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創”抗疫家事

文/醉美新興平特約撰稿人 魏飛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愛好廣泛的人,正因為如此,我的時間常常不夠用,這一點也展現在我與孩子的關系上。平日裡,孩子的生活起居、輔導學習,基本上都是他媽媽在操持,即使我節假日閑下來,想陪陪她們,卻因為孩子幾乎沒有依賴我的習慣,總是親切裡帶着一點點疏遠,親子關系像蒙上了一層看不見的紗,有些許微妙。我是有點大男子主義的,不甚會檢讨這種隔閡,總将它歸罪于中國式的父子關系,既那種相愛相殺式的愛與痛。伴随着孩子漸漸長大,這種情愫尤甚!

“原創”抗疫家事

12月以來,西安疫情形勢嚴峻,鹹陽亦不容樂觀。作為鹹陽衛星城的興平市,離西安四十多公裡,距鹹陽十六公裡,在西鹹兩地工作學習的人口衆多,迫于防疫形勢,興平參照執行鹹陽的管控等級,除抗疫必須外,禁止了所有人員的外出,我們必須居家抗疫了。雖然媳婦整日念叨“疫情啥時候結束呀,再不結束我就該和我老公處出感情了。”但畢竟我們多年戰友加兄弟的情分放在這裡。看着期待和我相處又略有生澀的兒子,我決定趁這個機會,惡補一下我們的關系。

休課的孩子真是緊張忙碌,網課一環接着一環,我這個生手,怎麼都操作不到一塊,監督不嚴,孩子送出的作業成功率低,課間操也跟不上節奏,氣的孩兒他媽回來就氣鼓鼓的一頓數落:“我就出院子買個菜的功夫,你們就交錯作業,我把你拉群裡去,老師點名批評,你去解釋。”兒子耷拉着腦袋,我無言以對,兩個人大眼瞪小眼,誰臉上也沒光彩。爸爸沒有媽媽厲害,當兒子的當然不會服氣我,給我甩了臉子,第一天,我們在冷戰中草草收兵。

第二天,生活還得繼續,出不了門,融洽的家庭氣氛就至關重要起來。在我猶豫要怎麼和這小子的破冰的時候,卧室門外稚嫩的歌聲打斷了我的思路:“我聽見要有光,我努力去向上,漫漫人生我們才在路上,要做自己的太陽……”果然父子沒有隔夜仇,這首我和朋友們合作為“十四運”健兒喝彩的歌剛制作完成不久,因為要構思視訊,前一段我在家反複播放過,沒想到小家夥竟然學會了。“這歌你怎麼會唱的?”“哎呀,你天天放,我當然會唱了,其實你還挺厲害的嘛。”孩子的崇拜,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常言道“言傳身教”,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自己首先要做正确的事。這個小插曲,啟發了我,要和孩子和平相處,就要平等對話,與其在不擅長的事情上磨掉孩子的耐心,不如用自己的優勢帶動他。我拉着兒子的手問道:“這會你寫完作業了,想讓我陪你幹什麼?”兒子眼睛一骨碌說:“要不你陪我下棋吧?”這小子這學期報了圍棋班,剛考完級,這是要恃強淩弱呀,她媽媽忙笑着解圍:“你們老師說了,父母如果棋力不佳的話,最好不要跟孩子下,這樣提高不了,要下就下你爸會的,五子棋、象棋都可以,這樣才能鍛煉思維。”擺開陣勢,我憑着中學自習課用作業本畫圈叉練出來的五子棋技藝,所向披靡連赢了五盤,面對壓倒性的優勢,兒子竟然沒有像往常輸給媽媽那樣哼哼唧唧,坦然的接受了失敗的命運,又重新開了一盤,讓我看到了他遇強則強的韌勁。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總是慈愛多于錘煉的,男子漢的要強勁兒,必須靠父親的引導才能激發出來,在兒子看來,這是兩個男人之間的較量。

