌物”的消息也引發了市場反應,相關概念股股價應聲上漲。

繼1月5日大漲後,1月6日,該闆塊漲幅為7.42%,相關概念股企業中僅嶽陽興長收綠,其餘全部飄紅,科拓生物、亞太藥業、均瑤健康漲停。1月7日,20隻概念股9隻個股上漲,其中亞太藥業、交大昂立漲停,萬孚生物上漲6.99%。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抗幽門螺杆菌也成為提問熱點,多家公司均被詢問是否涉及幽門螺杆菌業務及進展。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市場熱度之下,投資者紛紛跑到深交所互動易平台提問。圖/本刊截圖

除了治療幽門螺杆菌的藥品,部分上市公司還被追問是否擁有幽門螺杆菌的檢測産品。

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回應。

如翰宇藥業稱其産品管線有針對治療幽門螺杆菌的藥物克拉黴素緩釋片;博晖創新表示正在研發多聯呼吸道病毒檢測試劑盒,但不包含幽門螺杆菌檢測;蔚藍生物稱,公司抗幽門螺杆菌益生菌還在前期研發階段,研發進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研發失敗的風險;交大昂立則表示,市場提及的與幽門螺杆菌概念有關的益生菌産品“昂立超級克幽益生菌粉”已不再生産……

對于投資者的熱情高漲,中歐瑞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醫藥研究員肖永勝提示,目前針對幽門螺杆菌,不論從檢測方面還是在治療方面,都比較成熟。是以這次被列入明确緻癌物,對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沒有實質性影響。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這種細菌緻癌!我國成年人感染率或達50%!連A股都被它影響

覺得内容不錯

來個“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給我們留言吧

留言點贊多有驚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