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来源 | 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新华社、央视财经、中国证券报等消息

在人的胃中,幽门螺杆菌(HP)是个“另类”。

由于胃中强酸性环境,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但幽门螺杆菌经过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却能够安逸地生存下来。

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资料显示,我国每2个人中约有1人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

感染率高的同时,这种细菌的危害亦不可小觑。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新增了8种致癌物种,其中,“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首次被该报告列为明确致癌物。相关消息甚至引发资本市场波动。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美国国家毒理部(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官网资料截图

人们为什么会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如何预防、检出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被列为明确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状,是一种能够在人体胃内长期定植并导致慢性炎症的细菌,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有多大?

根据《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下称《共识》),25%-3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严雪敏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感染者中约15%至20%发生消化性溃疡,5%至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人们谈“幽”色变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它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曾表示,2020年,中国胃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44%和49%,且约80%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即处于进展期乃至晚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而在发展中国家,约有63%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那么,它是如何导致胃癌发生的?

胃癌的发生需要漫长的过程,在整个进展的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是个非常危险的因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韩海啸表示,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黏膜后定居感染,经过一段时间容易引发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可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更不等于已经得了胃癌。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病率。2019年,北大肿瘤医院的李文庆等在我国山东临朐——世界上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进行的一项持续跟踪22年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根治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死亡风险,降低幅度达38%。

可防可诊可治

“平均一天会有五六十例的患者来检测碳-13查幽门螺杆菌,其中呈阳性的大概有10多例到20多例不等。”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内镜室主管护师雷玉华告诉记者。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主动去医院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也越来越多。

根据《共识》,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宋健介绍,我国感染率大概在40%-60%,未成年人在40%左右,成年人平均在50%左右。局部地区可能会高一些,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

为什么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么高,它究竟是如何传播的?

专家表示,我国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可能与共餐习惯有关,“一人得病,全家传染”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是因为家庭内共餐制使得幽门螺杆菌通过唾液进行传染,吃饭时互相用筷子夹菜,也会增加共餐者的感染风险,且幼儿与老人更易感染。

《共识》中总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4种常见传播途径。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图/本刊据《共识》整理

《共识》也提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常呈现家庭性聚集,当父母存在感染时,其子女的感染率显著升高,配偶之间和同胞之间也存在传播现象。因此,当一个人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最先影响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人。

感染者不经治疗很少痊愈,存在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做好预防是对付幽门螺杆菌的第一道防线。《共识》根据传播途径,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提出了4个方面建议。

一是避免食用同一盘食物,推荐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食用健康且安全的食物,避免咀嚼喂食婴幼儿;

二是清洁食品容器并使用安全的牙科设备;

三是仅食用卫生、安全的食物,饮用卫生、安全的水;

四是避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和可疑器具密切接触,对医用设备进行彻底消毒。

诸多措施的采用,有助于防止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降低其感染和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有关专家提示,如果想检测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推荐在正规医院做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其次是碳-13尿素呼气实验。如果进行胃镜检查,可以通过快速尿素酶检测来检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观察到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

即使确认感染,患者也不需要过度紧张。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两周以内的口服药物治疗达到细菌根除。目前较常使用的是四联疗法,即联合服用两种抗生素和铋剂、抑酸剂两周左右。

不过,专家也提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副顾问医生吕涛介绍,目前为止,包括国内的建议,14岁以下的小朋友如果都好好的,也没有肚子痛,吃饭都正常,不建议常规的检查和治疗。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也没有胃方面的疾病,医生会评估是不是需要做治疗。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和诊治。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幽门螺杆菌,可防,可诊,可治。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与卫生习惯,加上合理的检查以及规范的治疗,不必谈之色变。

牙膏“抗幽”无科学依据

因幽门螺杆菌受到重视,各大电商平台所谓“抗幽”牙膏等产品卖得火热。有的产品打着“国家专利”“专治幽门螺杆菌”字样,甚至还蹭上市公司的热点,打着上市公司的“名号”在各大平台售卖。

价格方面,单支价格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是同规格常规牙膏价格的3-10倍。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多个电商平台均有“幽门螺杆菌牙膏”出售。图/本刊截图

这种牙膏真具有其所宣称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吗?恐怕并不能。

商家的宣传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牙膏宣称‘抗幽门螺杆菌’缺乏科学依据。”1月7日,国家药监局在官网明确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名称冠以“牙膏”的热销产品,宣称具有“抗幽门螺杆菌”“通过抗幽门螺杆菌去除口臭”等功效。这些产品很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膏。

国家药监局还介绍,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胃部,没有证据证明,通过使用牙膏刷牙能够对存在于胃部的幽门螺杆菌产生影响。此外,口腔是多种细菌等微生物共存的复杂环境。有研究显示,口腔中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杆菌主要集中在唾液和菌斑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宣称具有“抗幽门螺杆菌”功效的牙膏等产品可能添加了广谱抑菌剂。如若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抑菌剂,可能导致口腔内菌群紊乱,不利于口腔健康。

“概念股”闻声而动

“幽门螺杆菌被美国列为明确致癌物”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反应,相关概念股股价应声上涨。

继1月5日大涨后,1月6日,该板块涨幅为7.42%,相关概念股企业中仅岳阳兴长收绿,其余全部飘红,科拓生物、亚太药业、均瑶健康涨停。1月7日,20只概念股9只个股上涨,其中亚太药业、交大昂立涨停,万孚生物上涨6.99%。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抗幽门螺杆菌也成为提问热点,多家公司均被询问是否涉及幽门螺杆菌业务及进展。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市场热度之下,投资者纷纷跑到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图/本刊截图

除了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品,部分上市公司还被追问是否拥有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产品。

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回应。

如翰宇药业称其产品管线有针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克拉霉素缓释片;博晖创新表示正在研发多联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不包含幽门螺杆菌检测;蔚蓝生物称,公司抗幽门螺杆菌益生菌还在前期研发阶段,研发进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交大昂立则表示,市场提及的与幽门螺杆菌概念有关的益生菌产品“昂立超级克幽益生菌粉”已不再生产……

对于投资者的热情高涨,中欧瑞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医药研究员肖永胜提示,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不论从检测方面还是在治疗方面,都比较成熟。所以这次被列入明确致癌物,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实质性影响。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这种细菌致癌!我国成年人感染率或达50%!连A股都被它影响

觉得内容不错

来个“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给我们留言吧

留言点赞多有惊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