第三天,我在客廳練字,兒子趴在桌旁歪着腦袋看。要在以前,怕他打擾,我總是驅趕他去一邊玩耍,有了前兩天的事,我有心讓他上手來寫寫。上學期我嘗試輔導孩子寫過一副對聯作品,借着孩童特有的天真爛漫在學校文化節中入了展,其實對于書法,我一直心存敬畏,沒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去自己教授兒子。既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陪伴是最好的指導,當下或許是個好時機。鋪紙揮毫,我給兒子示範了一副“蚊香圖”,教他中鋒用筆,要求線條的沉實穩健,心靜了,手熟了,寫好字隻是時間問題。看着他練控筆,一會兒毛筆絞成一支麻花、一會兒線條融成一個疙瘩,卻始終饒有興趣,不曾放棄,其中線質偶有可觀者,我心裡偷笑,這天賦實在比我強多了。畫滿一張毛邊紙,兀那意猶未盡,我恐一次練習過劇傷他積極性,約好明日定陪他再練,哄的開開心心去讀故事書了。

第四天下午,一切收拾停當後,我和兒子的書法課正式開課了。在複習完昨天的控筆練習後,我便在紙上用顔體筆法将“橫豎撇捺”各書寫了一遍,顔體書法雄強樸厚,最适合初學。講解要領後,我讓他自己去體會,可能是欲速則不達,寫了好多遍,四個筆畫都沒能寫好,我隻好喊停。遙想當年自己開蒙之時,光教執筆,祖母就讓練了三天,我不僅啞然失笑。是呢,飯要一口一口吃,字也要一筆一畫寫呀!于是我們重新從橫畫開始練起。兒子的執筆很好,大抵是經常看我寫字的緣故,耳濡目染,竟像模像樣。我手把手教他長橫的逆入、澀行、頓收。讓他觀察筆鋒的鋪、聚,如何注意頂筆勿拖,怎麼去感覺提按,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糾正,時間從指縫偷偷的溜走。一張寫完,我就圈出好的細節,指出不好的地方,再換上一張重新來過。兒子小小的個子,趴在書桌前,顯得更加弱小,雖說打着哈欠,手卻不曾停下來。間歇還笑眯眯地對我說:“這還挺有意思的。”看他興趣盎然,我和他娘都欣然一笑。很快,他就掌握了長橫的入筆和行筆,隻是頓筆一直寫不好,為了節省時間,我把長橫換成尖橫,以便他專心練收筆。再次講解了順入向右上行筆鋪毫,再向右下提鋒收筆的過程。約莫又寫了兩張後,逐字點評,誇誇好的筆畫,點出不好的地方,兒子不住點頭稱是。我知書法不是一日之功,看看時間已經快一個鐘頭了,宣布駐筆下課,來日再練。小家夥不依不饒地喊着沒練會,我拉他坐在腿上,拍着背說:“你知道學書法最怕什麼嗎?最怕一日暴曬十日寒,你隻要掌握方法,筆法正确了,他日遵循漸進,形成肌肉記憶以後,想忘也忘不掉了。”兒子聽罷若有所思地點頭答應着,乖巧地收了紙筆。

晚上,我端着茶水和孩他娘讨論着疫情,兒子牽着我的手寸步不離,幾天的高品質陪伴,我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關系。十點多的時候,兒子終于肯上床睡覺了,我幫他掖了掖被子,他回我一個甜甜的“晚安”,以前這句話總是我說,換來的都是他調皮的吐舌頭或是轉身扭過去的屁股。

關上門,我在心裡默默感謝親愛的兒子,我隻給了你一丁點的關心,你就如此滿足,還送來豐厚的回饋。孩子對于父母,隻是生命裡的一部分,而我們對于孩子就是全世界。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一晃神,就會錯過很多美好,有些缺憾永遠無法彌補,趁着現在還不算晚,是該好好盡盡自己的責任了。

“原創”抗疫家事

作者簡介:魏飛,陝西大荔縣人,現供職于延長興化集團,鹹陽詩詞學會會員、鹹陽青書協會員、興平楹聯學會會員。詩詞、楹聯、散文等散見各網絡平台和報刊雜志,喜歡用文字抒發情感,用筆墨揮灑性情。

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文責自負,和本平台無關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或點選右下角在看

繼續閱讀