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左傳:鄭莊公非要置弟弟于死地,根源還是嫉妒

鄭莊公是因為“嫉妒”才非至弟弟共叔段于死地的。

你沒聽錯就是“嫉妒”。跟什麼爵位争奪沒有半毛錢關系。

有人可能會說,那鄭莊公如果不殺了弟弟,莊公的爵位可能都不保了呀!畢竟莊公他媽那麼厭惡自己。

但是小編想說,共叔段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能力和莊公争這個爵位。

甚至于共叔段一直被莊公玩弄于股掌之間。

左傳:鄭莊公非要置弟弟于死地,根源還是嫉妒

證據一:莊公的父親鄭武公從來都是隻支援大兒子的

武姜也就是鄭莊公的母親,因為生兒子的時候是難産,是以非常厭惡自己的兒子。

在生了二兒子叔段後,看着二兒子俊俏的面容,而二兒子又是順産,那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愛。

想到自己老了以後,要靠大兒子養老,想想就難受。

于是,在鄭武公面前沒少吹耳邊風,誇自己的二兒子,诋毀自己大兒子。

大家也知道這枕邊風的厲害,也虧得鄭武公抵住了來自自己夫人的壓力。

這鄭武公不但沒聽老婆的話,還一直都是向所有人堅決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有且隻有我的大兒子寤生能繼承我的爵位。

也就是這樣莊公寤生得以順利繼位。

左傳:鄭莊公非要置弟弟于死地,根源還是嫉妒

證據二:莊公有無數次的機會制止弟弟共叔段的瘋狂行為

鄭莊公繼承爵位後,其母來為叔段求取一塊好的封地,一開始是希望得到制地這個險要之地,莊公沒同意。

後來又要京地,莊公這沒沒說二話就給了。

這個京地有多重要呢?

大臣祭仲說道:凡是屬于國都的城池,城牆周圍的長度超過三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危險。

很顯然武姜就是知道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才問莊公要的。

難道鄭莊公不知道嗎?

怎麼可能!但,他還是給了,為什麼?

道德經裡有一句:将欲取之,必固與之。

也就是說你想要弄一個人怎麼辦?那就不斷地捧高他吧,給他不停地戴高帽子,等到他搞得天怒人怨的時候,自己再出手解決他,就順理成章了。

莊公不但要給弟弟叔段京地,他還要給得更多。

不久,叔段指令西部和北部邊境的将領,既要聽莊公的指令,也要聽自己的指令。

這就是叔段的試探,他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哥哥底線到底在哪,以此得到最高的利益。

但是,我們的莊公聽到這個消息後,那是淡定得很,一點也不着急。甚至勸說下面的人也不要着急。

說白了,他就是要撒一個網,一個天羅地網,來殺死自己的弟弟。

果然,莊公很快就等來了收網的時刻。

叔段準備好所有要打仗的物資和武器,并和自己的母親勾結,準備裡應外合。

可惜的是,這一切早已在莊公的謀劃之中。

最後就隻留下了鄭伯克段于鄢的曆史。

大家看這一切的一切,可以說莊公有無數次機會制止弟弟的瘋狂行為,但是,他不但沒有,而且還總是火上澆油,助長弟弟的行為。

這難道不是捧殺,是什麼呢?

左傳:鄭莊公非要置弟弟于死地,根源還是嫉妒

莊公到底在嫉妒弟弟什麼?

嫉妒有時真的會使人面目全非,尤其是當一個掌握着大權的人

,生出了嫉妒之心時,那更是完蛋。

那麼他到底嫉妒什麼呢?

嫉妒共叔段得到了他這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母愛。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莊公已經得到了最高的權利,他有什麼理由嫉妒弟弟得到的母愛呢?

有時候,輕而易舉能得到的東西,沒什麼值得珍惜的,反而是越得不到的東西,越讓人向往。

“母愛”就是莊公一生都想要得到的東西。

因為弟弟造反的事情,莊公和母親反目,後來在地方大臣的勸解下,莊公順理成章地和母親和好了。

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政治需求,因為當時“孝”不僅僅是關乎于家庭倫理,更是國家頂要緊的大事。

如果一個人他都不孝順父母,是沒有資格繼承爵位的。也會成為國家動亂的源頭。

但是,也不僅僅是政治需求,還有更重要的心理需求。

莊公在把母親從黃泉洞中解出來後,便吟誦了一句詩: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有時候,越簡單的話語,包含的感情就越豐富。反而是羅裡吧嗦一大堆的時候,那麼百分百這個人是在裝的。

是以可以看出這句話,多少也是有些真心的,并不是作秀這麼簡單。

結語

哎!希望莊公真的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母愛”吧!

畢竟為了這個莊公連自己弟弟都弄死了,隻是他這樣執拗的思想,卻也同樣害了自己的兒子們,導緻鄭國在他之後,就迅速沒落了。

真是可悲,可歎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