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肉到底要不要洗?切肉這個地方才是細菌的“集散中心”

關于“生肉要不要洗”的讨論多次登上網絡熱搜,一直以來,我們堅持把生肉沖洗幹淨再烹饪,難道都洗錯了?

水龍頭下沖洗生肉

很多人将肉類買回家,會直接在水龍頭下沖洗,感覺這樣會讓食物更加幹淨衛生。但事實上,這樣不但無法洗掉上面的細菌,而且如果肉類帶有布魯菌,飛濺的水花就可能給廚房造成污染。

布魯菌的生存能力很強,在幹燥的環境下可以生存數個月,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很長時間。人如果吸入了帶菌的氣溶膠,或者手上有傷口,就可能引發感染。

那麼,買回家的肉就不用洗了嗎?其實,我們在市場買的肉類,一般都是經過正規工廠,統一屠宰、放血、清洗,規範化處理後才進行售賣,這些肉類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是以買回家的生肉,隻要煮熟就可以了,大多數微生物在高溫加熱後都會被消滅。

如果不放心,還是想要自己再清洗一遍,可以按照以下的正确步驟進行清洗:

①将生肉先放在水裡浸泡一會兒;

②戴上手套,用小一點的流水洗。

另外,清洗肉類時最好不要用熱水,否則可能加速肉中部分營養物質的流失,同時還會影響口感。

生肉到底要不要洗?切肉這個地方才是細菌的“集散中心”

這兩步做錯了,是健康“殺手”

許多人從超市買肉回來,直接放進冷凍室,等到要吃的時候拿出來解凍切下一小塊後,又把剩肉放冰箱。

殊不知這樣反反複複的冷凍肉,可能會讓肉裡産生一種緻命菌,危害生命健康!

01

反複解凍冷凍,細菌成倍增長

食物反複解凍、冷凍的過程中,細菌會随着溫度的改變大量繁殖,食物看起來沒事,實際上可能已經變質了。

上海的德國萊茵TUV檢測認證機構曾進行檢測驗證,在5天中,将鮮肉冷凍解凍觀察細菌生長的趨勢。經過反複4次實驗後,最後一次測得的菌落總數是最初的15倍左右!

02

生肉儲存,牢記四點

①買回來的生肉在存放之前,倒掉多餘的血水。

②将肉切成若幹扁平形狀的小塊,随吃随拿,利于快速冷凍和解凍,降低細菌滋生風險。

③短期内食用的生肉儲存在冷藏室下層,且最好是溫度更低的後壁處;暫時不食用的肉類放入冷凍層。

④專門辟出一層空間用來放生肉,不要生熟肉混放,防止生肉中的病菌污染其他食物。

生肉到底要不要洗?切肉這個地方才是細菌的“集散中心”

03

生肉解凍,最優方法

①冷藏解凍法:安全又營養

冷藏解凍法,是最推薦的一種方法。即把凍肉從冰箱的冷凍室拿出來,改放在冷藏室裡,讓它慢慢解凍。這種方法既安全,又符合營養的考慮,也有利于口感。

冷藏室内,生肉最多上升到4℃,這個溫度下冰能夠融化,同時氧化反應和微生物繁殖也會被抑制。且肉在冷藏室裡是緩慢融化,不會突然化出一灘水,是以肉汁損失少,肉質保持良好。

生肉到底要不要洗?切肉這個地方才是細菌的“集散中心”

不過冷藏解凍的缺點就是耗時長,如果準備吃大塊的肉,可能要提前一兩天就開始解凍。

②微波爐/空氣炸鍋解凍:安全又快,但不均勻

大多數微波爐、空氣炸鍋都有解凍功能,也就是以較低的功率運轉。這樣解凍,化凍時間短,細菌沒有時間發展壯大,是以也比較安全。但這樣解凍肉類,容易出現受熱不均的情況。最後外面一層都快熟了,而切開裡面還是硬邦邦的。

③冷水解凍:耗時久,營養損失

這是最傳統的解凍方式了。冷水的溫度比凍肉高,可以幫助解凍;但耗時久,大約需要1小時以上,很容易發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問題。而且生肉長時間浸泡在冷水中,會損失很多營養,不太推薦這種解凍方法。

明确了生肉的儲存和解凍方法,下一步就是烹饪了,而烹饪中有一個不可或缺的物品——砧闆。砧闆衛生不達标導緻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隔段時間就會發生一起。這也是我們一大健康隐患。

砧闆——細菌的“集散中心”

砧闆清潔不到位,輕則拉肚腹瀉,重則食物中毒,簡直是廚房裡的“隐形殺手”。有相關部門檢驗發現,在生熟混用的砧闆上,每平方厘米含有大腸杆菌400多萬個!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緻病菌也會殘存在處理完生肉的砧闆上。

生肉到底要不要洗?切肉這個地方才是細菌的“集散中心”

而且和筷子一樣,砧闆用久了之後,其表面往往會留有較多的刀痕,這其中也很容易藏污納垢,隻是用開水浸泡,根本無法消滅上面的細菌。特别是木質砧闆,吸水性強,更容易開裂、長黴。是以,想要保證砧闆衛生達标,需要做到兩點:

①生熟分闆:家中至少準備2塊砧闆,分開處理需要加工的生食和直接入口的熟食,避免微生物交叉感染。

②保持幹淨:砧闆使用完後及時清洗并擦幹,豎立或懸挂在通風的地方,注意保持幹燥。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清洗一次。

更換時間

一般來說,如果你使用的是竹制、木制的砧闆,或者居住在非常濕潤的地區,那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建議更換一次。如果砧闆已經有明顯開裂或者發黴痕迹,那就應立即換掉,不要再使用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